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古蹟日精彩可期 復原閩式婚禮 看大師在壁上搬大戲 漫遊烈嶼古景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綜合報導。
點閱率:3,141
瓊林蔡氏祠堂門神,被評為全台最具藝術價值的門神。(詹宗翰攝) 瓊林蔡氏祠堂門神,被評為全台最具藝術價值的門神。(詹宗翰攝)

金門縣文化局委託金門縣島嶼美學協會規劃於9月8日(星期六)「瓊林再造歷史現場—散步小旅行—文化傳承發展經驗分享講座及導覽活動」,以及9月15日和16日(星期六、日)「文化小劇場—烈嶼古情古景」,辦理三日共四個梯次的研習活動,希冀引導民眾親近、認識並珍惜金烈文化資產、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增進不同世代民眾對文化資產保護觀念、發展趨勢之認知,進而激發共同參與及保護的意志。各梯次的古蹟日研習活動開放報名後,在鄉親的踴躍參加下,目前240個名額已經額滿。
為響應2018全國古蹟日「文化資產、世代傳承」活動主題,並呼應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之重要目標:強調公民參與並積累對話,以共同型塑文化資產的保存意識的核心理念,以及促進在地參與與人才培育之跨域整合的核心面向,今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對於金門古蹟日的補助額度也高於往例,活動內容的設計也比往年更加多元。
仙洲金門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密度位居全國前茅,具有高度世界遺產潛力,文化內容俯拾即是,但也或許太習以為常,許多鄉親常常忽視我們島上的文化厚度,對身邊優質的文化遺產不夠重視,而本年度的活動內容正是希望讓參與的民眾透過研習過程,更加珍視、瞭解金門豐富的古蹟建築與無形文化資產,並且見證「再造歷史現場」的用心,為此特別規劃兩個現場,共四個活動梯次,包括:瓊林聚落散步小旅行以及烈嶼古蹟的文化小劇場,還原古禮婚儀與壁畫大師的創作情景以及百年洋樓的記憶;這四場活動寓教於樂,讓學員理解古情古景、加深對在地文化的興趣、認同世代傳承,產生自發性地認識及守護浯島文化資產。
九月八日『瓊林再造歷史現場~散步小旅行』文化傳承發展經驗分享講座及導覽活動,由蔡是民老師、蔡清其老師進行分段解說,帶領民眾漫步聚落並認識建於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瓊林蔡氏家廟等七座八祠建築群古蹟,以及國定古蹟金門瓊林蔡氏家廟「門神」—被譽為「台灣地區最具藝術價值」的珍稀門神古物:神荼、鬱壘等介紹,領略閩南文化之典範,歡迎在地年青世代共襄參與。
九月十五、十六日『文化小劇場~烈嶼古情古景』是由吳水澤校長、林清渠老師、林馬騰老師等在烈嶼鄉包括上庫、前埔、西方和上林等處進行實景解說,並輔以行動小劇場,增加研習活動多元性與活潑度。該活動將在吳秀才厝、林信屏洋樓、保障宮、林天來洋樓等處,在三位老師的導覽解說下,帶領民眾認識烈嶼這塊土地的過往故事。
古蹟日緣起於1984年法國文化部發起歷史古蹟日,訂於每年九月第三周的六、日,於該期間免費對外開放博物館、美術館、古蹟。隔年歐洲各國效法法國精神,採法國同一日,每年以不同主題來舉辦自己國家歷史古蹟的開放參觀活動。其目的即是激起人民認識自己的歷史及認同自己的歷史資產。藉由古蹟、歷史建築、閒置空間及博物館等文化空間的開放,讓民眾有機會親近文化資產,並從參觀、導覽或活動中瞭解文化資產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台灣於2001年也跟進推動,各縣市於古蹟日皆有相關活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