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兒時的習俗教育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1,738
字型大小:

兒時家庭教育,多半來自傳統觀念,有的結合風俗迷信、有的由於刻板印象,不論哪一類,其目的重在加強生活教育,由於年代久遠,不合時宜的已漸淘汰。民國96年,曾寫「兒時的另類教育」一文,如今想從金門的習俗迷信層面作一探索,發覺其在教育功能上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價值,藉著習俗的力量,嚇阻不良行為、導正社會風氣。
■孔子像前滾雞蛋
浦邊何氏家廟是何浦國小的舊址,進小一之前,學生先要到一間「後房」內滾雞蛋,如果滾得很直,表示是讀書的材料;如果滾歪了,表示日後要加倍努力;當然滾直與滾歪,並非一滾定終身,努力才是學習的途徑。所謂「學貴慎始」,一進校門,拜了至聖先師,即是孔老夫子的「門生」,課業總不能馬虎,這套禮教值得提倡與推廣。
■年兜晚睡親添壽
這是一則孝親的習俗教育,時至今日,仍有守歲習俗,為讓父母增福添壽,寧信其有。既然除夕夜愈晚睡對雙親愈有利,許多孝順的子女甚至通宵達旦,子女孝順父母,本就天性使然,若能藉此推廣,落實在日常生活,更具實質意義。
■孕婦床鋪不可坐
兒時每進孕婦臥室,母親特別叮嚀不可坐在床上,深怕胎兒「煞到」,其實以今日看來,的確是一種衛生教育,在醫療缺乏的年代,孕婦最怕生病,外衣外褲往床一坐,帶來什麼病菌,無人知曉,若是真的感染病毒,即是名副其實的「煞到」,以此變通方式約束行為,是對孕婦的保障、利人的習俗。
■正月初一禁忌多
新春伊始,禁忌最多的是農曆正月初一,簡直「譴損(忌諱)一褲頭」,基本上,初一不可拿針線、動剪刀,也不可打掃洗衣,甚至不可洗澡,因為會把一身財氣掃光洗淨,父親說創此習俗者乃基於愛心,疼惜終年辛勞的婢僕,在沒有勞基法保障勞工權益的年代,只有仰賴習俗方得一歇,希望藉此喚起全民一致響應,這是一項體恤疼惜婢僕的教育,值得後人學習與領悟。
■嘆口氣艱苦三年
兒時偶有長吁短嘆,父親即說:「嘆一口氣著艱苦三年」,叫我不要嘆氣,嘆氣與艱苦何干?嘆氣是一種苦悶的發洩,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對事情的絕望或意志的消沉,因為「嘆氣不如爭氣」,嘆氣無濟於事,且具有消極的意味,不如化嘆氣為力氣,積極向上、克服逆境、扭轉乾坤,才是正確之途。
■碗盤食用忌重疊
兒時偶會碗碟重疊食用,母親說這樣出門容易被人「溫屈(誣賴)」,雖然未曾實驗,但亦無須印證,因為兩個碗盤重疊食用,不僅不雅觀,也不成體統,完全不合國民禮儀,這也是一則良善的習俗教育。
■屬虎忌進新娘房
在十二生肖中,屬虎忌諱最多,是最不受歡迎也是最吃虧的一種生肖,可能來自現實生活的影響,只好以習俗加以約束。所謂「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然而屬虎非真虎,於理不合,不過在習俗上,大家選擇「寧可信其有」,為了避免新娘「煞到」、夫妻失和,屬虎之人只好避而遠之、多行善事。
■生囝之後不說猴
猴子在民間也是禁忌,尤其生下嬰兒之後,全家對於「猴」字,噤若寒蟬、絕口不提,原因為何?「嬰兒會發燒、腹瀉、驚嚇、歹育飼(不好養)」,在醫藥匱乏的年代,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寧可信其有。外人來到有嬰兒的家庭,也會主動配合,以免惹來「白眼」,試想若是一個人的長相動作都像猴子,豈不怪哉!
■帽子不可重疊戴
兒時常因好玩,頭戴兩頂帽子,母親立即喝止道:「這樣你會永遠長不高」,聞之立即取下,以後絕不敢犯,足見習俗的威力,如今思之,這無異於是一種良善的生活教育,帽子雙戴的確不倫不纇。
■屋內撐傘不吉祥
何以不可?母親說不吉祥。然而冷靜思之,無論陽傘雨傘,本屬室外用品,家中撐傘,場所不合,若不慎而刺傷家人,更是罪過,這是一種基本的生活教育,何需習俗來約束?
■抱童不可說輕重
手抱小孩時不可說太輕或好重,以免一語成讖或適得其反,明知純然迷信,由於普遍有這種觀念,還是「慎言」,尤其抱著別人小孩時,更須避免,以免對方家長聽了不舒服,甚至認為在詛咒,其實這是一種禮貌教育,「口說好話」,皆大歡喜。
■查某人褲鑽不得
居住浦邊時,門前橫著一條曬衣繩,每天進出家門,務必從繩下穿過,母親總是將女性內外褲子晾在邊邊角角,原因無他,擔心男孩穿梭於女褲下方,將來「沒志氣、沒出息、求不取功名、不會當官,連帶眼前考試也不順」。另外男孩也不可被女生「伐跤鬚」,不僅與鑽女褲一樣的下場,還會長不高。凡此種種,應受男尊女卑時代留下的刻板印象,今日觀之,違反男女平權、完全不合情理,昔日則深信不疑、遵行不悖。
■忌用字紙拭尻川
所謂字紙即指「印字的紙張」,早年沒有潔白的衛生紙,一般人都在如廁前撿拾碎瓦片或摘取樹葉刮除擦拭,至於廢棄的印字紙張,在擦屁股的效果上優於前二者,然而大家還是儘量不用,因為大人早就叮嚀小孩:「以字紙拭尻川,會成青瞑牛毋捌字」,這是對字紙作者的尊重,不忍以此方式糟蹋其作品,從而不可將其「課本作業」充當「衛生紙」,這是教育學生的第一課,也是一則良善的習俗。
■忌將筷子插飯上
兒時偶將筷子直插飯上,而後離開座位,父母便會立即糾正,因為這像香插爐上,有如祭拜一般,所以是不吉祥的作法。姑且不論習俗如何?此舉甚不雅觀,也不符合生活規範。
早年國民普遍未受教育,父母本身忙於工作,管教小孩經常仰賴習俗教育,代代相傳,及至今日,民智大開,禁忌愈來愈少,也質疑習俗的真實性?然而上一代的苦心卻是無庸置疑、值得肯定。所謂「移風易俗」,即是將風俗正面化、良善化,對於具教化性功能的習俗不僅應予保存延續,且要提倡推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