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李沃源李政天─相隔15年父子傳承獅子會會長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永富。
點閱率:2,297

年籍:李沃源59歲、李政天25歲。本籍金寧鄉古寧頭南山
現居:新北市淡水區
學歷:李沃源政戰學校藝術系、北京師大藝術學院書法碩士。李政天實踐大學國貿系畢業
經歷:李沃源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創會理事長、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台北市山痴畫會理事長
獲獎:李沃源第11屆全國美展國畫金龍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國畫第1名3次、空軍文藝金鷹獎國畫第1名5次、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瓷版畫金獎、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藝術天分與意象壯闊的畫風無法傳承;但人生經驗卻是可以指引傳習的!
相隔15年,李沃源見證兒子李政天接任台北市城市獅子會第19屆會長。李政天今年7月1日從台北實踐大學畢業,次日就接任城市獅子會會長,也創下獅子會的紀錄。
金門籍書畫名家李沃源是台北市城市獅子會第4屆會長。他說,一直感念城市獅子會的好友,一路見證他專業畫家19年歷程,在他人生高低起伏中,給他很多及時的幫助;他心裡非常篤定的認為│大學學業與社會大學的歷練同樣重要。所以期勉兒子政天傳承獅子會精神,及早進入「社會大學」;在踏出校門第2天就接任城市獅子會會長,不一定代表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看著兒子披掛會長紅彩帶,李沃源心中有驕傲、期許、也有感嘆!
他說,政天就讀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夜間部,為了學習獨立,自己去求職找了一個利用白天與假日在壽險公司當抽佣業績獎金的業務員工作,結果欠缺人脈與社會經驗,拉保險處處碰壁,工作3年下來,所領業績獎金才僅約30萬元,平均每月不到1萬元。工作受到打擊挫折,政天曾在公園角落暗自哭泣,不敢向家人訴苦,讓李沃源很心疼。
李沃源認為鼓勵孩子提早學習社會經驗很好,但若因而打擊孩子信心,導致嚴重失敗感、甚至憂鬱自閉的話,則愛之反害之。
他說,他原本可利用自身在政商藝文界人脈,為李政天找到一份正職穩定且收入好的工作;也有跨國大車商經理朋友主動要幫忙安排。但政天想自立自強、自己出去闖闖增加社會歷練,他予尊重。不過他認為青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和希望,現在的政府真要好好思考,國家要給年青人什麼未來打拚的希望和目標。否則太多年青人受困低薪,自己都養不起了,要怎麼想望未來?
這幾年已是兩岸聞名彩墨、瓷版畫藝術大師的李沃源原籍金門古寧頭南山,民國46年出生於金門後浦東門里。他4歲跟隨父親學習書法,9歲開始習畫。小學3年級時,他父親就把為鄰里書寫春聯的重任交給了他。金城國中畢業,李沃源投考陸軍幼校。讀陸軍官校時,他以毛筆書寫長達14頁的文情並茂陳情信,懇求校長准他轉讀政戰學校藝術系,一展藝術長才。
26年軍旅歲月,李沃源先後受教郭道正、鄧雪峰、李奇茂、歐豪年、涂燦霖等名師。他很早就在畫壇嶄露頭角,30歲前即已囊括3次國軍文藝金像獎國畫第1名、空軍文藝金鷹獎的國畫第1名5次以及全國美展金龍獎、國畫文藝獎章等。
結束軍旅生涯,李沃源進入中華電視公司擔任美術指導,並專心繪畫,成立「山癡堂藝術空間」。並至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取得書法碩士學位,因緣際會創設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現兼任該聯盟總會秘書長。
2013年他受中國景德鎮文聯會主席余志華與景德中山畫院鄧輝院長邀請到瓷都景德鎮創作瓷版畫,成為首位進駐景德鎮創作的台灣藝術家。
勤於寫生的李沃源走遍大江南北作畫,所創辦的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至今在大陸有22個文創中心及分會。他的作品受國際企業家總裁及台商青睞,競相收藏,一幅2乘10米水墨「富春江圖」在大陸更以115萬元人民幣高價賣出。
2013年底,他以瓷版畫日月潭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是中國自1973年首屆以來第一次頒給對瓷版藝術有傑出貢獻的台灣人。緊接著又獲中國陶瓷最高單位中國陶瓷協會頒給「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藝術成就在兩岸獲肯定。
人生就如一幅幅精彩的畫作。李沃源畫作以寫生為基底,他隨身攜帶筆紙等畫具,走到那裏、就隨意寫生到那裏。但不管身到何處,李沃源都不忘金門,他並特刻一方「福建金門人」印章,重要畫作落款都會特別蓋上這方印章,以示不忘本。
他也不忘回饋社會。今年6月12日轟動的「5年級生凱道踢正步」活動,發起的復興崗政戰學校基金會董事何啟聖募款困難,同為校友的他二話不說,率先捐款1萬元拋磚引玉,並宣布其他贊助者每捐1萬元,他另贈一幅畫,結果很快的就募滿20萬元、他也送出20幅畫。而後有人一口氣捐款20萬元,他更是豪氣送出一張大幅彩墨畫。以自己的能力和方式表達愛國心。
人生如畫、畫如人生。李沃源很早就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他為自己設定人生目標。李政天受他薰染,自幼也勤習書法與彩墨畫,培養了藝術鑑賞實力;並兼從事太陽能公司業務。如今,李沃源委任他為「李沃源書畫辦公室副主任」,主要負責兩岸行政庶務,以及每年多達20餘場的李沃源彩墨‧瓷版藝術展策畫籌展,他都很快進入狀況,順利完成策展任務。父子齊心合力在藝術界開花結果,成為兩岸藝文界傳承佳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