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立無毒環境,發展有機農業

發布日期:
點閱率:529
字型大小:

上個世紀初期,由於生物化學、農業工程、水利灌溉的進步導致世界農業生產的重大改變。當時,農業發展開始工業化與商品化,以化學氮肥為肥料、機械化耕作為方法的大量生產,逐漸成為主流。二次大戰之後,西歐各國進行戰後重建,為復興經濟、增產糧食,先進國家無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來達成目標。

我國現代化的肥料生產事業始於1946年成立的臺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臺肥原為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1999年民營化後,轉型為股票上市公司),在公營時期為配合政府農業政策,生產各式肥料產品,充分供應了臺澎金馬農業發展所需,半個多世紀來可謂貢獻良多。

然而,根據學者的研究,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固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糧食需求之壓力,但也影響了地球之自然生態體系,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資源、土壤及空氣等)造成負面影響。於是,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的概念與技術開始受到重視。

有機農業的萌芽始於1924年德國人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博士,其︽農業革新的精神基礎︾一書提出了生物動力農業的理念。但有機農業這個名詞,最早由諾斯伯訥(Lord Northbourne)開始使用,他提出「農田為有機體」(the farm as organism)的觀念,其1940年的︽看向土地︾著作,描述了一種整體的、生態平衡的農業模式。但作為大量生產的對立面,在1970年代以前,有機農業的發展尚未普及,僅僅為學術界的一種理念。

1970年代全球發生第一次能源危機,促使各國開始重視生態資源的保護。1972年,法國發起「國際有機農業運動組織」(IFOAM),試圖跨越國家與語言的藩籬,致力於散播有機農業的理念與實務。1980年,西歐社會農業消費者運動蓬勃,1990年代促使政府開始進行有機生產的立法並制定認證標準。同時,由於消費者的需求上揚,已開發國家的有機農業市場每年成長20%;農產品的消費型態更呈現多樣化、精緻化的趨勢,消費者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

1949年以前金門農業發展為自然經濟型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1949年以後特殊的戰地歷史,使得農業(以高粱為主)配合民生工業的發展,受到政府高度補貼與扶持。但也由於這樣的機制,長期以來,金門農業的發展呈現單一化的結果。

其實,以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發達,加上金門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有機農業、永續農業、生態農業以及其高附加價值的農業加工產品,實為本縣可積極發展的特色產業。農業發展首重多樣性,找出金門適合栽種的物種,以自給自足為初期目標;長期來說,更可成為周邊地區高價位、有機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基地。尤其是金門緊臨中國大陸,相對來說,對岸農業生產規範及其管控比起我國較不嚴格,「黑心產品」時有所聞,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可保障居民「食的健康與安全」;同時,廈泉漳的中產階級對於有機農業的需求也愈來愈高,未來兩岸關係有所改變時,金門當可成為優質農業產品及優美田園地景的「新海上公園」。

除了政策調整、觀念改變、技術提昇之外,農業人口的年輕化、專業化也非常重要。如何鼓勵在地年輕人投入有機農業的行列,並提供其資金及技術,使其具有經營規模與競爭力,實為政府與民間應共同努力的方向。

是故,金門縣建設局所擬定的無毒環境及有機農業的總體發展方針是十分正確且可行的,我們期待這些政策的落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