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風力發電工程已發包
風力發電大風吹,金沙即將建「風機」;太陽光電熱大熱門,台電推動正積極!台灣電力公司正在金門推動再生能源,若一切順利,民國九十八年,金沙鎮就會有風力發電機組可以運轉,民國九十九年,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也會在金沙文化園區附近開始運作。
台灣電力公司新能源施工處處長陳武雄昨天到后扁會勘「金沙風力發電站」及兩座風機的預定地;他表示,只要排雷完成(事實上風機預定地並非雷區),今年六、七月就可以動工,明年就可以運作。不僅如此,台電正在推動三十五億元的太陽光電工程,若金門縣政府提出申請,台電就會優先顧及離島的需要,在金沙文化園區附近(對面)規劃及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陳武雄表示,風力發電是一種再生能源,是一種乾淨能源,也是一種綠色能源。全球為了減緩溫室效應,都在推動「CO2」(二氧化碳)的減量,利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都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風力發電還可作為觀光用途。
位在金門縣金沙鎮「后扁」地方的「金沙風力發電站」工程已經完成發包作業;只要沒有雷區的隱憂,今年六、七月就會動工進行鑽探及設計。在工程方面,由風機到鵲山之間的地下管線,將會由台電金門營業處發包及監造;風力機的發包、監造,則是由台電新能源施工處負責,等完成之後,再移交台電金門營業處營運。
陳武雄表示,預訂在「金沙風力發電站」設置的風力機,採用的是丹麥「VESTAS」公司的風力機;「VESTAS」的風力發電機組性能很好,在世界上的佔有率也最高。
台電已規劃在「金沙風力發電站」設置六座二千瓩的風力發電機組,但初期只興建兩座;因為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只能佔離峰用電的百分之二十;其它四座,要等到金門電網的負載成長時,再陸續興建。
陳武雄表示,一座二千瓩的風力發電機組,每年可以生產六百萬度的電力。如果每一個家庭的用電量是五百度,一組風力機就可以供應一千到一千二百戶人家所需要的電力。風力發電機組的大風車,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用來觀光;澎湖的風力發電觀光已見成效。
風力機組會在風速達到每秒四公尺以上時自動啟動發電,因此風力機必須設於年平均風速在每秒四公尺以上的地方。金沙鎮后扁的風速,年平均值約在每秒六公尺。(台電過去所做的初步調查,金門的平均風速為每秒五點七一公里;主要為北北東風,適合開發風力發電。)
台灣各地已經運轉的風力機已有八十二座;台電陸續又發包了三十餘座。金門的風力發電屬於台電第三期第一標「風力發電機組新建工程」案;與彰濱工業區、雲林麥寮同案,同案共有十八座風力發電機。
除了在金門推動風力發電之外,台電今年還要推動三十五億規模的太陽光電工程;只要預算在立法院通過,就可以執行;目前正接受各縣巿申請,希望金門縣政府能在三月底前提出。陳武雄表示,台電將會以離島優先為原則,讓金門可以展現電力多元化的風貌。金門的太陽光電發電,預定設在金沙鎮文化園區附近;規劃是一千瓩;初期先做五百瓩-五百瓩已經算是大型的供電廠。若一切順利,金門九十八年就會有風力發電,九十九年就會有太陽能發電,當然也就有了多元的、乾淨的綠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