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急變中的香港教育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世聰。
點閱率:1,130

前幾天參加了金門縣國教輔導團的「跨界教學訪問-向英制教育學習」參訪增能活動,目的在考察香港的教育發展現況,重點放在王仲銘中學和基督教浸信會辦理的天虹小學,首先參訪的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是一所私立的完全中學,推動自主學習已有多年的歷史,學校特色是「學生做主角」,「換一個天空讓同學發光」,在課程的規畫強調共通能力與多元智能的培養,其推動自主學習的動機主要是在因應快速變化的世界趨勢,現在我們的學生卻需要新的方法與技術去面對未來新情境和新問題,未來人類知識的半衰期愈來愈短,因此人一生要不斷地更新。自主學習強調先學後教:學生培養預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以學定教:實施前測,調整教學設計;教少學多:激發小組學習,聚焦教學重點。
而其解決策略在於:打開課堂學習的黑盒子,改革教學模式、將學習權交還學生,使他們成為自主學習者;自主學習讓學習成為有意義和具挑戰性的工作,且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權選擇學習主題、決定任務、學習目標、學習時間和地點;老師和學生可以面對面與應用電腦,來進行講解、示範、建立鷹架和思考過程的討論。由引導式漸進至自主學習,並且師生共同建立評量準則,適時的自評、互評和他評進行回饋;課堂氛圍重視差異化教學、鼓勵嘗試、允許犯錯,王仲銘中學實施自主學習多年,學生學習成效已有卓著的表現,學生上課再不會容易打瞌睡、且清楚每堂課學什麼、討論的機會也變多了;學生在學術、體育和藝術各類比賽均屢獲殊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中致力推動「學生聲音」,加強學生在校政的參與,在學校設立二十多個不同學生組織,包括班會、學會、會社、自治隊、學生會及各學生組織選出代表組成的學生諮議會,聆聽學生的聲音,透過各種活動、會議、問卷、訪談和每年一次的學生發展日,引導學生關心自己和學校,將管理交還學生,也使王中成為香港少數的先導學校。
另外參訪的天虹國小,負責簡報的課程主任強調國際化不只是學習英語而已,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之前香港的教育也是相當保守,但現在則鼓勵大膽嘗試,讓學生追尋所愛所想,培養香港未來的創意人才;培養學生國際觀,與不同社區、國家共享經濟,以引導學生成為一位出色的企業家,因此小學生下午不排課,以進行體驗式學習,下午安排學生自學時間,教師進行課業輔導、分興趣小組學習、尋夢者計畫,例如:學生發現香港碼頭有很多木頭支架,就發想蒐集分解後,用來設計木製自行車,老師和學校為幫助學生完成夢想,就找企業界的業師來親臨教導孩子,讓孩子能完成夢想,於是孩子們設計出各式各樣造型和功能木製車,甚至可運送打掃工具。發揮創意,運用各種資源來解決生活問題,讓天虹國小成為產學合作的小學。為了促進學生的創意,學校與企業界合作,設立天虹科創室和3D列印室,製作各種造型可愛的作品,由於是基督教學校,他們強調六育並重,就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再加上「靈育」,也就是信仰教育,看他們的禮堂掛了很多聖經的金句,如聖經傳道書九章十節:「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其落實真理和品德教育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次的參訪看到了香港國民教育的前瞻性和求新求變,而且許多公辦民營學校,教育當局主要是挹注經費支持,沒有太多干預,學校有很大的自主空間,校長和老師都有具哲學和前瞻基礎的教育共識,同心同工的努力自然就能培養出富創意且能面對未來的人才,這是講求中央集權體制的我國教育需要學習的地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