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事吾聞》 學甲望族 明鄭徙臺之金門湖前陳一桂裔孫數萬人

發布日期:
作者: 吳美瑩。
點閱率:5,488

金門湖前陳一桂357年前率家人與族眾,隨鄭成功大軍渡海赴臺開基,於臺南市學甲區中洲屯墾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現在家族裔孫有數萬人,分居全臺各地,每年農曆7月1日陳一桂忌日,陳家子孫都會趕回學甲盛大祭祀,為當地年度盛事。
據中洲陳氏族譜記載,陳一桂(或為陳一貴)娶鄭成功之親姑鄭細娘為妻,而為鄭成功姻親。
1661年,陳一桂一家13口離開金門碧湖(現今的湖前)家園,並奔走各地勸說甚多知友及族人跟隨鄭成功舉家遷臺,而為鄭軍運糧官兼督眷船與民船隊之職。隨著鄭軍經澎湖直進臺灣,陳一桂引部分民船隊及眷船入漚汪溪(今之將軍溪)「頭前寮」登陸,並在兩地間浮洲建立聚落,初取名為「中州」,大有再返「神州」復我大明之意,後來以此寫成「中洲」。
陳姓為中洲最大姓氏,陳一桂率子陳昭龍、陳石龍、陳瑞龍全家共13口披荊斬棘開墾中洲荒地, 經年累月努力下,終於將荒野變為良田,並結成部落,不斷繁衍宗室,造就中洲的開發與繁榮。
中洲陳氏家族傑出後人包括曾連任臺南縣參議會4屆議長、擔任嘉南農田水利會會長與擔任省議員的陳華宗,曾擔任高雄市議長、市長與省民政廳長的陳武璋等;晚近則有從高雄市副市長轉任臺鹽公司董事長的陳啟昱、前交通部長陳建宇、在臺北的執業律師陳貴德、陳文元等人。中洲陳氏族譜且為全臺所記載最詳盡的族譜,由前臺灣省文獻會主委陳仁德於任內所編纂。
目前最能彰顯陳一桂宗族在臺繁衍綿延的除了學甲的「陳桂記大宗祠」,就屬位於臺南市北門區北洋嶼臥犬山,俗稱「九氤氳」的陳氏開臺祖媽--鄭細娘墓了。
鄭細娘生於明朝萬曆壬寅年(西元1602年),卒於清朝康熙辛丑年(1681年),享年80歲。墳墓位於北門國中北面、臺17線濱海公路旁,相傳屬「紅龍繞匋穴」,子孫秉反清復明氣節,遲至鄭細娘入土17年,其三子陳瑞龍始為之立碑(按當時墓碑大小是由官位定之,鄭細娘墓碑僅次於柳營區果毅村陳永華將軍墓),為現存南瀛地區最古老的明清古墓之一。
由於鄭克塽1683年降清,臺灣當時已為清朝統治,身為明朝遺民,鄭細娘墓碑僅刻記「浯江顯妣陳門鄭氏細娘之墓」,年號不願書康熙而僅書干支,可見陳氏後人「書皇明不得,書皇清不願」之受異族統治的內心痛苦,並以「浯江」明其金門祖籍。
相傳清室為讓明鄭在臺風水永遠絕滅,曾四處挖掘明鄭族人墳墓,陳一桂後人為避免鄭細娘墓遭破壞,特在「北洋嶼」這座小山丘建了九處類同的墳墓,俾便以假亂真,防人盜掘,這座小山丘才稱「九氤氳」或是「臥犬山」,目前則僅存一座鄭細娘真墳,經陳氏族人妥適整理修繕,除綠美化外,並增建「陳姓桂記墓園」紀念碑,供後人紀念憑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