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挫折中奮起高市經發局科長─呂德育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325
字型大小: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東村
現住地:高雄市三民區
學 歷:柏村國小,金湖國中,金城國中,金門高中,政治作戰學校,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
經 歷:美和科技大學兼任講師,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工業輔導科科長

您或許會對經濟發展局的業務性質感到好奇,究竟它所職司的領域有哪些?現任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工業輔導科科長呂德育告訴我們,該單位所負責的範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塊,分別是產業規劃與輔導、中小企業服務與輔導及工業和製造業之管理與輔導;這其中的規劃可以涵蓋行政、登記和管理等等事項。總的來說,牽涉的領域及於工、商、農、林、牧和公、民營公用事業等等範疇,在其更名之前的名稱即是「建設局」。
 關於當下服務單位的份內工作,他表示很多工作還是都在學習;然而對於「份內工作」,他卻都能隨手拈來、侃侃而談,也可以想見他在相關場合報告時所展現的肯定架勢十足。
 呂德育首先提到有關他負責執行的高雄市屠宰場裁撤和委託民營的案例。他說,高雄市肉品需求每日約2400頭,屠宰場於裁撤前每日屠宰量約800頭,且相對提供的服務機制太差,過去每年都得虧損8000多萬,83-89年間總共虧損5億9800萬。在決定裁撤初始,首先面臨的是體制內的抗拒--肉商的抗爭以及民意機關與行政機關的衝突,緊接著是人員安置、肉商輔導和食品衛生的控制,每個難題環環相扣都得賴「政策明確」,才能由下而上、循序漸進,從而達到肉商、民意機關和行政機關三贏的目標。他強調,高雄市屠宰場裁撤後業務委託外包,不僅精簡人力八十人且每年節省市庫八千萬元的負擔,肉商經輔導成立高雄肉品屠宰股份有限公司,除了私宰逐步減少而消弭於無形,肉類品質也獲得了管控。由於政策明確,落實到位,此案終又贏得90年市政府委託民營案年度評比第二名。針對此案呂德育認為,公務員應先做好政策說明,才能通過「論證」的台階醞釀政策的形成,也就是要以政策說明來化解阻力,形成共識。
 談到將鹽埕區北斗街攤販遷至左營組成龍華公有零售市場一案。呂德育說,處理這個案子的時候(84-85年)他還是七職等的股長,當時鑑於北斗街佔用道路營生的集中場攤販(或稱「中央攤販場」)在發生火災時經常影響救火車的出入和搶救,又因為這些攤販屬被動性群體,而且有著牢不可破的地域性觀念,他便採取「以戰止戰」的策略,主動與中央攤販群夥協商,並告知市府欲將他們遷走的政策即將成型。由於策略成功,這些中央攤販便自發組織前來市府表示願意配合拆遷。接下來的談判重點則是--遷往哪裡?由於恰好前有台中可以防西曬與適度降溫的挑高市場模式,在市府攤出多項市場用地時,北斗街的中央攤販大多選擇了龍華市場,於是此一拆遷終告拍板定案。
 龍華市場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南端新上里,舊稱為凹仔底,於民國86年7月隆重開幕。當初設立除主要在於收容北斗街的中央攤販外,另又加上左營區軍校路攤販集中場及高雄市其他轄區少數攤販,共同組織成立龍華公有零售市場,後來該市場於89年度還曾經榮獲經濟部甄選為示範市場。對於該市場的選地模式,呂德育表示攤販心中泰半只想營利,如果政府在設計置樓時不能顧及他們的想法,那麼通常最後就會變成蚊子館。另外,他也認為政策的擬訂和執行「不在位階到哪,端看有無心思做事」;他指出,在他執行後一案子的時候,也曾有些負面的耳語傳出,但他任勞任怨、任誹任謗,「時間可以證明其中並無任何個人利益存在」。
 除此之外,在他手頭上經辦的分別還有84-85年執行高雄市青年路攤販遷移案,達成還路於民的目標;92年取締地下油品,經中央核定為特優績效機關;94年解決懸宕七年的旗津海岸公園內漁船停泊地遷移補償案;94年起陸續完成蓮池潭第2-3期整建工程、金獅湖第2期整建工程及壽山動物園第1期工程;97年策劃和執行大智市場拆除案;98-99年督導完成大高雄經濟白皮書、高雄產經情勢分析與ECFA對大高雄產業的影響評估等等案子,目前他正從事辦理100年高雄地區產業政策之研析及政策規劃。
 訪談之前,筆者針對呂德育略微作了一些功課,側面得知他年少失怙,最近也曾經歷過一場大病。呂德育在國一的時候,父親出海捕魚不幸失蹤,偏偏屋漏竟逢連夜雨,他的母親也在隔年相繼往生,因此呂德育的青少年時期是在孤兒院度過的,也因此他在高中畢業後便選擇了軍校就讀。回憶起這段過往,呂德育極為感慨,間斷了幾秒鐘才開了口:「從道義導向來說吧……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給自己設限,人生可以寬廣得有著充滿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現在,他和金沙鎮山西村籍的妻子,以及一對兒女共組了一個美滿的家庭。
 近些日子,呂德育因心臟問題動過兩次心瓣膜置換手術,這場病讓他的人生觀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提及,第一次動手術時心裡只有狐疑:「怎麼這麼倒霉?」當需要再動第二次手術時,他心裡則只想「還好只有我」,因為慶幸家族中只有他唯一動過兩次刀。兩次手術之後,呂德育感念世事無常,對事情看開了許多,據悉曾經他也桀驁不馴、自視甚高,現在他待人接物已經極為隨和。
 而在談到病況的同時,呂德育也不禁對故鄉的老人醫療提出了些善意的建言,他說老人家大多諱疾忌醫,也很少會主動走出家戶,以金酒的創收除了送餐、定期健檢之外,應該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將送餐和休閒活動的空間積極拉到各村里宗祠和老人會館等等;他也提到有些或許是老人社會福利的困境,但無論如何應該「許老人家一個有尊嚴的生活環境」。
此外,對於觀光旅遊局和導覽志工應該如何推廣金門的觀光事業,他在閒話家常中也寄以高度的期待。言談之間,反映了遊子對遠方家鄉的萬般關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