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油條.油條

發布日期:
作者: 羅明河。
點閱率:1,934
字型大小:

油條,閩南語叫做「油炸檜」,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名字味道的。

南宋高宗時,忠臣岳飛以「莫須有」冠上罪名,被大奸臣秦檜害死之後,百姓皆義憤填膺,都紛紛想替岳飛報仇,但仍懾怕於秦檜當時的權勢威嚇,不敢輕易舉發。於是有人就想出了一個消極洩憤的主意,用麵粉捏成一個雙手反綁的人形,丟進油鍋裡去,以象徵用油炸死了秦檜,名之為「油炸檜」。油炸檜不止其意義好,吃起來也很香脆,這麼一來,人人都爭著來學,互相傳習,於是很快地成為普遍的行業。

有一天,秦檜在上朝的途中,嗅聞得到處是撲鼻陣陣的油香,便停轎下來詢問侍從;侍從固已早知油炸檜其名,但是不敢直言,只說:「在炸油炸鬼。」秦檜此刻楞了一下,心想油炸鬼到底是什麼呢?從來就沒聽說過,於是要了一根來看個究竟,他拿在手裡仔細端詳了一番,覺得「油炸鬼」這個名詞有失風雅,不如改稱「油炸粿」較為貼切好聽,所以至今大陸江淅一帶還尚有稱「油炸粿」。

時過境遷,油炸檜固早已改變形狀,連名稱也改為「油條」;只有台省同胞依舊沿用著古老的名字。記得謝籍曾有一首詠「油炸檜」的七言詩,為人所樂道。詩云:

「宋代江山一擲休,權奸還有姓名留,虧他赴火探湯後,偏為人人口腹謀。」

油條是我國各地最普遍的早點,間有黃昏或晚間出售者,但究竟屬少數。我們幾乎到過每一個地方,還沒有見到不賣油條的地方,其普遍的程度概可想見。而油條的地位能夠如此普遍維持,並且歷久而不衰,是不無原因。有油而不膩是油條的特色,正適合在清晨空腹食用,遂成了它最普遍受人歡迎的一大因素。另一個因素便是價廉,油條在歷次民生物價上漲中,總是保持它「平民化」的價格;雖然也有時隨著其他食品價格上漲,可是比較起來始終是便宜的。此外,油條食用簡便,高貴一點的早點諸如牛油麵包咖啡者,論及味道和營養價值,都在油條之上,可是一來由於價格較高,二來因為麵包要切要烤和用牛油塗抹,動作手續麻煩多多,所以牛油麵包始終不能像油條那樣的普遍方便。早晨醒來,忙著上班上學和做事,匆匆忙忙中買根油條吃吃就算了。有燒餅豆漿當然更好,沒有倒也無所謂,早晨的街頭巷口,到處有售,吃起來真正簡便又乾脆,所以,一般人當然要避繁就簡,捨棄牛油麵包而就油條了。

油條雖然是大眾所喜愛的東西,可是卻因命名的不慎,使油條兩字成了社會上形容奸猾人物的用語代名詞。現在社會上對於油頭滑腦的人,卻普遍稱之為「油條。」如果是油滑的程度高深莫測之人,則被稱為「老油條」。被稱為「老油條」的人,是一種「難以為人把握,使人難以捉摸,隨機應變,佔便宜不露痕跡」的人;也就是一種「處世圓滑,使人抓不牢、握不住」的人,為了誇大其「滑」的程度,所以要找個「油」字,以表現其「滑若塗油」。

人的形體,高低的尺度大於左右的尺度,是一種長形的,剛好與普通油條的長形有象徵性的相似,所以油條的名稱便與油滑的人物發生了關係。

其實,油條不論是吃起來或者拿在手裡,都沒有光滑的感覺,新出鍋的油條,到了嘴裡是酥脆,絕不光滑;出鍋稍久便覺鬆軟,亦不光滑。拿在手裡,新油條只覺其易碎,若是拿著一根陳油條則與拿著一個紙捲沒有分別,全無「滑」感。若是從食品中擇一具有光滑之「實」的東西,去形容那種人物,我看要以海參為最適當了。無論入口,用筷子來夾或是用手去拿,海參總是光滑欲脫,用以形容滑頭人物之人「抓不牢,握不住」倒很貼切,即使是用泥鰍、鱔魚或者香蕉去形容,也較油條來得恰當,以「老油條」形容老奸巨滑的人,並不適合。

由此看來,油條被人用它的大名去形容油滑的人物,著實是有點唐突而冤屈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