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2017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9月22日金門場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益源/提供。
點閱率:95,828
字型大小:

主題演講(1篇)與研討會論文(16篇)之摘要

【前言】
陳益源(成功大學特聘教授、「2017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主持人)
  金門縣文化局2003年策畫舉辦了首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2007年舉辦第二屆,之後每二年繼續舉辦,迄2015年止已有六屆,學術研究成果十分豐碩,充分突顯出金門閩南文化研究的諸多特色。
今年金門縣文化局第七屆「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定於2017年9月22日至23日在金門及漳州召開,由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承辦,並邀請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閩南文化研究所,與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共同合辦,以豐富其內容,擴大其影響力。我們相信「2017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必可使金門繼續成為國內外學者閩南文化領域研究成果發表的重要園地,以及閩南文化跨領域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
本次研討會邀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香港、中國大陸和金門、臺灣等地的學者專家出席,分臺南場、金門場、漳州場,接力舉辦,內容精彩可期。現在我們特別提供「金門場」1篇主題演講與16篇研討會論文之摘要,「漳州場」1篇主題演講與15篇研討會論文之摘要,讓《金門日報》讀者諸君先睹為快。
主題演講(1篇)
鄭振滿(廈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閩南祠廟碑銘中的國際網絡〉
  在閩南各地的祠堂和廟宇中,現存大量涉及海外移民的碑刻和銘文。這些祠廟碑銘反映了閩南地區與海外世界的廣泛聯繫,展現了以閩南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網絡。深入解讀這些碑銘資料,不僅有助於揭示東亞國際網絡的建構過程與運作方式,而且有助於探討近代閩南僑鄉的社會變遷。
  一、國際網絡的建構過程:明清之際,在東南亞的爪哇、呂宋等地,已經形成較大規模的閩南人移民群體。他們積極參與原籍祠廟的修建與儀式活動,形成了國際性的社會文化網絡。清代中期,海外移民與原鄉的聯繫受到限制,開始在東南亞各地創建祠堂和廟宇,但仍作為鄉族組織的成員,參與原籍祠廟的修建與儀式活動。晚清民國時期,海外移民可以自由出入境,不斷拓展與僑鄉社會的聯繫通道,建構了多層次、多元化的國際網絡。
  二、國際網絡的運作方式:閩南人在海外的生存與發展,主要依賴於同鄉同族關係。東南亞各地的閩南人聚居區,都有同鄉同族的祠堂、廟宇與公共墓地。這種遍布東南亞的閩南人鄉族組織,構成了國際網絡的基本載體。以廈門港為中心的海外貿易與航運業,提供了國際網絡的聯繫通道。往返於僑鄉與海外的水客、信使和神職人員,促成了國際網絡的有效運作。
  三、閩南僑鄉的社會變遷:閩南地區的祠堂與廟宇,大多是同鄉同族的自治機構。海外移民參與原籍祠廟的修建與儀式活動,強化了閩南僑鄉的鄉族自治。晚清民國時期,海外移民進入閩南祠廟的董事會,或是組織海外董事會和基金會,逐漸獲得僑鄉事務的主導權。在閩南祠廟碑銘中,有不少海外移民制定的鄉規民約,推進了僑鄉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研討會論文(16篇)
1.陳家煌(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金門詩人林樹梅詩文中的臺灣風物書寫〉
  金門人林樹梅(1808-1851),其父為福建水師副將,一生兩次來臺,曾任鳳山縣令曹謹幕僚,擅詩,著有《?雲詩鈔》。林樹梅雖無功名,卻因胸中見識不凡,詩文俱佳,深受周凱、高澍然、曹謹、林則徐等名宦學者稱許。林樹梅與臺灣淵源極深,年少時曾隨水師將領的父親駐防臺灣,又與開澎進士蔡廷蘭同為周凱門生,第二次來臺時任鳳山縣令曹謹幕賓時,從鹿港登臺到步行至鳳山縣時,以詩文記述當時臺地風物,並以實務角度看待臺灣相關風土民情。其職雖為鳳山縣令幕賓,卻在詩中展現對臺灣的深厚情感,其詩也多歌詠鳳山縣風土及曹謹政事。本文即以道光年間林樹梅歌詠臺灣之詩歌為研究課題,探討金門人林樹梅蒞臺情況及詩作內容,抉發出道光時期異地閩人如何看待臺灣這塊治理已久的海外疆域。以詩文證史,兼涉當時曹謹政事及鴉片戰爭時臺人如何應對的金門人林樹梅的觀察,並討論林樹梅如何使用詩文及策論,提出治理之策而應用在逐漸富庶的海外臺灣。
2. 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主任):〈金門的宗祠建築及其祭祖儀式:兼論文化遺產價值論述〉
  金門地方族譜的考察中發現,大規模的移民發生於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初之間。到了14世紀後半左右,金門島大致上已出現至少61個宗族血緣聚落,初步奠定了今天島上自然村的規模,其中以陽翟(陽宅)、汶水(後水頭)、西倉(西村)、平林(瓊林)、後浦最為繁盛。有明一代,金門的宗族禮制逐漸完備,宗祠建築大量出現,明洪受的《滄海記遺》(1568年)及清林焜熿的《金門志》(1836年)顯示了宗族發展的基本情況。
  本文擬以宗族建築及其祭祖儀式為主題,探討金門社會文化的核心組成。首先說明明代以降宗祠及其祭祖禮制的建立與發展,包括繼承自朱熹《家禮》的《大明集禮》到《大明會典》中關於宗祠及其祭祖禮制的演變;接著,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說明金門宗祠建築的分布與特性;再者,引介金門現存的祭祖儀式及其相關活動,以此說明金門地方傳統中關於宗族社會與空間的基本特性。最後,從文化遺產保護的觀點,闡述其核心價值。
3.鄭莉、邵文琪(廈門大學歷史系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江聲報》廣告與廈門地方社會(1945-1949)〉
  本文主要依據 1945-1949 年間的《江聲報》廣告資料,考察民國時期地方報紙的廣告內容與傳播方式,探討報紙廣告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江聲報》作為近代廈門發行量最大的地方報紙,每天約有180則廣告,其中社會類廣告往往佔有較大比重,而商業類廣告並不佔有主導地位。可見此類報紙廣告偏重於社會教化功能,不同於一般的商業性報紙。《江聲報》的讀者主要是海內外各地的閩南人,其廣告形式與傳播方式注重海外因素,具有明顯的僑鄉社會與閩南文化特色。從《江聲報》廣告可以看出,由於受到外來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近代廈門的衣食住行、休閒娛樂乃至婚姻觀念,都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僑匯業、航運業及近代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促成了廈門社會生活環境的改善;華僑社團積極參與僑鄉公共事務,不僅推進了僑鄉建設事業的發展,而且強化了海內外鄉親之間的社會文化聯繫,促成了僑鄉社會的國際化進程。
4. 吳鳳嬌(閩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教授):〈閩南文化的當代價值分析〉
  閩南文化是以閩南方言為特徵,在傳承中華文化中而形成、發展,具有共同思維意識、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區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閩南文化中重視德育、聚群而居的群體意識、維繫祖根的意識等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同時,在挖掘閩南文化的當代價值的同時,要處理好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關係。
5. 董群廉(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金門人口外移因素的探討(1522-1949)〉
  中國人口移動,自古已然,而於近代尤其興盛。對於中國人口遷徙的學術討論論著頗多,例如陳達論中國人口移出之原因有四:一人口壓力和旱災饑荒所形成的推力;二環境因素:如近海及良好港口等;三精神上因素:移出者普遍精力充沛和有冒險精神者為多;四支配的力量:追求較高的所得。或論中國本土的災荒、治安……等種種問題所造成的推力和殖民地工商業興盛,需要大量勞工,所造成的吸力,兩者配合引發中國近代人口的大量外移。相較之下,探討金門人口外移因素的論著就寥寥無幾。金門人口的外移與中國人口外移有其共通性,但也有其特殊性。共通性包括土地承載人口的壓力和災荒等等,但金門獨特的因素如異族意識、傳染病、失業、抽丁……等等,本文將逐一剖析說明其原委。
6. 陳慶元(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論蔡復一與曹學佺的交誼——兼及文人交遊研究的若干問題〉
  蔡復一與曹學佺都是萬曆二十三年(1595)乙卯科二甲進士,蔡年二十,曹二十二,年齡相近,又同為福建人,他們之間結下深厚的情誼。蔡復一入仕三十年,拜比部郎,中年以後,擢湖廣參知,備兵澧陽,遷山西左布政使,以兵部右侍郎為貴州巡撫,擢少司馬總督黔帥。於軍中病卒,贈兵部尚書。蔡復一著有《遯庵詩集》、文集、駢文集,但其一生的精力主要在政務,除了駢文之外,詩文名聲不甚著。曹學佺初授戶部主事、南京添注大理左寺正、四川右參政、按察使,以事降二級歸,居石倉園十年,天啟初起廣西右參議,以撰《野史紀略序》,遭嚴譴歸,家居二十年。曹學佺一生主要的成績不在於政務而在於著書立說,曹學佺除了百餘卷的詩文集《石倉全集》外,還著有《大明天下一統明勝志》、《石倉十二代詩選》等,總計2000餘卷。
  蔡復一與曹學佺的情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同年的情誼,二是文友的情誼,三是報效國家的情誼。文人交遊的研究,就研究題目的設計而言,有主有從,「蔡復一與曹學佺的交誼」,主體是蔡復一,客體是曹學佺;如果題目兩人的順序倒過來,主客關係也相應倒過來。研究者對主方更加重視是應該的,但對客方也必須有深入的了解。相應的,對主客雙方的相關文獻都必須有所掌握,只掌握主客的其中一方,是不夠的。交遊研究,交往的時、地、事是最基本的要素。還必須重視他們相互交往的文學作品,尤其是相互唱酬的作品。既然是交遊,有沒有存在主客雙方相互影響、或某一方影響另一方的問題;所謂影響,包括政事主見、文學主張、生活情趣等等。總之,文人交遊研究的相關內容是很豐富的。
7. 林幸慧(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21世紀中國大陸新編戲曲中的臺灣人形象——從高甲戲《大稻埕》說起〉
  戲曲是敘事文學,「他者」的建構是永恆存在的命題。隨著兩岸局勢張弛,兩岸創作者對對方的想像亦直接受到影響。
  21世紀以來,兩岸情勢有較為明顯的起伏,「臺灣人」也一度成為舞臺上的熱門形象。有趣的是,儘管在此地的想像中,對岸是鐵板一塊;然而,因所在地文化環境之差異,不同劇種的創作者對「臺灣」與「臺灣人」其實有不同想像,從京劇、桂劇(廣西)到福建諸劇種,所呈現的臺灣形象大不相同。高甲戲《大稻埕》是近期此類「涉臺」作品中最值得討論的一部,本文試圖由《大稻埕》出發,回溯此類「涉臺」劇作的歷史與演變,提出一己之觀察。
8. 裴光雄(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越南北部區域閩南民間信仰的變化之研究〉
  越南北部閩南民間信仰出現於十六世紀末,包括:天后信仰、關公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神農信仰、花公信仰和月老信仰。這些信仰是由閩南商人來越南做生意帶來的。經過數百年在他鄉流傳,由於生活環境改變、政治制度變動,特別是十八世紀末和二十世紀中葉,越南社會有了很大的變化,使這些信仰有了很多變化。其中有些信仰還面臨了失傳的窘境。如:花公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和神農信仰。其他的如天后信仰和關公信仰雖然還存在和發展,但是其內容也有了很大變化。
  本論文主要討論越南北部區域閩南民間信仰流傳及改變的原因,同時也討論越南國家政策及當地人民對這些民間信仰的影響。
9.黃聖松(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黃茱珺(金門大學觀光管理系助理教授):〈臺灣籤詩籤解閩南語用字析論〉
  本文分析金門廟宇「六十甲子籤」籤解使用閩南語詞彙情況,將之分為「訓用字」與「借音字」二類。「訓用字」係指借用同音或音近之漢字以表閩南語音詞彙,字音與字義關聯較緊密,往往一望可知其意涵。「借音字」即借用擁有相同或近似讀音之漢字,賦與該字實際閩南語意義。「訓用字」部分討論「亡」、「緊」、「過」、「少可」、「小許」、「起倒」、「顛倒」、「彷徼」、「拖尾」、「望想」、「定著」、「不雅」、「順序」、「有著」、「按住」等13則共15詞,「借音字」則討論「援」、「允」、「呆」、「謹」、「固」、「皆」、「員」、「小」、「投枝」、「到」、「成」、「才」、「隋」、「坎可」、「因」、「殺人」、「正」、「晚者」、「套」、「有原」、「夥記」、「方殺」等22則,二者總計35則。
10. 吳曉芳(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教授):〈臺灣青年語言能力、母語認同情況調查報告〉
  本文調查了當代臺灣大學生及其父輩、祖輩的語言能力與母語情況,發現:1.臺灣鄉土語言政策及方言母語的「國家語言」定位並未影響國語的功能與地位,也未提升臺灣當代青年的語言能力和方言母語認同。2.臺灣方言母語能力一代不如一代,方言母語呈現弱化趨勢,喧囂塵上的「臺語」熱潮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造勢與考量。
11. 林登順(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臺南歸仁區玄天上帝大戰童子軍建廟傳說述論〉
  廟宇是民間信仰的中心,也是漢人社會形成的重要指標,隨著漢人大量移民來台,村莊基礎愈形穩固安定。藉由民間傳說的探究,可挖掘出於民間信仰下所蘊藏的豐富內涵。而這些內涵反映出人們表達情感的方式、與自然宇宙的倫理關係、也是建立禮教秩序人倫社會的基礎,除了見證著歷史發展與文化演進的價值,更是臺灣社會和諧穩定的力量。
  「武當山上帝廟」是歸仁區大潭林仔邊、武東和窩仔底部落的信仰中心,主祀開基玄天上帝,創建於乾隆廿六年建廟傳說,大廟旁邊有一座「童子軍廟」,兩座廟有互爭靈地建廟之精彩傳說│玄天上帝大戰童子軍的故事。
廟宇風水信仰,表面看似神明爭戰,其實更是人們生活的反映。除了風水寶地,增強神聖空間的靈力外,背後更有多層移民社會,先來後到的競爭與融合,透過神明建廟傳說,或能更加瞭解漢人移民過程的艱辛與社會和諧的潛藏意識。
12.黃文車(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巡狩南洋的王爺:新加坡王府大人信仰文化初探〉
  明清以降過番南洋的閩南華人通常會帶來家鄉神祇,最後形成一個地方社區的信仰中心,這當然包括閩南王爺信仰的南傳;當閩南王爺隨著先民移居新馬後,也會因為空間位移與時間遞嬗後面對不同環境與文化而產生變異,因而產生在地集體記憶。
本論文主要聚焦於新加坡王府大人公(王爺)信仰文化研究,目前可知新加坡華人廟宇中供奉的神明約有226種,多數以來自原鄉的顯神為主,但也可以發現如順興古廟的洪仙大帝、七福宮的七星大帝,或是水江廟的張夫人及正義將軍等在地化神祇;而其中約有23姓王府大人。這些巡狩南洋的王爺,未必具有「瘟神」或「行瘟」的特質,反倒以派藥醫病、慈善救助等活動進行巡狩神職;此外更透過慶典儀式的彼此參與串聯,藉以凝聚社區情感並維繫傳統信仰文化。
13. 林德順(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離散神祇:吉隆坡威鎮宮研究〉
  根據記載,在1872年吉隆坡內戰時,葉亞來的部隊曾經與敵軍在吉隆坡一座華人公冢外緣發生激戰。按照地理位置的描述,相信這是吉隆坡八打靈山一帶的華人義山。那裡目前已經是吉隆坡茨廠街旁的默迪卡體育場和精武體育館,是不復有早年華人義山的痕跡。唯當地的一座廟宇「威鎮宮」可能尚存丁點的訊息。
  根據田野考察和文獻資料顯示,這座廟宇是早年福建義山里的大伯公廟擴充而來。後來法主公與觀音先後被引進廟裡取代大伯公為主祀神,廟的神靈功能自此開始超越義山土地保佑,其祭祀圈也隨之在吉隆坡閩南乃至華人社群裡擴大,人們也開始稱呼此廟為「法主宮」或「觀音亭」。二十世紀伊始,廟宇重建並正式立匾定名為「威鎮宮」。隨後英殖民政府憲報公告把該廟劃為吉隆坡福建人的法定宗教場所,歸雪蘭莪福建會館管理。該廟的主持從早期的菜公菜婆到轉為佛教僧侶負責,1938年或之前從「觀音亭」改稱為「觀音寺」。目前這一廟宇內供奉著釋道兼有的各家神佛,平時由雪隆福建會館職員負責管理,每年進行兩次佛教法會,逢初一、十五免費招待信徒素餐。
  威震宮這一路發展已歷經百年,它見證了吉隆坡福建人的離散經歷,廟宇內的神祇也隨著信徒的漂泊遠離故鄉。如今這些廟宇的歷史、神祇、器物、建築特色皆已成為重要的文化古蹟,如何探索廟宇裡的史料、廟體的保存和保持方法和與新一代介紹此文化古蹟,成為當前研究威鎮宮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14. 陳耀威(陳耀威文史建築研究室主持人):〈爪哇唐人鎮深宅大院││拉森閩南民居初探〉
  拉森是印尼東爪哇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卻集中了上百座的華人大宅院。華人遷居拉森可上朔自明代,較規模始於清初。鹽業的發達與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得爪哇富商選擇拉森為安宅立世之地。不像其他城鎮華人建店屋/街屋為主,拉森華人建的都是高牆圍合的大宅院,大街坊的唐人鎮也逐漸形成。大宅院的曲面屋頂和燕尾翹脊反映閩南建築的移植,S型瓦和深披簷透露對荷屬殖民地風土的適應。本文試圖探討拉森唐人鎮裡特殊的閩南民居的建築空間類型。
15. 林正珍(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成為馬來西亞人:新山華人移民社會的整合與變遷〉
  本文主要是探討馬來西亞新山地區華人移民在19-20世紀馬來西亞國族建構過程中的社會整合與變遷。除移民特質、市場經濟及不同階段的國家治理特質之外,義山、華校和柔佛古廟所象徵的華人文化符號的解讀及其意義將是論述重點。
16. 區志堅(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旅港」的角色有利推動僑務:以旅港福建商會為例〉
  香港為一個移民組成的城市,成為移民南下或移往他國的暫居地方,但不少移居者初以暫居香港,日後卻以香港為事業發展的地方,甚至長居香港,更在1842至1997年之前,不少來自中國內地移民,更與管治僑居地之港英政府合作,為香港社會文化及商業發展作出貢獻。這些自中國內地移往香港的移民,初時以血緣及地緣,經過聚居及團結,互相扶持,更發展成為同鄉商會及宗親會,宗親會成員在香港籌辦會務,他們居港之初多以「旅港」的心態,但在香港生活改善及建立固定的機構後,便以香港成為連繫中國內地家鄉及海外僑鄉社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居港的福建人士,更務求「吾閩人僑居香港經營工商業者為數甚眾,故有同鄉會之組織,以聯繫同鄉之情誼」;另一方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視香港、澳門及臺灣人為「同胞」,但居臺灣的國民政府往往視港、澳居民為「華僑」,在香港由「同胞」組織的同鄉組織,又往往接受臺灣的用法,以「華僑」身分,發展「海外華人」及與海外「僑鄉」的連繫。
  本文指出在香港一地由「同胞」組織的同鄉商貿組織及同鄉會,怎樣運用「同胞」及「旅港」的身分,以連繫海外僑鄉組織,有時身分含混,更有利於連繫中國內地及海外僑務的發展。而且,在一個被海外人士視為中國國境以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香港,這些居港的人士既具現代性中國人的特色,也具有西方管理制度,又是一個以中國人「同胞」為主聚居的地域,究竟在香港負責接收從中國內地移民的重要地域,在中國與海外的「華僑」交往中扮演了哪些角色?尤以在50至70年代末,中國政治不安定時期,「旅港」香港僑務組織及以同一血緣為商業網絡的組織又在中國與海外僑務上扮演了哪些角色?故本文結合文獻及口述訪問的資料,以旅港福建商會、福建同鄉會、香港晉江同鄉會及居港福建籍人士為例,表述香港一地的宗族群體的發展情況及特色,以見香港一地的宗族同鄉會及同鄉商會在連繫國際移民發展過程的地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