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石曉楓文學人的臨界之旅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
點閱率:3,290
字型大小:

 「期許學弟們也能以學習為樂,確立自我目標,勇敢向前邁進。只要步履踏實,追求自己所嚮往的生活,終有一天必能抵達夢想。」
石曉楓寫在二○一○年第五屆「金門高中傑出校友‧學術科技類」的得獎感言。
遲至「五二○」金中校慶前一天,石曉楓才自《鄉訊》知道與本質都是「很文學」的陳慶瀚,竟同列「學術科技類」傑出校友榜內,但她因排定的課程走不開,無法與陳慶瀚同行回母校領獎,「請代向陳慶瀚傳達,二十年前他請我在金門看了一部《羅丹與卡蜜爾》的電影,回台後又寄來一冊《羅丹藝術論》相贈,至今感念在心呢。」
石曉楓,這位與陳慶瀚都在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領域,表現亮眼的金門才女、氣質美女,究竟該如何定位她?
石曉楓,一九六九年五月十日出生於金門金城鎮後浦北門浯江街,父石永川、母吳秀錦,父母育有一子三女:建熙與曉楓、曉娉、曉薇。金門的求學歷程,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一九八七年金中畢業,赴台考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再留校從碩士唸到博士,當過台北市立忠孝國民中學教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副教授。
在學術研究上,石曉楓專長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於台灣師大大學部及研究所開設「現代文學史」、「新文藝及習作」、「現代小說選」、「青少年文學」、「成長小說專題研究」、「當代大陸小說專題研究」等相關課程,學術著作有《階梯作文2》、《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研究成果亦屢獲文建會現代文學研究獎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獎勵;二○○七至二○○八年,赴韓國首爾外國語大學校擔任交換教授。
在文學創作上,分別以新詩〈囚犯〉、極短篇〈夢與垃圾〉、散文〈是你為我點了燈〉及〈徬徨手記〉獲師大文學獎,以小說〈童話王國─寸寸陷落〉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以散文〈尋找潘彼得〉獲梁實秋文學獎,以散文〈在憂鬱的陽光裡,穿行〉及〈影像誌〉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以〈臨界之旅〉獲華航旅行文學獎; 著有散文集《臨界之旅》;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對她的評價是「石曉楓創作文類以論述及散文為主。散文涉及範圍廣泛,以異鄉旅遊經驗,對照故鄉生活記憶,從中書寫對於親人、地理的憶念及感懷,或以生活事件的速寫,以種種媒介或議題,扣問時空的秘密與隱痛」。
二○○六年,石曉楓出版了散文集《臨界之旅》,卷一 的《他鄉‧故鄉〉,收錄了篇〈金城生活地圖〉,勾微出一段成長記憶,「我們該出發了,沿著青少年時期唸過的學校一路行去,中正國小,約需三分鐘;金門高中,約需六分鐘;金城國中,約需九分鐘,我可以一路跟你聊聊讀書時代的榮耀、糗事,以及種種荳蔻年華的微妙情愫,這些,哪能濃縮在十分鐘的匆匆行腳裡呢?」而,就是這不長不短的路途影響了她的文學,中正國小時是陳為學帶領的資優班一員,作品常見刊《金門日報‧兒童園地》;金城國中時受到學長學姐扎過根的「城中文藝社」餘韻感染;金門高中時有黃書文、洪春柳的文藝鑑賞與創作引領。
離開金中二十餘年後,石曉楓寫出:「個人一直以『金門高中畢業校友』的身分為榮,也始終懷念高中時期認真教學的師長、真誠相待的同學以及優質正常的教學環境。能夠在無壓力狀態下自由學習,真是學生時代最珍貴而難忘的體驗」。
石曉楓,文學人的「臨界之旅」,遨遊出一片繁花盛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