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再流離──記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成立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750
字型大小:

五百年來金門人骨子裡都有一種鄉情,那是根植於島嶼的宿命,不同世代而有不同的演繹。從清初康熙遷界開始,金門人身上就流著一種流離的血液-烽火流離、饑困流離、爭生存求發展的流離。
清康熙二年遷界,福建沿海30華里不准住人,金門島淪為空島,渺無人煙;康熙大帝收復了台灣,遷界的金門人才又陸續返鄉。這樣顛沛流離的過程,可說是死亡載途,先民的辛苦血淚,早已風乾在歷史的章節之中。
1945年抗戰結束,金門人面臨饑困的流離,許多青年離鄉背井,違別父母妻兒,遠赴南洋打拚,譜出一首又一首的僑鄉之歌。今天金門留存的那些洋樓,可以見證金門人出外奮鬥的結果,以及衣錦返鄉所豎立的歷史華表。
1970年台灣經濟起飛,1949以後出生的嬰兒潮,從蟄伏的金門島蜂擁而至台灣,不論士農工商,一波波的移民奔赴台灣尋求機會與發展,到如今這些出外人及其所繁衍的人口,已有三、四十萬人之譜。
這些散居台灣各地的鄉親,在各縣市都成立了同鄉會,成為相互扶持、提攜、聯絡與慰藉鄉情的場所。為了更加凝聚旅外鄉親的感情,發揮金門人愛鄉愛土的力量,2016年3月27日,在台北成立了「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李台山膺選為第一任理事長。
這一天我也陪著先生前往三軍軍官俱樂部,躬逢盛會,見證了金門人「手牽手,心連心,鄉親團結一條心」的歷史場景,也更能體會金門人生於苦,長於苦,成於苦的生命歷程。
我發現金門人在越困苦的環境中,越能磨礪出堅忍不拔的個性。早期落番的金門人,聽說很多都目不識丁,提著一個簡單的行囊就出門打天下。或許因為他們生長的環境清苦,所以能夠吃苦,觀察出外奮鬥有成的人,歸根結柢都有一種不怕苦的特性。
晚近逃難到台灣的,正值台灣經濟起飛,憑著金門人刻苦耐勞的個性,這些砲彈打不死的金門人,苦幹實幹,在各行各業都卓然有成,締造了金門1600多年來難得的盛世。
然而他們離鄉越久,思鄉越濃,所謂離鄉離島不離情,遂有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的倡議與籌組,聽說經過20幾年的努力才終於成功。當天是金門菁英的大匯流、大團結,台灣北、中、南、東部的人都來了,到處都聽得到金門的鄉音。
俗話說「團結力量大」,金門旅外鄉親結合成一個有機體,無論島內島外都能發揮一定的影響力。在台灣可以形成壓力團體,針對金門的問題,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言與要求,藉以落實地方建設;對內可以關心家鄉的走向與發展,進行交流與建言,共同促進地方的繁榮。關於兩岸,總會初期的工作目標,是辦理兩岸金門籍青少年夏令營,以及兩岸金門同鄉會雙年會。
總之,同鄉總會是金門人力量的凝結與擴大,從會場懸掛的對聯「金碧輝煌照浯江,鄉親心一同;門庭璀耀展風華,凝聚振家邦」,已明確揭櫫該會成立的宗旨。「浯江雖已非舊貌,太武雄風不改情」,我再次感受到旅外金門人濃烈的懷鄉之情、兄弟之義。
會後李台山總會長帶領鄉親上台高歌:「咱是上知己,可比親兄弟,咱是上知己,無分我亦你,咱若有代誌,互相來扶持,因為你是我的兄弟…」緊握的拳頭,堅實而有力,彷彿在做一場宣誓,宣誓金門人從此不再流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