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周全政策配套 把握發展契機

發布日期:
點閱率:1,214

渡假勝地墾丁遊客人數近年來呈現雪崩式下滑,近日又有飯店經營不下去,要吹熄燈號,員工面臨失業。業者坦言「遊客減少加上一例一休成本增加,是導致歇業的主因。」在此同時,也有專家指出,自從雪隧通車後,宜蘭的觀光商機無限擴充,溫泉飯店一間接著一間開,潛藏巨大的投資風險,遲早有一天會「被掏空」,屆時宜蘭就會成為下一個墾丁,甚至比墾丁更慘。
關於上述的進行式或未來式,恐怕都是經過「血淋淋」的教訓才換得來的結果,這樣的現象對一個地區的發展而言,更是極為負面性的,不但影響地方發展,更可能讓區域經濟及人口組成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尤其是就業機會的驟降、收入的短減,更將直接影響庶民生計;往昔偉大的願景及理想,一夕間成了泡影,再多的託辭都抵償不了人民的損失及負面觀感,孰令致之?或許只是一個政策的更迭,或一窩蜂熱潮的冷卻。傷害並非是不能減輕或避免的,但又該由誰來掌握這個機制,節制失序的發展呢?政府自然責無旁貸,特別是在政策更迭之際,政府理應輔導民間做好相應配套及風險控管,莫盲人瞎馬般的任由危害發生與漫延。
金門也曾有過一窩蜂的投資建設熱潮,甚至到如今還看得到一些「爛尾樓」殘存;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自然可以將其視為市場自由經濟下的一種狀態,卻不應視其為常態。因為狀態必須經由分析、檢討而避免更壞或惡質化的發展,常態則是視而不見或習以為常,或僅將損失歸諸風險;事實上,這是不太負責任的做法,因為風險源於環境的良窳,而優化更好的投資及生活環境,政府自然難卸其責,更重要的是,對待「環境」要有整體觀,食安、環安、公安、消費者保護等等任何一個環節的脫序,都有可能造成無可救贖或挽回的局面。我們自然可以認為地方政府應該總綰其職,負起責任。但實務上,諸如「陸客不來」、「一例一休」等政策因素,又豈是地方政府能夠力挽狂瀾的?國家政策自然應該有一體性、一貫性,但卻不應忽略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特別是金門的發展與兩岸事務攸關,若不能採行更大的政策彈性,便難免有顧此失彼、坐困愁城之憾,尤其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之際,避免突發事件激發抵制情況,恐怕是最應該優先處理的事了。
據報導,馬政府時代,大陸官方團大多從金門、馬祖中轉赴台參訪、交流;去年520後,官方中轉團大幅減少,只要是到金馬、不赴台的前提下,政府通常不會嚴審資格條件,並予離島縣較大的交流彈性,但隨著突發事件不斷,像世界衛生大會(WHA)、巴拿馬斷交事件發生後,政府便揚言調整兩岸政策,首要就是嚴審大陸人士來台,特別針對官方團。以去年海峽論壇舉辦的「金廈遊艇旅遊峰會」為例,單純的旅遊活動,且未中轉赴台的行程,隨行的廈門市台辦副主任謝永福便被「卡關」無法來金,這對於往來兩岸彷彿「走灶咖」的金門而言,無疑是項警訊,我們實不願因為兩岸間的意識型態較量,而折損了多年的交流成果,波及已然「水到渠成」的接水工程,以及各項推展中的民生合作事務。
總之,不連貫的政策,最先遭殃的通常是人民,政府自應在落實政策前「瞻前顧後」,降低人民的傷害,而非慣性的歸諸大環境,反更令人無所適從,有害施政威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