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對於精神病患的誤解,究竟距離事實有多遠呢?

發布日期:
作者: 吳素齡。
點閱率:2,114
字型大小:

筆者於精神科病房當任護理師已七年,日前由新聞得知,經濟學人進行的「亞太地區精神健康與社會融入指數,台灣在15個國家中排名第3,僅次於紐西蘭與澳洲。由此可知,台灣在精神健康議題推動上,已有顯著的努力成果出現,但詳細觀察台灣的總成績80.1,與第1名紐西蘭的94.7分,以及第2名澳洲的92.2分,仍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體現在台灣醫療體系資金花費於機構照護的比例,仍大幅超過社區治療,精神健康照護人力比例亦也不足,另一影響因子為,台灣多數民眾對於精神病人仍存有諸多偏見,隨媒體報導下,他們似乎成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攻擊他人,自然心中會對他們產生莫名的恐懼及排斥,甚至只要有傷人的社會事件發生時,最先聯想到的就是質疑兇手是否為精神病患,這諸多的揣測也造就了精神病汙名化無法於台灣消失的因素之一。
但是如此的誤解,究竟距離事實有多遠呢?
國外的精神醫學期刊曾研究精神患者和暴力犯罪的相關性,發現在傷人案件中,只有約5%的犯人患有精神疾患,換句話說,20件犯下傷人事件的犯人中,只有一名是具精神科診斷患者,再者,如果要以社會大眾汙名化最嚴重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常見具幻聽及妄想等症狀)下去細分,他們的犯罪率更大幅下降。從統計數字上得知,精神病患騷擾社會被通報警方的比例不低,但涉及犯罪嚴重度和殺傷力的比率,並不高於一般人。
多年觀察臨床上的精神病患,很多症狀都屬於自我內在的混亂,他們並不會無故干擾或傷害他人。精神病患的犯罪對象,很少的機會會針對陌生人,大多是攻擊自己的家人,特別是和病患關係很相近或是「主要的照顧者」(significant others),主要是因為病患長期和家人相處生活上所產生的摩擦衝突累積而成。
筆者期待未來台灣在精神醫療照護上能更往先進國家趨近,除了醫療資金的投入外,更希望社會大眾能更接近事實的去理解這群在社會上相對弱勢的病患,少點歧視,多些同理,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罹患精神病,這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多些理解,社會更能有一股穩定的力量存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