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世博系列之十七/阿曼館〉一千零一夜的故鄉

發布日期:
作者: 歐陽柏燕。
點閱率:853

我在阿曼館停留不少時間,很認真的去感受,它怎樣在世博會上介紹自己。阿曼的建築外形像一船,一入展館就看見一大片岩壁寫著「帶您走入阿曼迷人的風光」,那岩層結構的解剖圖、岩壁場景構圖、巨大的沙漠沙丘、岩層、河谷、地下河流介紹,讓人清晰理解阿曼的地理特質;我走在地上一條蜿蜒的流水上,那水上覆蓋著透明護罩,可以感受到潺潺流水的響動。
阿曼,是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辛巴達的故鄉,位于阿拉伯半島上最南部,是半島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我在展館內體驗著阿曼古城、沙漠之城、山川之城、海岸之城和首都馬斯喀特的風情,也延伸進入阿曼預計在2020年建成的藍巷色城市,那包含與自然的和諧共融發展、未來城市的生活與潛能、資源可持續利用、城市歷史和未來城市的展望等等。這一艘乘風破浪的阿拉伯帆船,在我眼中是激情與浪漫的。阿曼館主要由三個展所組成,我從荒涼的沙漠走到遙遠的群山;再,走進阿曼的文化社遺產,去感受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再走進阿曼的現代思考,去理解他們如何通過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一趟旅程走下來,將會對人類的未來有更深刻的思考。
阿曼展館別有洞天,它的優美得一層一層撥開去看。那美麗的圓形屋頂裝飾,吸引我一直抬頭去欣賞、拍照;照片中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光亮耀眼的彩色飛碟;阿曼展館中幾幅搭配的畫作也極好,吸引我駐足欣賞;我也注意到他們很用心的介紹「灌溉工程系統」,包括類型、灌溉工程體系(FALAJ)」、自動調節供水管理、展望2020年國家發展計畫;關於遠離石油和汽油的多樣化發展,阿曼的發展進程與路標全是為了達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我後來讀到同行的念哲研所的千羽寫的筆記,他寫得很生動,他寫說:「阿曼展館裡的文字介紹很感人,談到阿曼因身處自然資源匱乏之地(沙漠與海的束限),必須向外擴展。即便阿曼的性格是傳統、保守的,認為踏出自己的疆域國度是件瘋狂的事情,但他們還是不斷的向外探索,進入海洋、陌生之地。館內有一份資料是敘述阿曼特有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該州,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氣候帶)此氣候使阿曼的一部份(法爾 Phofar)成為天賜之區,能夠產生樹林、水果、乳香樹;展示大廳中央的一棵人造的乳香樹,上方有清真寺的美麗圓頂,讓天與樹交映得異常柔美。乳香樹,一般是由照料樹的世家負責採收,因為它極其纖細、脆弱,如果採收時不小心傷到樹,會導致乳香樹不孕,所以採收時得十分細心。採收時會分三次進行,三次成果的品質都不相同,採收者得一層層深入樹的內裡,取出精華;因為乳香樹是在天賜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下所生之樹,阿曼因此也產生了專門照料它的家族,以呵護自然賜與的寶藏為業。這個家族必須一代代的學習如何照料樹,以及一層層取出它的精華……」
在阿曼館內,我拍下許多照片,走出展場後,我特別又拍下它像一艘船的外形建築,祝福阿曼蘇丹國這一艘船,航向更美好的未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