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型塑城市光榮感 打造幸福金門

發布日期:
點閱率:1,700

由《周刊王》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於4月上旬針對縣市首長滿意度及縣市幸福感進行調查,據公佈調查結果顯示,在全國21縣市幸福感排名上,金門蟬聯幸福感最強寶座,縣長陳福海也有超過7成、全國第三名的滿意度,此次調查樣本數規模近1.3萬人,深具參考價值。
一般在分析金門縣市居民幸福感上常有一種狹隘的觀點認為:「民眾經濟收入愈高、幸福感愈高,金門縣因金酒貢獻財源,居民福利遠比台灣本島各縣市更佳,居民幸福感最強並不意外。」這樣論點只是部分現實,無法體現全體金門人最真實的狀況,就如此回6大項幸福調查項目呈現的,施政成果讓居民在日常生活產生多面向的深刻感受,才更貼近真實的幸福感。
事實上,要論政府資源及投資建設,規模比金門大、發展比金門好的縣市,所在多有;但在遂行縣政的同時,或許居民更看重的是否築夢踏實的信賴感及真實性,才會更大程度的獲得民眾的支持與肯定。以金門而言,自然有其利基及優勢,但困境與制約也是顯而易見;諸如:小三通邊際效益的下降、缺乏規模性產業的支撐,以及不可避免的邊緣化。因此,要在施政中體現滿意度,並予縣民相對的幸福感,「有感」政策、「有效」溝通或居於關鍵性的地位。陳縣長在此次21位縣市首長進行施政滿意度調查中位居第三,持續保持其就任以來,在各種媒體民調成績單保持全國前三甲的成績,更由見其施政方向正確、策略奏效。也或誠如陳縣長所言:「施政沒有祕訣,就是一步一腳印,感恩、認真、用心為民眾做事,傾聽民意,緊緊抓住民心所向。」民心之所在,幸福之所在。金門的幸福工程是一個團隊合作、鄉親滿意,以及持續改善的過程;成功尚待努力,困難依舊存在,在我們沈浸榮耀的同時,更該謹慎的認清方向、踏穩步伐,謀求永續性的發展策略。基此,謹提供以下面向,供各界卓參。
首先,交通的必要性。島要先有「橋」,才有發展的機會;這裡所謂的「橋」,是物理的,更包括心理的。「橋」代表交通和交流,而一直以來,制約金門發展的也不外如是。離島交通有其天然的不便性,這也是陳縣長上任來,致力於歷任縣長較少觸及的道路等基礎工程建設的主因。除了完善島內的路網建設、暢通對外交通以外,更重要的應該還是基於地理區位優勢訴求的金廈輸運網絡的聯動。特別是近在咫尺的廈門翔安機場已被定位為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規模、量能相仿的空港樞紐,益發體現金門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與價值。
其次,制度的突破性。兩岸關係對金門而言,猶如政治上的雙面刃,既是優勢,也是制約。所有人都理解從臺北看天下的侷限性,也瞭解意識型態遠遜於經濟策略的有效性,更知道台灣最欠缺的就是「前瞻性」、持續性的計畫及思維,卻還是願意不撞南山不回頭,甚至是撞到南山也不悔。相當程度下,金門可以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更可以是迥異制度與對接的突口;「兩岸融合,幸福金門」,正是最好的結局。
總之,事物好壞、環境良窳都不會是滿意度與幸福感的標準答案;金門或許已經插上幸福的翅膀,但能否翱翔天際,著實還要更加努力才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