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10月份「縣長與鄉親有約」活動 與鄉親零距離交流 讓縣府行政更貼近民眾需求為落實開放政府理念、強化為民服務效能,金門縣政府於昨(31)日下午在縣府大禮堂舉辦「10月份縣長與鄉親有約」活動。縣長陳福海親率縣府各局處主管出席,與鄉親面對面交流、傾聽陳情,現場氣氛熱絡溫馨。此次活動不僅是廣納民意、回應關切的重要平台,更展現縣府「傾聽民意、迅速回應」的施政決心,讓鄉親切實感受到「以民為本」的行政溫度與效率。 活動於下午3時展開,鄉親們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依序報到、填寫「服務摘要表」,縣府團隊則依個案性質引導至相關局處,由主管或承辦人員親自受理。整體流程流暢有序,獲得鄉親高度肯定,不少民眾直言:「講得出、有人聽、有回應」,充分體現開放政府與民眾參與的精神。 在活動現場,縣長陳福海親自聆聽每位鄉親的意見,耐心了解具體需求,並即時指示相關局處首長協助處理。多位鄉親表示,這樣「零距離」的互動方式,讓政府形象更親民,能真正感受到縣府用心傾聽、積極作為的誠意。 以人民為施政基石 政策滾動調整貼近民意 縣長陳福海指出,「縣長與鄉親有約」是縣府推動開放政府、深化民眾參與的重要政策平台。縣政推動必須依賴民眾的回饋與參與,唯有政府與人民形成良性的對話循環,施政方向才能真正符合基層需求,達到「以民意為出發點」的施政目標。而且縣府透過此類面對面活動,第一時間掌握民意、了解民情,進而滾動式調整政策方向,讓行政行動更貼近需求、精準回應期待。 陳縣長強調,鄉親願意親自到場陳情,代表對公共事務的關心與信任。縣府團隊應以積極、面對面的方式協助解決問題,而非僅以書面或公文往返應付。他坦言,部分案件仍存在「公文式回覆」現象,容易讓民眾感受不到行政溫度。 陳縣長明確指示,未來陳情案件後續溝通應由副處長以上主管負責,並可靈活運用多元方式,如主動致電陳情人、邀請至縣府面談,甚至下鄉拜訪說明,務必讓問題在溝通中獲得具體進展,而非陷於行政程序的往復。他強調,「能現場解決的,就不必等公文;能主動關心的,就不讓鄉親再跑第二趟。」 在活動中,縣長陳福海提醒縣府團隊,公務體系除依法行政,更應以智慧與同理心為核心。他語重心長地說:「政治多兩個字,就在智慧。」真正的智慧,不僅是行政技巧,更在於能否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 陳縣長期勉各局處在面對民眾時,應理解鄉親的立場與困境,透過溝通取代僵化回覆,以對話化解誤會、以行動贏得信任。他進一步指出,「依法行政」是政府的基本原則,但若法規未明確禁止,縣府應勇於協助、主動作為;然而,絕不可為便民而違法。他強調,「親民不是隨意,貼心不等於違法,智慧服務才是現代政府的價值。」 此外,陳縣長期許秘書、參議等幕僚單位能發揮協調整合功能,協助跨局處合作,形成「整體施政、團隊服務」的新文化,全面提升行政效能與民眾滿意度。 針對涉及土地權益、交換或法規爭議等複雜案件,陳縣長指出,現場陳述後仍需依規帶回研議,依法審查並妥為說明,避免誤解與爭議。他表示,能幫的就積極推動,不能幫的也要委婉說明,讓民眾理解行政程序的必要性。陳縣長期盼縣府團隊持續精進溝通技巧,讓政府更有人味、更具包容性,打造友善、貼心的公共服務環境。 建立案件追蹤機制 提升行政透明度 根據縣府民政處統計,此次「縣長與鄉親有約」活動共受理12件陳情,分別涉及地政2件、城鄉發展3件、觀光1件、環保1件、產業發展2件、工務2件及政風1件。內容涵蓋土地鑑界協助、道路拓寬及交換、觀光補助核撥疑義、自然村建屋容積與停車空間問題、太陽能業務申請及除草設備改善等,議題橫跨多項民生面向。 民政處表示,縣府對陳情案件採「即時回覆、持續追蹤」雙軌制。除現場即時答覆外,會後由各業管單位以正式公文回覆,並列管於「案件追蹤管理系統」中,由縣府專案督辦,確保每件陳情均有具體處理結果。這項制度化管理機制,不僅提升行政透明度與責任感,更展現縣府積極落實「責任治理、效率為民」的施政精神。 
- 
        
                      推動資訊平權環境 縣府舉辦易讀概念工作坊為促進友善資訊傳遞,落實資訊平權理念,金門縣政府日前在金城綜合社會福利館舉辦「易讀概念認知與推廣暨實作工作坊」。課程邀請易讀推廣專家李英琪講師及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職能治療師王方伶擔任講師,透過專業講解與實作練習,帶領學員深入認識易讀理念與應用方式。 該課程吸引縣府各相關局處同仁、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及警政、衛政單位代表共19人參與。課堂中講師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將艱澀難懂的文字內容轉化為清楚、簡潔的語句與圖片,讓資訊能被更多人理解。現場學員踴躍提問、互動熱絡。 社會處長王茲繐致詞時表示,「易讀」是一種讓資訊更容易被理解的服務形式,能協助智能障礙者、失智長者及有讀寫困難的民眾獲得公共資訊,保障其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她強調,推廣易讀不僅是提升行政服務品質的關鍵步驟,更是邁向資訊平權的重要實踐。 課程內容包括易讀概念與推廣介紹、編譯原則解析、實例分享及實作練習,並探討如何與心智障礙者共同編製易讀資料,讓參與者能實際體驗從內容轉換到設計的全過程,進而應用於日後的公部門文件與社會服務中。 縣府表示,期盼透過此次工作坊,強化同仁及專業人員對易讀理念的認識與實務操作能力,未來將持續推廣易讀應用,將友善資訊融入行政流程與公共服務體系,讓金門成為資訊可近、溝通無礙的共融社會。 
- 
        
                      陪伴鄉親與見證歲月 金門日報歡慶60週年金門日報社昨(31)日歡慶創刊60週年,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社慶活動,並頒獎表揚資深績優員工,肯定金門日報多年來陪伴鄉親、傳遞資訊、記錄金門發展的重要角色,期勉報社持續推動數位化轉型,為讀者帶來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金門日報今年迎來創刊60週年,社方特別舉辦系列慶祝活動,上午安排全體員工至植物園參加環境教育研習,象徵對環境永續與教育扎根的重視;中午則於紅龍餐廳舉行社慶餐會,歷任社長、退休前輩與全體同仁歡聚一堂,場面溫馨熱鬧,象徵金門報業薪火相傳的深厚情誼。 副縣長李文良、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縣議員董森堡、縣府秘書蔡湛成、文化局長陳榮昌、觀光處副處長何桂泉、觀光處城市行銷科長陳明伶、報社產業工會理事長陳德鵬等貴賓到場祝賀,並與報社團隊一同切下象徵嶄新里程碑的生日蛋糕。 李文良頒獎表揚資深員工:許績鴻(服務年資45年)、蕭宗宇(服務年資45年)、陳詩平(服務年資45年)、蔡清琦(服務年資45年)、陳曉琳(服務年資40年)、陳麗娜(服務年資40年)、許加泰(服務年資35年),肯定他們對報社的付出與用心,並讓報社發展越來越好。 李文良致詞表示,金門日報從軍方刊物一路走來,發展為在地重要媒體,是許多金門人情感與記憶的一部分。金門日報肩負提供在地新聞、反映民意、協助政府宣導政策等重要任務,同時以社論為公共議題提供建言,並透過學生園地培育文學新芽,積極推動版面革新與數位轉型,成為金門社會重要知識與資訊平台。 副議長歐陽儀雄致詞時表示,金門日報陪伴地方成長,見證時代變遷,他表示自己對報社深具情感,能在重要里程碑與報社同仁共同慶祝深感榮幸;未來若報社有任何需求,他將全力支持。歐陽儀雄並祝賀金門日報生日快樂。 縣議員董森堡表示,面對現今媒體環境變化,無論報社未來發展方向為何,最重要的是保障員工權益。他期許金門日報秉持初心,並能突破創新,為讀者創造更有價值的媒體內容。 本報社長陳欽進開心祝賀報社生日快樂。陳欽進表示,看到許多退休前輩特地回來參與社慶,深受感動;報社能有今日的基礎,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新聞工作者的努力與堅持。他指出,金門日報不只是一份報紙,更是金門的溫度、地方共同呼吸的聲音;若金門日報不在,金門便會少了一份連結與情感。他感謝所有同仁及前輩的付出,並誠摯祝福報社生日快樂,期許未來持續守護金門、陪伴讀者走過下一個60年。 
- 
        
                      高市金同會重陽慰問 弘揚敬老孝親美德九九重陽節敬老情深,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於重陽節當天舉辦「重陽節敬老慰問活動」,由理事長楊維居親率常務監事楊美雪、理事許麗芳、總幹事楊忠良等幹部組成慰問團,親自前往高雄市各區,探訪85歲以上的金門鄉親耆老,包括王炳川、楊昂成、王金鎗、蔡水池等人,表達誠摯的敬意與祝福。 慰問團特別準備金門58度紀念酒、金門長壽麵線及慰問金各一份,逐戶親送到長輩手中,傳達同鄉會的關懷與祝賀之情。理事長楊維居表示,活動不僅是節慶慰問,更希望藉此強化同鄉之間的情誼,關懷長輩生活狀況與健康情形,讓旅台鄉親感受溫馨與歸屬。 活動中,92歲的耆老王炳川憶述當年同鄉會成立的艱辛過程。他表示,在戰地政務時期,許多金門人為求生活離鄉背井到台灣發展,先賢們為凝聚鄉誼,特地搭「開口笑」回金門向浯島城隍爺擲筊請示,最後成功分香至高雄同鄉會館四樓安座。王炳川感念金門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鼎力支持,使高雄浯島城隍爺成為旅台金門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庇佑鄉親安居樂業。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理事長楊維居強調,長輩是金門鄉親最珍貴的寶藏,他們的智慧與人生歷練,都是後輩的典範與驕傲。為延伸關懷據點功能,該會特別與江西里辦公室合作,在會館二樓成立「社區關懷據點」,提供長輩每週定期參與樂齡運動與靜態課程,如禪繞畫、彩線編織及卡啦OK歡唱等活動,不僅促進身心健康,還能增進長者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旅台金門人共享快樂、延緩老化的重要場所。 此外,活動當天亦有政大臺史所碩士班學生陳孝東、台師大臺史所碩士班學生陳棣兩位青年學者來到會館,進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尋找金門感度地圖」計畫專訪。他們透過耆老口述歷史,記錄昔日旅台鄉親搭乘「開口笑」往返高雄十三號碼頭與金門新頭碼頭的艱辛往事,以及軍方物資運補的歷史記憶。 楊維居表示,這些珍貴的故事與歷史見證,不僅體現金門人堅毅不拔的精神,也讓後輩深刻體會敬老、傳承與感恩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未來將持續關懷長者生活,弘揚敬老孝親美德,讓旅台鄉親的情誼代代相傳,福壽安康,喜樂長春。 
- 
        
                      西半島空氣瀰漫惡臭 因農民未落實施肥覆土針對10月30日晚間西半島地區出現空氣異味情形,金門縣環保局接獲民眾陳情後,第一時間立即派員前往查證,循著風向與臭味來源進行溯源追查,最終在環島北路靠近后盤山一帶發現異味主因,為一名蔡姓農戶當日下午於農地施用禽畜糞堆肥後,未即時進行翻堆覆土所致。 環保局表示,自10月30日下午起,陸續有民眾反映后盤山、頂堡一帶,甚至金城市區內,都可聞到類似雞糞尿般的惡臭味道,持續時間長且影響廣泛。環保局晚間8時許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依照當時的風向展開調查,最終在后盤山附近農地查獲臭氣來源,並發現現場仍有多袋尚未使用的太空包肥料,農地上亦可見未完全覆蓋的零星肥料堆。由於天色已晚,環保局除即刻以電話通知農政單位協助外,另要求該農戶於隔日儘速完成覆土作業,以防止惡臭持續擴散。 昨(31)日上午8時,環保局再次派員前往追蹤確認,現場農戶正操作農耕機具進行覆土。環保局除要求加速作業外,並再次明確提醒農民,施肥與覆土作業應同步進行或縮短間隔時間,且每日應確實覆土完畢,以降低臭氣擴散對周遭居民的影響。 環保局指出,該案影響範圍廣泛,且涉案農戶過去已有違規紀錄,將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相關規定進行裁罰。根據現場查驗的太空包標示,該批肥料雖為具合法登記證號的禽畜糞堆肥產品,但仍散發出強烈異味,與一般完全腐熟、應帶有泥土氣味、無惡臭或氨味的堆肥品質不符。環保局研判,問題可能出在堆肥腐熟度不足或保存不當,導致使用後臭味明顯逸散。 環保局除已通報農政單位外,另建議應加強源頭管理,於農戶施肥前即進場查核肥料品質,必要時應向農業部農糧署反映,要求中央定期查核禽畜糞堆肥製造業者,確保產品品質符合使用標準。唯有從源頭控管,才能有效減少類似惡臭事件的發生。 環保局說,過往農業施肥造成的空氣異味事件,多起因於農民使用未完全腐熟或不合格的堆肥產品,或施用後未落實覆土所導致。此類行為不僅影響周遭居民生活品質,還違反空污防制相關規範。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2條第1項及第67條規定,違者可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環保局強調,為維護金門良好的居住與農業環境,農民應確實遵守施肥規範,勿心存僥倖,並依規落實翻堆與覆土作業,共同維護空氣品質。環保局呼籲鄉親持續協助監督,若發現異味擴散或疑似污染行為,請即時撥打環保局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反映,讓縣府與居民攜手守護金門清新宜居的生活環境。 
- 
        
                      金城烈嶼警政團隊新氣象 簡鴻源、詹前宣接掌重任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於昨日分別舉行「金城派出所」與「烈嶼分駐所」新任所長布達典禮,由分局長朱政憲主持,簡鴻源警務員接任金城派出所所長、詹前宣警務員接任烈嶼分駐所所長。兩位新任所長的接棒,象徵金城與烈嶼警政團隊再啟新局,將持續深化社區警政、強化治安維護與便民服務,守護地方安全與民眾福祉。 金城派出所長布達典禮於上午10時舉行,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議員石永城、唐麗輝、董森堡等轄區議員均親臨觀禮,金城鎮長李誠智、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副主席蘇碧浯及多位代表、里長與地方仕紳踴躍出席,其中金城鎮8位里長全員到齊,場面熱烈,展現對警政工作的高度支持與肯定。 烈嶼分駐所布達典禮於上午11時舉行,轄區議員洪鴻斌、洪成發、烈嶼鄉長洪若珊、代表會主席林長耕及各代表、村長,以及烈嶼守備大隊副大隊長、海巡署友軍單位代表、烈嶼義交分隊長林德續、義警分隊長蔡金爵等協勤民力幹部到場觀禮,充分展現公務與民力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地方治安的良好精神。 朱政憲分局長在典禮中表示,感謝前任金城派出所所長楊文寧與烈嶼分駐所所長李財利任內的辛勞與奉獻,積極維護轄區治安與交通安全、為民服務不遺餘力,為地方警政奠下堅實基礎。他並肯定兩位新任所長資歷完整、經驗豐富,期勉他們延續警察團隊的優良傳統,秉持「以民為本」的服務精神,深化社區警政、傾聽民意需求,打造更安心、更有感的警察服務。 新任金城派出所所長簡鴻源,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警佐班第39期第1類,歷任偵查佐、金湖分局巡官、金湖派出所副所長、金沙分駐所所長及警察局警務員等職,熟悉地方事務、基層經驗扎實,工作表現深獲長官與同仁肯定。而新任烈嶼分駐所所長詹前宣為中央警察大學警佐班第44期第1類結業,曾任偵查佐、巡官、金城派出所副所長等職務,作風踏實、待人誠懇,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與領導能力,深受同仁信賴。 朱政憲分局長表示,金城與烈嶼轄區兼具繁忙交通與社區特色,治安與交通任務艱鉅。他期勉兩位新任所長發揮專業與團隊精神,帶領所內同仁持續強化治安防護網、維持交通順暢、精進便民服務,讓居民切實感受警察的用心與努力。他並強調:「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呼籲地方賢達與意見領袖持續給予指導與支持,共同打造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 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也於致詞中表示,警察是地方安全的守護者,責任重大、使命崇高。他期勉新任所長秉持為民服務的初心,善盡警察職責,愛護人民、守護家園,延續前任所長的良好基礎,讓警政工作更上層樓。 烈嶼鄉長洪若珊則感謝前任李財利所長任內對地方警政的貢獻,並祝福新任所長詹前宣延續「有感警政」的理念,深化分駐所與鄉公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攜手為烈嶼鄉的治安與交通安全努力。她也表示,烈嶼地區幅員雖小,卻肩負重要防務與民生任務,期盼新任所長能帶領團隊持續強化警民聯繫,讓鄉親更有安全感與信任感。 朱政憲分局長勉勵分局全體同仁,警察工作雖辛勞卻光榮,這是一份「行善積德、服務社會」的志業,期盼大家秉持熱忱與專業精神,持續提升警政效能,共同營造安居樂業的金門。分局長並再次感謝各界長官、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長期支持與鼓勵,祝福新任所長簡鴻源與詹前宣在新職上發揮所長,帶領團隊展現新氣象,讓金城與烈嶼兩地的警政工作更上一層樓。 金城分局表示,未來在兩位新任所長的帶領下,將持續強化轄區治安維護與交通管理,落實各項便民服務措施,並與地方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安全、祥和的生活環境,讓金門鄉親「看得見警察、感受得到服務」。 
- 
        
                      金寧鄉代會圓滿閉會 通過3提案金寧鄉民代表會第13屆第14次臨時會圓滿閉會,由主席黃文欣主持,副主席楊水信、鄉代表李俊龍、陳孝融、辛愛華、莊振源、陳尤莉、陳秀金、翁明惠等人出席,鄉公所由鄉長楊忠俊率各課室主管列席,會中通過三項關於建設類提案。 在此次的臨時會中,通過三項關於建設類提案。案一由黃文欣主席所提「湖下雙忠廟前施作拱門壹座,以連結兩座文化彩繪牆」。提案內容說明:湖下雙忠廟前現有景觀彩繪牆面兩座,內容深具當地文化特色,且為金寧鄉唯一文化景觀牆,具觀光及打卡據點價值。縣長曾提及,地方建設應結合在地文化特色,方能突顯在地文化意義,並彰顯其特色。為了整體美觀連結,請再施作拱門壹座,連結兩座文化彩繪牆,使其能達到在地文化特色效果。經與會代表決議「通過」。 第二項提案由黃文欣主席所提「湖下46-6號周邊汙水管道維護案」。提案內容說明:民眾反映湖下46-6號汙水管路施工有問題,一到下雨,汙水管路會有雨水溢流,請公所協助施作或陳報縣府協助辦理。經與會代表決議「通過」。 案三同樣由黃文欣主席所提「伯玉路一段236-1至236-5號施作汙水案」。提案內容說明:民眾反映伯玉路一段236-1至236-5號多年以來皆未施作汙水管路,附近幾公尺的集合住宅(236巷1弄)早已施作完成,但卻遲遲未能施做至伯玉路一段236-1至236-5號,為符合公平原則,請公所協助施作或陳報縣府協助辦理。經與會代表決議「通過」。 另外,鄉公所提「行政村鄰整編」一案,經與會代表討論,請公所將條件重新整理檢視後,再重新送至代表會審議。 
- 
        
                      金中學子萬聖節變裝送暖 手作禮物傳愛城幼與中正為增進幼兒與學童的節慶體驗與社區交流,金門高中家政課師生攜手金城幼兒園及中正國小,舉辦一場充滿創意與溫馨的「萬聖節傳愛活動」。活動中,高中生們化身為各式萬聖節角色,親手製作禮物並帶著滿滿的熱情,將節慶歡樂與愛心送進校園,讓大小朋友都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 當日,由金門高中家政課楊佳佳老師指導、二年級六個班的學生共同參與,特別準備了300多份立體拼豆鑰匙圈與應景食物。首先登場的是金城幼兒園的活動現場,來自202班的哥哥姐姐們穿著吸睛的萬聖節變裝,化身成南瓜怪、女巫、小吸血鬼等角色,親自將精心製作的小禮物送給幼兒園的孩子們。孩子們在驚喜與笑聲中接過禮物,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現場氣氛熱鬧又溫馨。 金城幼兒園保育組長楊真妮表示,此次活動是特別配合高中家政課學生的社區實作課程所規劃,希望藉由節慶活動增進幼兒對文化節日的理解與體驗,讓青年學生能實際參與社區互動、培養關懷他人的態度。城幼園長洪瑞陽則指出,萬聖節除了變裝與娛樂,也蘊含生命教育意義。透過哥哥姊姊與幼兒的互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勇敢面對未知,在溫暖氛圍中體會分享與感恩的精神。 活動現場,高中生們展現滿滿創意與愛心,與幼兒們玩遊戲、合影留念,笑聲此起彼落。高二學生林芷曈分享說:「今年的萬聖節特別有意義,我們親手製作立體拼豆鑰匙圈,送給金城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看到他們開心的樣子,讓我更確定自己想走幼教這條路。」這句樸實的心聲,展現了活動在青年學子心中播下的教育與愛的種子。 除金城幼兒園外,家政課師生將愛延伸至中正國小,準備了300多份應景食物,送至各班級分享節慶喜悅。高中生們換上創意變裝,將美味與祝福一同送給小學生們,教室裡洋溢著節慶的熱鬧氛圍。許多小朋友興奮地表示,這樣的驚喜讓他們「又開心又感動」,更期待明年的萬聖節。 楊佳佳老師表示,家政課是學習生活技能,重視關懷教育與社會實踐。學生們從設計、製作到分送禮物的過程,體會到付出與分享的價值,學習到團隊合作與溝通的重要。此次活動結合節慶教育與社區互動,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在行動中成長。 金門高中與地方學校的這場跨校合作,為金門城區注入濃厚的節慶氣氛,展現教育向社區延伸的溫度。從幼兒園到國小,從課堂到社區,一份份手作禮物、一張張笑臉,串起彼此之間的情感連結。這個萬聖節,不只是歡樂的變裝派對,更是一次關於愛、勇氣與教育溫度的實踐。 
- 
        
                      熱血傳愛助醫療 金寧鄉民響應捐血活動獻出善心為鼓勵民眾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挹注醫療血庫穩定供應,台北捐血中心在金門縣政府醫療發展基金的補助下辦理「2025捐血傳愛 金門之愛」巡迴活動。活動巡迴至金寧鄉公所停車場舉行,現場湧入熱血民眾踴躍響應,共有150位熱血民眾參與捐血,累計捐出242袋血液,為醫療血庫注入即時能量。 因捐血日益普遍及醫學的進步,許多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但也因此使血液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鄉長楊忠俊表示,血液是無法以人工方式製造的珍貴資源,臨床手術、急救以及慢性病患者的治療,都仰賴穩定的血液供應。每一位鄉親的善舉都可能在關鍵時刻挽救他人的生命,這正是「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最真切的意義。捐血不僅能幫助他人,也能增進自身健康、促進新陳代謝等。 楊鄉長也感謝台北捐血中心長年對離島地區的支持,無論天候變化皆堅持派車來金服務,讓金門地區的軍民能方便參與公益。活動現場氣氛熱絡,除公所員工外,許多民眾也踴躍前來響應,捐血車內井然有序,醫護人員親切協助,讓捐血過程更安心、更溫馨。 此次「捐血傳愛 金門之愛」巡迴活動在金寧鄉公所熱情支持下圓滿成功,許多參與者表示,能透過捐血幫助需要的人,內心感到無比充實與喜悅。象徵著金門鄉親凝聚的善心力量,透過一袋袋熱血,傳遞生命的希望與溫度。 
- 
        
            婦女中心免費法律諮詢受理報名為協助婦女朋友解決法律上之難題,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訂於11月7日下午3時起,於金湖鎮信義新村社區發展協會3樓辦理「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將邀請金門縣婦女權益促進會顧問律師蔡育霖為婦女朋友解答法律上之疑慮。 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也說明,此次諮詢服務優先收受以下議題:婚姻問題、監護權、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贍養費、扶養費、探視權、夫妻財產分配等相關議題,其他議題則是採候補。 而為利當日法律諮詢之進行,更有效協助婦女朋友解決相關法律上之難題,即日至11月6日下午5時止,有法律諮詢需求之婦女朋友電話預約報名或事前至社福館(婦女中心)報名,活動當天接受不限領域現場報名。報名及洽詢電話334166。 
- 
        
                      金大華文系志工團赴砂拉越 創新教學再掀台馬文化交流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國際志工團圓滿完成為期一個月的馬來西亞砂拉越華語教學與文化志工服務,志工團遠赴砂拉越詩巫跨海推動台馬文化交流,廣受當地師生熱烈迴響。 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國際志工團團隊由指導教授李瑄及七名學生組成,於詩巫公教中學及多所華文獨立中學開設語言課程、文化體驗及創意手作活動,受惠人數超過千人,廣受當地師生熱烈迴響,為台馬文化交流再添新頁。 帶隊老師李瑄表示,本次行動獲得僑務委員會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支持,是疫情後首支赴詩巫服務的臺灣志工團。學生們不僅將金門及臺灣的文化帶入課堂,更結合AI、VR與桌遊等創新方式,讓當地師生感受華語文教育的多元魅力。此外,志工團恰逢詩巫公教中學65週年校慶,同學們全力投入校慶準備,從活動規劃到現場執行,也展現了金門大學學生的熱忱與能力。 志工團隊長洪靜宇指出,這次服務讓他更深刻體會華語文教育的責任與意義,並期許持續投入國際華語教學。團隊成員並規劃將此次教材加以整理,製作跨學科教學模組,並建立「台馬文化教學資源庫」,期許未來能持續深化雙邊教育交流,延續文化傳承的力量。 金門大學國際長翁瑞宏表示,詩巫公教中學是策略聯盟學校之一,未來將持續深化雙邊教育與文化連結。華文系也計畫建置更多元臺灣華人文化的VR內容,將金門文化、台灣風景、節慶習俗與在地故事以沉浸式數位方式呈現,讓海外學生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輕鬆認識、深入體驗臺灣的多元面貌。 翁瑞宏表示,華文系國際志工團此次砂拉越服務行動,不僅展現青年學子的熱情與專業,更體現金門大學結合科技與文化的教育特色。透過跨國志工服務,台馬文化交流持續深化,為國際華語文教育注入更多創新能量。 翁瑞宏表示,金門大學歡迎更多優秀的僑生到金大就讀,目前校內外籍生最多的是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僑生,希望以優惠的獎助學金、多元的專業學系、獨特的跳島學習機制與優質就學環境吸引更多僑生到金大就讀。 翁瑞宏表示,金大會盡力照顧這些遠道而來的學生,金大有許多馬來西亞僑生,他們對馬來西亞的學弟妹非常照顧,相信學生到金大念書可以很快適應異國生活。 
- 
        
                      親職教育深耕社區 扎根零歲社區巡迴講座圓滿落幕由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共同主辦的「114年金門縣扎根零歲社區巡迴講座」,自五月啟動以來,走遍金門各鄉鎮,深入社區推廣親職教育與早期教養理念。歷經數月巡迴,活動來到最終場-烈嶼鄉埔頭社區與西方社區,由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王珮玲教授主講「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為系列講座劃下溫馨句點,吸引眾多家長熱情參與。 王珮玲教授以「幼兒氣質的百般風貌」為主軸,從心理學與文化觀點出發,深入解析孩子個性差異與行為背後的成因。她指出,氣質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理解氣質有助於家長以更合宜的方式陪伴與教養。她並從東西方文化切入比較,提及華人傳統透過「陰陽五行」觀察個性差異,而西方則源自古希臘醫師蓋倫提出的四大氣質-易怒型、樂觀型、冷淡型與憂鬱型,並以音樂家為例,生動說明各類型的典型特質,使現場氣氛輕鬆又具啟發性。 接著,王教授介紹美國心理學家闕斯與湯姆斯所提出的幼兒氣質分類,強調氣質並無好壞之分,重點在於家長能否理解孩子、調整互動方式。她進一步以神經科學觀點說明,大腦皮質層四個葉片的運作及腦波變化,如何影響情緒反應與學習行為,幫助家長從生理層面了解孩子的情緒表現。 在互動討論中,王教授以「幼兒的畫與話」為例,說明孩子的塗鴉歷程,從隨意塗鴉期、控制期、命名期到前樣式期,其實反映了思考與情感的成長脈絡。她鼓勵家長多傾聽、少批評,讓孩子透過圖畫表達內心世界。 此外,王教授提出具體做法,建議家長在家中設置「情緒角」或「冷靜區」,選擇安靜角落讓家人能在情緒波動時暫時遠離刺激、恢復平靜。她強調,這不僅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調節,讓大人能在壓力與衝突中進行自我覺察,形成健康的情緒循環。 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表示,本系列講座以「從零歲扎根」為核心理念,期盼透過親職教育與社區共學,協助家長理解孩子的特質與需求,從家庭出發,培養幼兒健全的情緒與人格發展。基金會未來將持續與家庭教育中心攜手,推動「零歲扎根」理念,讓愛與理解在金門的每一個家庭中深耕發芽。 此次巡迴講座歷時半年,足跡遍及金城、金湖、金沙、金寧及烈嶼等鄉鎮,累計參與人次破千。隨著烈嶼場畫下句點,主辦單位期許這份從「零歲」開始的關懷,能持續萌芽、成長,讓親子間的理解與愛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