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翻轉烈嶼從吳山開始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1,558
字型大小:

 吳山會盟,是烈嶼歷史上最閃耀的一個亮點;但在歷史教科書上只輕輕四字帶過,沒有突顯它的特殊性與重要性,實在非常可惜。今天,我們要把它從歷史上喚醒,恢復它應有的歷史地位。
 這次返鄉,會同烈嶼地區的文史工作者林英生、林福德、林馬騰、林水綠、林登培等,以及金門書院理事長李福井、常務理事王金鍊,偕同軍方代表到實地踏看。吳山現在仍是軍事管制區,軍方準備釋出還地於民,那天特地開門讓大家一窺究竟。
 烈嶼吳山,海拔四十六公尺。明洪武二十年,江廈侯周德興在吳山頂上建立巡檢司城,與大金門的金門城成為犄角之勢,而為防患倭寇的海疆重鎮。到了南明之際,鄭成功據守金廈抗清,為爭奪金門成為拉鋸戰,康熙大帝採取堅壁清野的遷界政策,閩邊沿海三十里沒有人煙,吳山從此荒落。
 吳山,郭堯齡在『鄭成功與金門』一書早有明述,認為在現今的城仔頂,顧名思義就是遺址之謂,今又稱大山頂。民國九十五年金門縣長李炷烽,函覆烈嶼鄉公所,同意大山頂更名為「吳山」。
 林英生說吳山還有殘存的城牆遺蹟,有一年中研院的研究人員到此考古,證明城牆與田浦城的城牆為同一時期產物。因此,證實大山頂就是古時的吳山,也與郭堯齡的說法不謀而合。
 吳山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源於吳山會盟,這要從鄭成功的故事說起。
 明清鼎革之際,清軍入關勢如破竹一路南下,鄭成功父親鄭芝龍貪圖富貴投降了清朝,母親在清軍攻破南安的時候,不願受辱而自殺,鄭成功感於國仇家恨,在孔廟祭告至聖先師:「昔為孺子,今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僅謝儒衣,祈先師昭鑒。」因此焚儒服儒冠,誓死抗清。
 隆武二年(西元一六四六年)十二月,鄭成功以二十二歲的血性青年、孤臣孽子之心,在烈嶼吳山頂上舉起反清復明的大纛,上書「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啟動改變歷史的轉軸。吳山會盟糾合兩岸的菁英,當時烈嶼的林習山、大金賢聚盧若騰也先後加盟。
 吳山點燃反清復明的火種,轉動了南明的歷史巨輪。有了吳山會盟,才有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艟艨巨艦、舟師兩萬五千人,在料羅順濟宮敬拜媽祖,然後在料羅灣祭江東征,驅逐荷蘭,收復台灣,建立了東寧王朝。
 鄭成功收復台灣,轉動了近代史的歷史巨輪,使東南半壁從此成為中國歷史的重心。一九四九年蔣介石退守台澎金馬,舉起反攻復國的大旗,開啟了兩岸興復繼絕的歷史命運。推源溯本,要歸功於鄭成功,而鄭成功的起家,就在烈嶼的吳山。所以,吳山轉動了鄭成功,鄭成功轉動了蔣介石。
 從明朝到清朝,歷史的轉輪把鄭成功吳山的事蹟淹沒了;從清朝到民國,國共的鬥爭又把吳山的遺蹟淹沒了。現在應該是恢復吳山歷史地位的時候,因此民國九十五年,烈嶼鄉公所注意及此,縣府答以「另籌建鄭成功塑像於山頂,本諸自治權責請先行規劃,適時來府簡報,共商大計。」
 如今軍方歸還吳山有日,地方文史工作者串聯,已發出了先聲。追溯吳山歷史,不僅讓烈嶼的歷史縱深一下拉長至六百年前,吳山遺蹟更成為烈嶼的最大觀光資源。在會勘後的座談會中,與會者一致認為吳山最有資格興建鄭成功歷史文化園區,洪啟瑞更提出纜車興建計劃,連結大膽、二膽、吳山,由企業家及在地居民共同投資經營。
 吳山會盟,推動了歷史轉軸的轉軸;翻轉烈嶼,就從吳山開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