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823砲戰55週年全國徵文比賽)和平的精神─反思﹑緬懷823

發布日期:
作者: 大專組第三名黃子柔。
點閱率:1,465

 民國47年8月23日,這一行簡要的數字組合最常出現在各個階段的歷史課本中,幾乎每到一個新的求學時期,我們就會再度提起這段與我們台灣人民切身相關,卻又因年代而顯得如此遙遠的歷史事件。當然,在民國80年代後出生的
我的感覺中,它更像是一段歷史故事。
 823砲火連天的駭人景象我是絕無想像的餘力,只能從少數的翻拍紀錄片中窺伺一二。戰火毫無止歇的肆虐數十天,許多駐守於金門的官兵在晚餐時刻忽然間就沒了性命,措手不及的當下,金門的土地在台灣海峽的波光中灑落四萬顆砲彈。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明確的解答,檯面上的理由或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的聲明,即「收復國土」;卻還可能存在著其他政治目的,防止台獨,或者藉此牽制遠在中東的美軍。
 生活在這個還算安穩的年代,「戰爭」這一詞對我們這一代的人們來說很虛幻,可能是某種歷史事件的總稱,或是偶然從媒體播報的新聞中瞥見中東、非洲等地的流血事件。前者時間太過久遠,後者空間太過遙遠,使我們難以真實感受面臨戰爭威脅的狀態。連帶的,缺少了比較,我們也對「戰爭」的反義詞「和平」了解的不太真確。
 何謂「和平」?
 我認為和平有二,「真實和平」以及「表面和平」,後者又可稱為「現實和平」。我以為,「真實和平」僅存在烏托邦世紀中,那種理想鄉、無何有之鄉太難以達成,人們平日生活即是為了生活,生命充滿包容和喜樂,沒有衝突和爭鬥。但真實世界並不這樣簡單,國家乃至於個人,彼此的利益盤根錯節的糾纏著,牽一髮而動全身,如同中共攻打金門的理由之一為「以行動支持中東反侵略」,而美國為了防止共產勢力擴張而協助台灣。
 因此,「表面和平」才是我所認為最接近現實情況的和平。如果要將和平定義為「彼此毫無怨言地共處」,那麼和平恐怕不存在。在我的想法中,和平是為了減少犧牲而有的讓步。以八二三砲戰為例,在台海兩岸情勢緊張的時刻,有數個國家紛紛對台灣提出建議,英國、紐西蘭、美國輿論提出「退兵,則台灣的國際地位由他們保證」的說法,也有部分應該確認中共不會前進後,台灣才退兵。以時代背景來論,當時為首的蔣中正先生當然不希望在中共轟炸的同時退兵,甚至冀望能夠反攻大陸,拒絕「兩個中國」的暗示;中共想必也不想錯失良機。但綜觀全球情勢,台灣和中共都選擇各退一步,以恢復不戰不和的平衡。
 歷時55年,當年那場烽火不絕的戰役逐漸在人民記憶中褪色、遠去,中共的突擊與國軍的死守似乎已成過往雲煙,在砲灰與犧牲中留存下來的似乎只剩戰地遺跡,以及家家戶戶必備的金門菜刀。對我們而言,八二三砲戰的落幕、最終的和平收場已經成為歷史性的必然,在我們眼中它勢必要這樣結束,今日的平靜勢必會降臨。但卻很少思及這樣的和平是如何得來?為了換取更多人的身家安全,我們付出了什麼?如果當年不這樣決定,今日會有什麼樣的改變?雖然這樣的思考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歷史,但至少能夠讓我們這些未經歷戰爭洗禮的人們更加珍惜和平,也能在55年後的現在仍然記得這段歷史,記得曾為守護身後的台灣而挺身向前的人們,記得我們失去、獲得了什麼才走到今日。
 因此,民國47年8月23日,這一行簡要的數字組合不再只是課本中的故事年代,而是提醒我們追憶、值得我們致敬的台灣歷史:八二三砲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