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縣114年度模範老人表揚活動 延續敬老愛老傳統 推動與落實高齡友善政策
為弘揚敬老尊賢的傳統美德,金門縣政府於昨(24)日舉行「金門縣114年度模範老人表揚活動」,由縣長陳福海主持。典禮現場冠蓋雲集,氣氛隆重而溫馨。除縣長伉儷外,副縣長李文良伉儷、秘書長張瑞心伉儷,以及金城鎮長李誠智、金湖鎮長陳文顧、金寧鄉長楊忠俊、金沙鎮長吳有家、烈嶼鄉長洪若珊、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寧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等人均到場共襄盛舉,向長輩們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祝福。 縣長陳福海致詞時表示,金門的長輩們走過艱困歲月,憑著堅毅與勤勞精神,為家庭與社會默默付出,是後輩學習的典範。他們不僅撐起家庭、培育子女,更積極參與村里與公益事務,展現高度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縣府特別於重陽節前夕舉辦模範老人表揚活動,除了表彰長者的無私付出,也希望藉由他們的事蹟,啟發年輕一代傳承孝道與助人精神,攜手營造更溫暖的社會環境。 縣長陳福海指出,縣府持續推動高齡友善政策,致力打造安全、健康、尊嚴的長者生活環境,期盼藉此活動,喚起社會各界更加重視長者福祉,讓敬老愛老的傳統在金門代代延續。 副縣長李文良致詞時表示,金門在今年9月全國財政評比中勇奪雙料第一,這充分展現了陳縣長穩健施政與嚴守財政紀律的成果。他強調,陳縣長始終堅持教育投資與長者福利絕不能打折,「顧老顧幼」始終是縣府一貫的施政目標。 社會處長王茲繐表示,縣府為歡慶重陽佳節,自9月起陸續展開「關懷90歲以上長者及百歲人瑞」慰問活動,並結合此次模範老人表揚與系列慶祝活動,期望讓更多人共同關懷高齡長者。她指出,透過這些行動,不僅能彰顯敬老尊賢的傳統價值,並能讓長輩的智慧與人生經驗,成為社會前進的力量。 陳縣長同時感謝各鄉鎮公所與民間團體的配合與支持,讓縣內高齡照顧工作更加完善。他強調,金門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縣府將持續以行動實踐「以長者為本」的理念,推動更多貼近長輩需求的福利措施,讓金門成為真正友善、幸福的高齡宜居島嶼。 今年度榮獲「金門縣模範老人」的長者名單如下: 金城鎮:林月梨、王世宗、董漢根、傅招治。 金湖鎮:黃明治、蘇子雲、陳國良。 金沙鎮:何丁全、楊緣鰲、王惠華。 金寧鄉:李罔詩、許陳彩華、李翁翠金。 烈嶼鄉:方天吉、林萬塔。
-
奉旨吃粥創意粥品料理競賽開放線上報名
為推廣金門「粥糜一條街」在地飲食文化,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主辦,金城鎮後浦商圈發展協會協辦,將在11月8日(星期六)舉辦一場「奉旨吃粥」創意粥品料理競賽。報名自即日起至11月1日止,有意參賽者一律採取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Qon5R)。 「奉旨吃粥」創意粥品料理競賽邀請民眾發揮創意,以「粥」為核心發想製作創意料理,展現金門風味、在地食材融合及美學創意,進而提升粥品文化的多元樣貌與市場可能性。 該競賽活動時間為11月8日(星期六)早上10時到12時(9時開始報到),地點在金城鎮後浦十六藝文特區廣場(金城鎮陳氏宗祠廣場)。歡迎對粥品料理有興趣之個人、團體、學生、民宿業者皆可報名,參賽隊伍以六隊為限(備取二組),每支隊伍成員一至三人。比賽的粥品料理主題不限制、鹹甜不限,但是食材須以「粥品」為料理主體,需使用米類或粥底,搭配自選在地食材(鼓勵使用金門特色食材,如高粱酒、海蚶、貢糖、石蚵等)。 主辦單位說明,參賽隊伍需要在60分鐘的限制時間內,烹調出一百人份的主題料理,提供給現場民眾試吃(試吃餐具由主辦單位提供),完成後進行清潔,並做盛碗準備工作。料理須現場製作,但參賽者可先備妥高湯,除洗滌外,參賽者不得攜帶成品,可帶半成品(同意前置料理)入場,但需經檢查同意始可進入,違者取消參賽資格,粥品限當日現場完成,並須提供料理簡介與命名。 此外,參賽隊伍還必須在主辦單位所排定之時間,自行指派一位隊員上台說明創意發想、食材選用與命名寓意。時間限制每組60分鐘內完成料理並進行簡短口頭發表(三分鐘內),烹煮器具如爐具、瓦斯、食材、熟煮用具皆由參賽者自行準備,每組補助材料費用4,500元。主辦單位提醒,比賽開始後超過十分鐘未到場者視同棄權,比賽截止前三分鐘響鈴提示,最後30秒進行倒數計時,比賽時間截止後,未完成之料理,不列入評比。 「奉旨吃粥」創意粥品料理競賽將取前三名頒發獎勵,「奉旨吃粥人氣金賞」一名,頒發獎金或等值禮券八千元;「粥中好手人氣銀賞」一名,頒發獎金或等值禮券五千元;「最佳粥糜人氣銅賞」一名,頒發獎金或等值禮券三千元;而所有參賽者均可獲得粥糜一條街限定周邊一份。
-
實至名歸 戴紹恩獲選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
榮獲金門縣114年模範公務人員的消防局副大隊長戴紹恩,同時代表縣府推薦參加行政院全國模範公務人員甄選,經行政院初審與複審二階段審查後,從眾多優秀公務人員中脫穎而出,榮獲「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殊榮,將於114年12月3日接受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獎表揚。 消防局指出,戴紹恩為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博士,92年畢業後即返回家鄉服務,自基層消防隊員一路歷練至科員、分隊長、副大隊長等職務,從事消防工作已屆二十二年,期間無怨無悔奉獻付出。歷年搶救重大災害及冒險犯難救助人命,成功挽救21位民眾寶貴生命;此外,他在消防工作革新推行及承辦業務上成績卓越,負責行政院及內政部災害防救業務專案規劃與執行,締造縣政史上首見的全國性防災評比「雙料特優」紀錄,累計獲縣府大功獎勵7次。 戴紹恩表示,能獲得此次全國模範公務人員殊榮,是對他本人、金門縣消防局及縣府團隊的莫大肯定。他特別感謝消防局長呂英華及各級長官的提攜,也感謝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使他能全心投入消防工作。他強調,消防勤務的完成從來不是個人的功勞,而是團隊協作的成果;他感謝全體消防同仁與義消志工一路的支持與相挺,讓這份榮耀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晶。戴紹恩感性地表示,消防工作是一項神聖使命,每當119電話響起,就代表民眾需要即刻援助;每位消防人員都在第一線全力以赴,因為救的不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 消防局表示,戴紹恩此次獲獎的主要事蹟涵蓋救災勤務、行政革新與防災推動三大面向,充分展現消防專業與奉獻精神。在歷年救災勤務中,成功挽救21位民眾生命,包括疏散火警居民、跨橋救援落海釣客、運用空拍機協作與民間漁船協作救援金門大橋落海老翁,以及寒流中建功嶼礁石受困救援,多次獲民眾與家屬肯定,展現卓越其指揮與救援成效。 而在行政革新方面,戴紹恩建立大隊幕僚制度,健全指揮體系,明確分工與表單化作業,大幅提升救災效率;因應金門大橋通車後的新環境,首創金門大橋水域劃分六大救援區域,統一指揮語言與作業流程,規劃跨區聯防與即時支援機制,成功將大金門與烈嶼納入共同救災體系,讓金門大橋成為串聯大小金門的「生命之橋」。 在防災推動上,戴紹恩承辦內政部「災害防救深耕計畫」,爭取補助經費逾4,000萬元,用以培育專業人員與強化地方災防體系,計畫期間屢獲全國特優;承辦「行政院災防訪評」更連續蟬聯分組第一,締造金門縣史上首見的全國性防災評比「雙料特優」佳績,充分展現其在防災政策推動與體系建構上的卓越貢獻。 局長呂英華表示,戴紹恩自基層做起,22年如一日,內外勤資歷完整,勇於任事、任職皆能盡善盡美,此次獲獎實至名歸。 戴紹恩對局長呂英華的堅定推薦深表感謝,並期許自己在未來消防工作中更加努力,以不負長官期望。他強調,未來將持續強化團隊協作、跨單位整合及科技應用,深化防災教育,並將教育理論融入防災教學,積極推廣災時自救與平時防災理念,守護鄉親安全,持續精進專業與服務熱忱。
-
台金航線一票難求 陳玉珍邀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
台金航線機票過往在假日及連續假日期間,經常都是一票難求,對金門地區鄉親來說早習以為常。但今年下半年開始,台金航線機票連平日都呈現一票難求,引起鄉親抱怨連連,甚至有鄉親說需要凌晨五時就趕到機場登記候補。為此,立委陳玉珍特別召開協調會,邀請交通部、民航局及兩家民航公司業者一同開會,研議解決之道。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副局長方志文、空運管理組副組長戚培芳、科長邱美珍,交通部航政司專委、立榮航空經理吳怡芬以及華信航空經理魏子超等人出席該協調會。 經過近二小時的討論,會中達成五點共識:第一、114年古寧頭大捷紀念日連續假期,除現有加班機外,陳玉珍另要求10月24日台北飛金門及10月26日金門飛台北,華信航空應放大機型,增加運量以疏運往返旅客。第二、後續增加台金航線機位部分,立榮航空從11月7日起至12月31日,每週五、週六、週日、週一等4天,每天增加一架次台北金門來回航班(其中有4天因班機維修無法增班),華信航空則是從11月份開始,每天增加一架次台北金門來回航班,並於每週二中午增加一架次台北金門來回航班(加大機型),以增加運量。第三、研議金門航線保留座位予設籍金門之居民比例,由原本10%提升至30%,並自115年1月1日起實施。第四、研議3日以上的連續假期開放第一波訂位時,優先開放設籍金門的鄉親訂位。第五、研議設籍金門鄉親優先候補機制,如採優先候補2位設籍金門的居民後,再搭配候補一位非設籍金門旅客之可行性。 陳玉珍首先表達,保障離島居民往來交通權益是人民基本權利,政府不能視而不見。過往重大節日,鄉親訂位購票需搶票,還得限當日當班次使用,這些都忍受下來了,只要能夠順利返鄉團聚,一切都值得。但近期以來,連一般平日也是訂不到機位,已嚴重衝擊到鄉親返鄉交通基本權益。國內兩家航空公司有一家還是泛公股的航空公司,對於人民往來交通基本權益卻絲毫不重視,純然以商業考量,實讓人難以接受。因此,她透過此次協調會,希望交通部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徹底保障金門鄉親往返台金交通的基本權益。 交通部則表示,有關台金航線運量部分,已經協請兩家航空業者增加航班來因應。至於陳委員要求研議金門籍鄉親優先購票及優先候補機制等事項,民航局會帶回去儘速討論研究,若有結論會立即回報,以保障金門鄉親往返出行的權益。 陳玉珍提到,在兩岸觀光遲遲未開放前,很多想要前往大陸旅遊的臺灣旅客基於成本考量,會循小三通路線前往中國大陸各地旅遊,使得原本過往是台金航線淡季的時間也變成「淡季不淡」。對於這樣的情形,她希望兩家民航業者能夠重新評估,尤其十月份的國定假日今年起又增加「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往來旅客增加恐怕不是只有今年會發生。她要求民航局應與兩家民航業者及早協調溝通,不要讓明年此時又讓連平日都買不到機票的怪象再度發生,連帶影響到金門鄉親往返交通的基本權益。
-
金門電力退休人員協會舉辦重陽節聯誼餐會
重陽節將屆,金門縣電力退休人員協會舉行「重陽節聯誼餐會與電力宣導活動」,理事長李文選與退休老同事們歡聚一堂。副縣長李文良轉達縣長陳福海的賀節之意,感謝這群台電人為金門電力建設發展的貢獻。 聯誼活動在救國團金門青年活動中心舉行,金門縣電力退休人員協會理事長李文選和理監事、會務幹部歡迎退休人員一起敘舊聯誼;副縣長李文良、縣府教育處長黃雅芬、社會處長王茲繐、產業發展處科長楊恭俊、縣議會秘書室秘書陳崑福、金城鎮代會主席郭永隆、台電金門區營業處處長顏國俊、副處長魏小傑,台電塔山發電廠廠長李枝榮、台電電力工會第16分會代表陳河傑、台電電力工會第59分會常務理事陳從樹、台電除役及選址溝通中心金門溝通小組督導童才源等來賓到場表達賀節之意。 副縣長李文良指出,電力是關鍵基礎設施最重要的一環,電力深深影響民眾的生活與經濟發展。在金門經濟建設發展的同時,其背後是由一群台電員工,無時無刻、全心投入的付出,守護著穩定供電的電力環境。 李文良轉達縣長陳福海的祝福,感謝這一群台電老員工過去努力不懈、持續奉獻的工作精神,為金門電力建設奠下深厚基礎。李文良期望他們發揮退而不休的精神,提供智慧和經驗,繼續關心金門的發展,隨時提供建言,協助縣府策進各項施政作為,共創金門更美好的未來。 理事長李文選感謝各界來賓的參與,他指出,金門縣電力退休協會人員,大都先後任職於金門電力公司以及改併的台電公司金門區營業處,在公司努力打拚三、四十年後加入協會,敘舊聯誼。李文選表示,協會提供退休人員一個交流的平台,以聯繫退休人員、增進相互感情、加強互助合作、促進會員身心健康、協助電力事業發展為宗旨。 重陽節將屆,李文選代表協會關懷慰問年滿80歲以上會員,並贈送老協珍人蔘精,祝福身體健康。李文選表示,協會在重陽節前夕辦理慶重陽聯誼活動,除了敘舊聯誼,亦表達關懷及照護之情意。 協會另配合重陽節敬老舉辦電力業務宣導活動,李文選希望會員「一日為台電人,終身為台電人」,即便退休仍能對公司如往常般地關心及愛護,繼續協助公司推動電力設施宣導業務、揭露電業建設資訊,搭起社會溝通橋樑,並為凝聚資深年長會員持續對台電公司向心力。 餐會席間,李文選和老同事們話家常,聊著往事,李文選希望大家經常互動、相聚,讓退休生活更充實。這一群退休的台電人個個表示很開心參加此次活動,感謝協會用心辦理這次聚會,並滿心期待明年再相聚。
-
元極舞嘉年華匯同好 金門與國內外社團共切磋
金門體育會元極舞運動委員會受邀參加「台灣2025年第四屆創會會長盃元極舞嘉年華活動暨第十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吳明治主任委員偕同金門武舞協會理事長張金勝帶領金門元極舞夥伴前往台中市觀摩學習與交流元極舞運動,並「以舞會友」,透過彼此的交流,行銷金門觀光。 中華民國元極舞協會於日前在台中市清水國中舉辦「台灣2025年第四屆創會會長盃元極舞嘉年華活動暨第十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總會理事長廖美珠邀請全世界各元極舞協會及各縣市元極舞分會組隊參加。 金門元極人一行廿多人,在金門體育會元極舞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明治、金門武舞協會理事長張金勝(中華民國元極舞協會理事)帶領下前往台中市參加活動,共襄盛舉。吳明治指出,本次活動總會考量學員年歲漸長以健身即娛樂原則,採用嘉年華活動性質,藉由輕鬆、熟悉的元極舞音樂和元極同好一起在場中起舞,並在節目安排上,先以暖身、伸展等開始活絡四肢,進而進入主題感恩創會會長林榮昭老師親編創的舞集,再回到初始引進的元極舞,以及這些年來關照學員身心靈的養生舞集及小品。 本次活動在總會長開訓後各隊展開表演,包括,元極有愛、元極伸展操、金蓮浴武、金蓮昇華、金蓮初開(表演版)、金蓮普開(表演版)、元極扇養身操、和諧之光、九州同春、八福獻瑞(扇)、五運亨通(扇)、迎風嚮善(扇)、草山三部曲等舞曲,活動現場整齊劃一,畫面十分的壯觀。 吳明治表示,元極舞結合了舞蹈、音樂、氣功、醫學等,從舞者們的韻律以及伸展動作,讓舞蹈充滿了力量與美麗,也看到舞者個個容光煥發,臉上盡是散發著「健康」的光彩。 吳明治指出,全國各地的元極愛好者齊聚一堂,相互觀摩切磋,金門元極舞夥伴於會場充分展現金門團隊精神及特色,除觀摩學習與交流元極舞運動外,並「以舞會友」,透過彼此的交流,提升視野,增進情誼。吳明治說,有鑑於元極舞乃是一公益團體(如早年也曾捐助過金門救護車乙輛),參加的金門元極人亦響應公益行動,慷慨解囊,共同捐助近二萬元,為元極舞運動的推廣盡一分心力。 吳明治表示,此次金門夥伴於活動中與世界暨台灣各縣市元極人交流,行銷金門,邀約至金門觀光,大大提升會場參加人員參訪金門的興趣。她並強調元極舞「跳舞即是練功」,不分男女老少,也沒有年齡層的限制,只要有興趣都可參加;元極舞在金門推廣深根已廿多年,該會也積極辦理元極舞運動指導班,課程完全免費教學。她歡迎地區有興趣鄉親,不分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學習行列,希望元極舞帶給大家健康和充實的生活。
-
後浦搞什麼鬼今天登場 人、車請配合交通管制
眾所矚目的「2025後浦搞什麼鬼-萬聖節踩街嘉年華」即將在今(25)日熱鬧登場!金城鎮公所為舉辦這場充滿創意與趣味的變裝盛會,將於晚間18時至21時在金城鎮北鎮廟至中興路146巷口一帶舉行。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預估活動將湧入大量人潮與車潮,為確保道路行車順暢及民眾安全,將於活動周邊道路實施交通疏導管制,並呼籲所有參與民眾及行經該路段的駕駛人務必配合員警指揮。 金城分局表示,本次活動的交通管制措施分為三個主要時段進行: 首先,為進行活動場地布置及整理,從昨日19時起至25日(週六)24時止,在中興路146巷與民生路9巷口舞台前實施管制。 接著是眾所期待的「變裝踩街嘉年華」,將於今日18時30分至19時30分舉行(集結時間為17時50分至18時20分)。踩街路線從北鎮廟(舞台)出發,行經珠浦北路5巷、模範街、貞節牌坊、莒光路,再沿中興路返回北鎮廟(舞台)終點。活動期間,金城分局將針對踩街路線實施漸進式、移動性的交通管制,請駕駛人提前改道。 隨後進入「搞什麼鬼變裝走秀大賽」,時間為今日19時30分至21時,地點在中興路146巷與民生路9巷口舞台前,該區域將持續進行管制。 金城分局特別提醒,在活動期間,車輛(含汽機車)一律禁止進入會場,僅救護車及消防車等緊急車輛除外。此外,為了確保交通順暢與安全,活動周邊的道路轉彎處、路口皆禁止停放車輛,並嚴禁雙邊停放車輛。警方將加強違規停車取締,請民眾務必遵守規定,將車輛停放於管制區外的合法停車空間。 金城分局呼籲,萬聖節踩街活動是金城鎮年度盛事,請廣大鎮民及遊客共襄盛舉,並請用路人耐心配合現場員警的指揮引導。警方將全力投入交通疏導工作,確保活動圓滿順利,讓大家都能在安全、順暢的環境下享受一個充滿歡樂的萬聖節夜晚。活動相關資訊及交通疏導崗示意圖,請民眾留意金城鎮公所或金門縣警察局網站。
-
金大研討特殊生個別化支持計畫
為促進校內各單位間的團隊合作,並強化對特殊教育學生的支持,國立金門大學學務處舉辦「特殊教育學生個別化支持計畫聯繫討論會」。本次會議由學務長董燊主持,邀集各系主任、導師及資源教室教師,共同進行雙向溝通與意見交流。會議也邀請主任秘書、總務長、進修部主任以及圖書館館長出席。 會中指出,部分特殊教育學生因障礙特質,在學習歷程中可能面臨畢業困難,或畢業後專業能力未能完全銜接職場需求等挑戰。針對此議題,董燊學務長表示,學生的未來發展充滿變數,環境轉變亦可能促進正向適應。學校能做的,是在學生就學期間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與協助,協助學生發掘潛能、累積專業基礎。即使未來未必從事本科系專業工作,仍可投入相關產業或其他適性職場,延續其學習成果與能力發展。 董燊學務長進一步指出,每位學生皆具獨特性,無論在學習或校園生活的適應上,學校都應致力於提供一個適性發展、充滿關懷與接納的學習空間。透過各單位之間的緊密合作,讓學生能真切感受到來自校園的支持與陪伴,並有效實現其學習目標與發展潛能。
-
弘揚重陽敬老美德 烈嶼表揚模範老人
烈嶼鄉公所23日晚間舉辦114年模範老人表揚,鄉長洪若珊、鄉代會主席林長耕頒獎給14位模範老人。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秘書長張瑞心轉達縣長陳福海的賀節之意,並強調縣府將繼續強化社區與家庭的照顧服務,確保長輩們能獲得妥適的照顧。 表揚活動由鄉長洪若珊主持,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秘書長張瑞心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向所有長者表達賀節之意。鄉民代表會主席林長耕、副主席吳福全、鄉代表洪健中、方駿洋、林長征、洪雅明、林宜蘭、村長洪天南、羅天升、林建進、孫先雄、洪安慶、調解委員會主席洪麗治、陸軍烈嶼守備大隊大隊長李世偉、縣警局金城分局烈嶼分駐所所長李財利、烈嶼消防分隊分隊長李雲祥、烈嶼戶政所主任洪春暉、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鄉公所評審委員林長遠都到場向長者致意。 獲選烈嶼鄉114年度的模範老人包括:林湖村-林萬塔(縣)、施勝開(鄉)、洪萬屬(鄉)、羅泉水(鄉)。上岐村-洪淵國(鄉)、洪亞黎(鄉)、洪林燕(鄉)。上林村-陳延明(鄉)、陳林箱(鄉)。黃埔村-方天吉(縣)、洪金龍(鄉)、方星土(鄉)。西口村-林方烏栗(鄉)、蔡呂雹(鄉)。
-
科普列車環島 金鼎學童開拓視野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的2025臺灣環島科普列車,以一輛八節車廂之科普列車展開為期5天的環島行程。金鼎國小師生此次獲選為上車學校,在金門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翁克偉、主任李金譚及金鼎國小校長蔡玉羨的帶隊下,師生一行共28人由高雄站上車,屏東站下車。金鼎國小表示,很開心也很榮幸能參與其中,與孩子們展開豐富又有趣的科學之旅,相信科學的種子已在孩子的心中悄悄發芽。 金鼎國小表示,為了豐富這趟旅程,正式活動的前一天,師生一行人先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參觀,3D電影《太空新疆域》介紹當前太空科技的技術,讓孩子了解太空科技的最新思維與發展,烽火船說、奇幻國、職探任意門等展覽,也讓孩子透過不同的體驗,開拓視野與新知。 金鼎國小提到,活動當天,一早便到高雄火車站,先在高雄站體驗站點科普攤位,現場滿滿的人潮。參展單位很多,許多科普攤位是由高中及大學生設攤,實驗主題各有不同,透過說明示範後,孩子們再自行操作體驗。 金鼎國小表示,此次的重頭戲就是高雄站的開幕,環島科普列車的行進是一站接著一站,每站均有來自全國不同縣市的學校上車、下車。在高雄站要迎接的是來自台南站的上車學校,在與搭乘台南站至高雄站的參與學校交接後,便搭上科普列車前往屏東站,體驗車廂科普活動。在車廂內,帶孩子們進行科普實驗的是台南二中的大哥哥們,這次孩子們體驗的是旋風彈力球,大哥哥們會先說明原理,再讓孩子們實際體驗,從操作過程中,了解位能與動能,當列車抵達屏東站時,孩子們都覺得體驗時間太短,意猶未盡,「在火車上體驗科學,真是一段美妙的體驗!」學生們紛紛表示如果可以,希望明年還能夠有機會再參與此計畫。 校長蔡玉羨對於金門大學理工學院,每年爭取相關經費,推動科普計畫,讓地區孩子受惠,表達感謝之意。蔡校長也特別感謝翁克偉院長、李金譚主任、翁玉婷小姐活動過程中全程陪同。
-
城中詹紫涵奪全國地理知識賽銀牌 手繪地圖展現家鄉風味
金城國中詹紫涵同學在「第二十一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環境觀察暨手繪地圖組」全國決賽中脫穎而出,以作品〈金城異食地圖〉榮獲全國銀牌獎,展現結合理性與創意的地理觀察實力,為金門地區再添教育榮耀。本次競賽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導、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委員會主辦,是國內最具指標性的中小學地理競賽活動之一,吸引全台上百所學校、上千名學生參與角逐。 詹紫涵同學的作品〈金城異食地圖〉以金城鎮為主要觀察範圍,結合在地地理特徵與文化脈絡,透過手繪筆觸描繪出小鎮中各式異國料理店的分布樣貌。地圖中標示出空間位置與道路結構,更以色彩、符號與圖像記錄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呈現「地理觀察」與「生活體驗」的融合成果。作品充分展現了對地方的敏銳觀察力與空間資訊應用能力,讓人從一幅地圖中讀出金城鎮的異國風味與文化交流氣息。 指導老師陳慧萍表示,詹紫涵在創作過程中展現出極高的主動學習精神,從資料蒐集、實地觀察到版面設計,皆由學生親自完成。她指出,學生能將生活中常見的飲食現象轉化為地理議題,是學習地理教育「從生活出發」的最佳實踐,也凸顯出金門學生在地理素養與創意思考上的深厚基礎。 「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自創辦以來已邁入第21屆,是專為國中小學生設立的地理盛會。競賽內容與時俱進,強調從生活周遭的觀察出發,培養學生關心家鄉環境與全球議題的能力與態度。今年比賽主題聚焦「環境觀察暨手繪地圖」,參賽者須運用「國家底圖」或「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所提供的圖資為基礎,完成具創意與觀察深度的作品。主辦單位表示,本屆作品整體水準極高,評審團因此增加獲獎名額,以肯定學生們在測繪與空間資訊應用上的努力與創新。 詹紫涵以其細膩的繪圖技法與深刻的文化洞察力,讓〈金城異食地圖〉成為兼具美感與知識性的作品。作品展現金城鎮的地方特色,也讓地圖成為串連社區故事與文化記憶的載體。她以年輕的眼光重新詮釋金城,呈現出「小鎮中的世界風景」,讓人看見地方與全球文化的相互交織。 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表示,此次獲獎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呈現學校推動素養教育與跨領域學習的成果。未來學校將持續鼓勵學生將地理知識融入生活觀察,讓學習更貼近家鄉與世界。這面銀牌,象徵的不只是榮耀,更是一份從金門出發、觀察世界的年輕視野。
-
灣聲樂團跨海首度登島 秋夜樂聲掀起感動熱潮
灣聲樂團《臺灣行腳》系列首度跨海前進金門,23日晚間七點於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公開音樂會,吸引眾多樂迷與親子家庭共襄盛舉。這場「屬於金門的音樂之夜」,以弦樂為橋樑,讓民眾在秋夜中近距離感受古典音樂的溫度與能量,現場座無虛席、掌聲不斷。 這是灣聲樂團自2017年成立以來,首次登上外島舉辦《臺灣行腳》系列活動。樂團於10月21日至25日展開「金門行腳」行程,結合校園巡演、社區互動及地景快閃演出,落實「音樂走進人群」的理念。音樂總監李哲藝表示:「如果沒有人走向音樂廳,就讓音樂走向人群。這次能把音樂帶到金門,意義非凡。」 音樂會當晚,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親臨現場,與眾多學音樂的學生及在地鄉親共同欣賞演出。樂團以多首改編自臺灣民謠與本土旋律的曲目為主軸,融合弦樂細膩的層次與節奏張力,勾勒出專屬於金門的音樂風景。 灣聲樂團為臺灣少數自籌經營的專業職業樂團,秉持「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核心精神,每年自發舉辦全公益的《臺灣行腳》系列,深入全臺校園與社區推廣古典音樂教育。過去足跡遍及花蓮山區、嘉義農村與澎湖海島,透過「行動音樂廳」形式,讓偏鄉孩子第一次親耳聽見弦樂現場的震撼。 今年秋天,這份「讓音樂無所不在」的信念跨越臺灣海峽,延伸至金門。行腳期間,樂團走入古寧國小、烈嶼、金沙、金湖與金城等校園,帶領學童以聆聽、節奏與互動方式親近音樂;並造訪福田家園共享旋律的溫暖與力量。 此外,樂團還以快閃形式讓金門重要地景響起悠揚樂音。北山播音牆、瓊林保護廟戲台與金門總兵署皆化為臨時舞台,當弦樂在古蹟之間流淌,歷史與現代交織成獨特的文化畫面,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李哲藝感謝金門縣文化局的大力支持,讓這場跨海音樂旅程順利成行。此次為灣聲樂團第十四季行腳音樂會,總監開場致詞時強調:「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我們希望讓臺灣最美的聲音與文化在世界各地迴響。」 灣聲樂團此次「金門行腳」展現專業音樂團隊的社會責任,以行動實踐文化平權的精神。透過音樂串起城鄉與島嶼之間的距離,讓金門化作音符飄揚的舞台,也為金門的秋夜留下最動人的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