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古寧高甲戲簡介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德。
點閱率:1,955

壹、古寧高甲緣起

古寧頭位於金門西北角,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海岸岩崖崎峭,沙灘淨潔,有金門最大的蚵埕,有金門最深長的灣澳:慈湖與雙鯉湖。該地原為宋代泉州籍狀元宰相曾從龍開拓之地,時人稱之「龍頭別業」,後人因其荒廢而稱之為「古龍頭」,意即古代之龍頭別業。惟近人對此原由鮮少暸解,均以其形似龍首而呼之為「古龍頭」亦頗神肖。該地民風純樸崇禮尚義,敬祖尊宗祭拜神明,重視禮教喜好音樂。每當農閒茶餘飯後,南管弦歌即悠揚於鄉間村巷,因之蘊育出古寧高甲戲班許多人才。有關古寧頭高甲戲班的發展沿革,此次訪得當家老藝人李文裁先生並參據李國俊教授︿金門九甲的發展與變遷研究﹀所得,摘述如下:

高甲戲又有「九甲」、「交加」、「戈甲」、「交甲」等諸多稱呼,形成於明末清初。最初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的化裝遊行,其後漸有專演水滸故事的戲齣,人稱「宋江戲」。到清代中葉「宋江戲」突破局限,兼演文武戲、宮廷戲、丑旦戲等,內容豐富藝術水準提升,時人稱之為「合興戲」。到清末「合興戲」吸收京劇、崑劇、傀儡戲等劇種精華,在泉州一帶發展,邁向豐富多彩的獨特風格。高甲戲語白採用閩南語,唱腔為南音言收俚歌小調,活潑、粗獷、有趣,其音樂吸收閩南吹奏樂、拾音等。高甲戲的劇目大都來自史書、小說和民間故事。其角色行當分為生、旦、淨、末、丑等,其表演深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尤其丑角令人發噱喜悅。金門古寧頭自古為泉州府屬,深受其文化影響。有關古寧高甲戲的起源,事在民國二十六、七年間,日本佔領金門時,現今當家老藝人李文裁當時十一歲,追隨安岐老藝人蔡泗重先生在古寧頭學戲。同期學習尚有李水足、李朝煌、李賢木、川仔、李增港等人。學了一陣子後解散了,後來整班又重新再學,並又聘請大陸老師傅來教。大陸師傅一面教導古寧頭子弟,並同時到內地允戲,帶古寧頭戲班二十幾個人到大陸演出,頗獲讚賞。曾參與「福美」戲班演戲,與大陸名旦「烏鬼仔梅」聲調淒美,感人肺腑,同台演出。當時沙美的張清潘也來加入,專演旦角,聲色清脆,委婉悅耳十分出名,故鄉間流言:「若無清潘旦,戲金減一半」,可見金門旦風靡的程度。

民國三十年左右,古寧頭李氏鄉親獲得旅居南洋僑商的資助,在原有的民間遊藝基礎下,成立子弟戲班,班名叫「金寶春」聘請戲師傅安岐的蔡泗重,招收鄉親年輕子弟學戲。所學的戲有(包拯審郭槐)、(薛丁山下山)、(三報仇)、(薛武威還京)、(穆柯寨)、(魏碧玲進京)、(蝴蝶盃)、(征衣緣)、(三娘教子)等幾齣。另有小齣戲如(番婆弄)、(慶童弄)、(管甫送)等。高甲戲一般較常演朝代戲、文武戲,故特注重大鑼鼓。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局勢逆轉國軍由內地撤退來金,國、共軍於古寧頭大戰,整個村子已淪為戰場,受戰禍波及,死傷無數、流離失所,戲班子因而停頓了十幾年。

貳、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七年演出情形

國府播遷來台後,金門與大陸中斷往來,金門進入軍管時代,民眾過著戰時生活,時時備戰成為最主要的任務。國軍駐守金門,帶來一些隨營勞軍的京劇團,有名的粵華劇團當時即編配在金門,劉玉琴、劉玉麟姐弟成為戰地的新寵,與軍中弟兄一起觀賞京劇,也成為金門民眾的重要娛樂。

然而古寧頭「金寶春」卻因戰爭時生活厲行節約,禁止民間慶典酬神活動,致使戲班無法維繫而瓦解。蔡泗重在沙美所指導的學生,所組成的「金沙南戲社」幸好有張水龍、張文遠、張清課、張礽圓等二十幾位成員,若缺角色則請古寧頭的李文栽、李水足、李賢木、川仔、李增港等人加入而勉可維繫。當時演出戲碼有︽薛仁貴︾、︽包公審黃菜葉︾、︽粉妝樓︾、︽狄青征西︾、︽楊令婆︾、︽五子八婿︾、︽七子八婿︾、︽王寶釧︾等。沙美的戲班一直演到民國四十七年,因「八二三砲戰」起,烽火連天,處於戰時狀態,求生不易何暇演戲?許多人家園毀於戰火,只好遷台謀生,戲班也自然就結束成為歷史。

、民國四十七年至六十五年由盛而衰的景況

民國五十三年底,古寧頭李雲標等人重新籌款恢復戲班,事緣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關帝爺生日,古寧頭南山與北山分別「妝人」遊行,一邊學高甲︽番婆弄︾,一邊則學拐仔︽山伯英台︾,由於小孩的表演相當精彩,激起古寧頭人恢復戲班的慾求,當時古寧頭本有李文裁等人曾去過閩南一帶演出高甲,於是召集村里的小孩,開始學「戲仔」,經一段時間後,參加的孩子多了,轉學高甲。當年經濟條件相當差,要買戲服也很困難,就由李雲標、李錫牆自己設計戲服和製作,就在這克難精神下,劇團就這樣成立了,李雲標擔任團長,劇團仍名「金寶春」。

剛開始參與者都是男性演員,五十四年始有首批女演員,共有六人,名字為李繡梨、李麗美、李瓊花、李玉霞、李月治、李賢治等六人,年紀相當情同姊妹。戲班主要由李水足、李賢木、李文裁等三位師傅教導。戲班的人數約二十多人,都是李姓子弟由長輩帶入。普遍尚在求學階段,父母也少有反對者,有多人之後沒有繼續升學,但也有些人因求學而放棄演戲。戲班連續五、六年的時間,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在四合院的深井或是宗祠中訓練,每晚藉著汽燈或蠟燭的照明來練戲,逐漸在金門重新打開知名度,成為地區最紅的戲班。當時的第二批演員,有學刀馬旦的李金月,學花旦的李清泉,學正旦青衣的李錫商,學小生的李增潤,學丑角的李永文及彩旦的李來成等。除了打鑼的相漢忠以外,後場人員則多半是男性。其後陸續加入第三、第四批人員,有胡麗治、胡麗珍、李月昭、李惠珍、李麗鳳、李世瑤等人。戲班全是男演員時的第一齣戲是︽林春生進京︾;女演員加入後,第一齣戲是︽乾隆訪山東︾。此外演過的戲碼尚有︽想起姻緣︾、︽蝴蝶盃︾、︽販馬記︾、︽穆柯寨︾、︽真假雙龍︾、︽三娘教子︾、︽大拜壽︾、︽四美救夫︾、︽八仙祝壽︾、︽李旦復國︾、︽三門街︾、︽魏璧玲上京︾、︽孝義雙鴛鴦︾、︽羅通掃北︾、︽慶童弄︾、︽番婆弄︾以及︽殺子報︾等。戲班在五十七年時經金門縣社教館輔導,更名為「莒光閩劇社」,當時任職社教館教育主任的李怡來先生,特別為戲班改編好幾齣戲,也是戲班目前少數留存的劇本。戲班最興盛時期,一團約有四十多人。五十九年時,聘請台灣陸光劇團的賴宜和與徐仁光先生前來指導武戲及化妝。

六十一年古寧高甲,應旅台鄉親邀請,首次赴台灣公演,從高雄的旅津往北巡迴演至台北縣的三重、中和,持續兩個月之久,頗獲台灣戲劇界及樂界激賞。據悉是緣於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台灣對戲的需求加倍,當時由古寧頭前去高雄的李成助土名(臭樹仔)知道家鄉有此劇團,因此建議廟裡的負責人,請金門的劇團來表演,高雄方面同意了,不過當時金門到台灣的手續相當困難,經由高雄民眾服務社及金門社教館協助申請方始成行。那趟全班有成員三十四名:領隊李怡來、團長李雲標、團員李清疊、李清泉、李增國、李來成、李敏捷、李文理、李錫商、李永文、李梨羨、李繡梨、李金月、李碧素、李瓊花、李麗珍、胡麗治、李淑芳、李玉昭、李惠珍、李麗荷、胡漢忠、李文裁、李增港、李成兩、李清益、李水足、李炎木、李炎桶、李錫牆、李清曝、李水冷、李天靜等。

由於這是金門劇團首度前往台灣演出,當時的金門日報曾以大篇幅報導,並以「正宗閩劇全國祇此一家,此番她去必能新人耳目」為標題。劇團為了赴台表演加緊排練了二十二個拿手戲碼,並強調「以忠孝節義戲碼為主,以愛情戲碼為輔」。這二十二個戲碼為:孝義雙鴛鴦、三逢緣、三娘教子、齊宮秘史、真假雙龍、販馬記、錦裙記割股奉姑、襄陽奇案、慈雲出世、薛蛟充軍、樊江關、四美救夫、李旦復國、劉德宗復國、太平莊、羅通掃北、畫皮、棋盤山、征衣緣、蝴蝶盃及紅鬃烈馬。

該團於四月二十八日乘艦,二十九日抵高雄,隨即被安排住進旗津「修善堂」,五月三日開始演出,在高雄公演十八天,公演期間適逢總統連任就職慶典,還以『田單復國』的妝人表演參與踩街遊行。

後來又上台北一個月,先後在三重市公演五天、中和鄉三天、永和鄉三天及台北市松山區一天、延平區二天,同樣受到熱烈歡迎。其間尚有許多地方人士前來邀請,甚至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來函邀請,但因團員離家過久,思鄉情切,加上吹師李增港先生身體不適,無法再接戲,只得於六月二十一日南下候船,二十四日回金門,不久後李先生積勞過世頗引為憾。回金門後,金門日報以「莒光閩劇社前程充滿一片光明」為標題大幅報導,社教館出面辦理座談會,且提出許多改進意見,然而戰地環境諸多管制和民間節慶處處禁止,終於無法改變劇團走向沒落的命運,社員逐漸流失,演出也越來越少。民國六十三年胡漢忠先生承接起重整戲班的重任,重新糾合二十四名團員粉墨登場,卻也難挽頹勢,戲班最後在六十五年解散。

民國八十七年古寧頭「振威第」開館,內有「交甲館」和「梨園館」專門介紹古寧頭高甲戲,喚醒鄉人的記憶,八十八年「金門傳統藝術研討會」在金門召開,鄉籍教授李國俊主持該研討會,會後並請原有藝人於金門文化中心參加晚間演出,獲得與會學者專家賞識,於是老藝人們於是年成立「古寧頭高甲研究社」,研訂「金門高甲戲傳習計畫」獲行政院文建會的支持和國立傳統文化基金會的指導,主持人請李國俊教授擔任,召集老藝人歸隊,並於金寧中小學設高甲社團招募學生參加研習。於八十九年假北山真武殿、南山武廟、金城城隍廟舉行公演,頗獲佳評,惟惜該計畫於九十年因演員生業問題復中斷,而使古寧高甲復歸寂靜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