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別稱「浯江」地名考釋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振良。
點閱率:8,438
字型大小:

  「金門昔為浯洲,又有仙洲、浯島、滄海、滄浯、浯江等美稱。」翻出許多有關金門的簡介,一開始往往就可以看到這一句話。明隆慶年間出版、浯洲最早的第一本地方志書,就叫做《滄海紀遺》,還有一些早期的地方志書,也常常註明其引用資料是另一本書:《滄浯瑣錄》,可見金門本島在早期一直是福建省漳、泉一帶居民眼中「滄海中的浯洲嶼」。
「浯洲」島名的由來,一直和「五」這個數字離不開關係,有說是唐朝貞元年間泉州設牧馬區五處,島為其中之一,因係離島,列為第五區故名;另一說法是早期此地原有五座小島嶼,之後由於海中細砂逐漸往上堆,山上受雨水沖蝕往下堆積,海平面下降的結果,於是五座小島礁合而為一,五個砂洲合為一島,故名浯洲,儘管其原貌為何如今已不可考,但至今島上有許多低地係由原本的海域抬昇而為陸地,卻有斑斑陳跡足以為證,可以證明如今的金門島原本係由多個小嶼合成,至於其數量究竟多少,就不是我們可以知道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江原本泛指一些大河而言,如國內的長江、黑龍江、珠江,再如省內的閩江、晉江、九龍江等,都是一些大河。但實際上,由於中國東部沿海島嶼密布,許多陸地與島嶼之間的海面,當地居民習慣都以「江」來稱呼,以下僅舉幾個例子,以探討浯洲金門另一個別稱「浯江」的由來。
一、金門地方對於「江」的稱呼:
  金門本地有許多稱「江」的地名,這不免讓人感到詫異,這麼小的一個島嶼,再長再寬的水流,能稱得上「溪」已經很夠了,何來的「江」?殊不知,這些江所指的,都是周邊的海面,以下以幾個地方作為例子來說明。
1、古寧頭「三江環繞」:
金門縣文化局於105年9月出版、李福井著的金門村史《古寧頭李花開》頁33中有一段:「古寧頭周圍有三江環繞:自北山後煙墩至後沙崗、嚨口一帶稱為『後江』,烏沙頭面對烈嶼及羅星港稱為『前江』,西北沿海面對澳頭及廈門半屏山稱為『西江』,所以古寧頭又稱三江。」在今慈堤尚未圍築之前,古寧頭係一小半島,三面是海水,這三處海面就是三江。
2、大地「環江宮」:
在今金沙鎮極東處有一突出的小半島:田浦。田浦村前的自然村叫大地(舊名「大治」,與弟同音),村內建有一座「環江宮」,是村人的信仰中心。之所以取廟名為「環江宮」,蓋因早年大地東面(現通往田浦的公路右側)是海面,村前與碧山之間原本也是海面,加上田浦外圍也是海面,三面是海,僅通往內洋一面是海沙積壓的陸地,大地也是三面海水環繞,故建寺廟曰「環江宮」。
田浦附近是金門本島的東北部,從明代末年到1949年金門尚未駐軍前,每到秋冬季節,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下,海浪將海裡的細砂沖上岸,強風再把岸上的沙子往前推,長期的堆積,使大地至碧山之間的海面淤塞成了田浦溪的出海口,1970年代末,國軍再圍築海堤成了現有的田浦水庫,海在海堤之外;而大地村東的海面在1960年之前也由海面逐漸變成了「小沙漠」,當時由內洋到田浦尚無公路可通,到1970年代植樹造林工作完成後,才闢建成現有公路。這座「環江宮」之廟額,道出了大地這個偏遠村落的地形地貌之變化。
3、山後下保的「後江」:
民國96年版《金門縣志》〈卷二土地志〉第四篇第一章第三節湖潭泉井有謂:「釀泉:在山後下保海濱,潮漲時,鹹淡相混,潮退時則湧出。泉淡而微甘。泉旁立石鐫「釀泉」二字,對面一石,又鐫「洗心挹泉」四字。釀泉所在地的山後下保海濱,下保當地人稱之為「後江」,實際上就是下保村後的海面。
4、西園的「西江」:
西園舊名獅黃,早期也是一個小半島,西園人稱村子西側海面叫「西江」,東側海面稱為「東港仔」,村前是鹽田,鹽田外側是海面,再往前是有史前貝塚遺址的金龜山,三面環海,只有村後是54公尺海拔的高地,早期稱為獅山,近代地圖上標為五龍山,西園當地稱為後壁山。在浯坑村後今沙青路述美國小前方最低窪的地點,早期有兩個聚落:路南的南垵和路北的赤庭,兩個村落在明、清的圖里中都隸屬十七都陽田保。在上世紀初之前,由金龜山北麓進來的海水,到田墩村後左轉經過浯坑與後珩村之間,可達南安村前,這個南安當時也是濱海聚落,到清代末年,由於風砂積壓、不宜居住,南安黃姓分別遷西園東甲和西甲,赤庭楊家也遷往西園西甲定居。
早期西園人所稱的「東港仔」,於1937年日軍侵佔金門後,次年在西園修復鹽場,並修築由浯坑通往西園的現有道路,僅在靠近浯坑的一端留一個大涵洞,每天漲退潮時,潮水可以進出。1970年代由兵工加寬加固道路,內側水面改稱為「西園湖」,田墩海堤築成後,海水只有在每月高潮滿潮時才可到達,鹽田也逐漸荒廢,從此西園湖便成了海水不再進入的淡水湖,原本的「東港仔」也無港可泊了。
5、.金門北域海面「後江灣」:
金門島東西兩端寬闊,中央部分狹窄,這兩個狹窄部形成兩個海彎,南面部分稱料羅彎,北面部分自東北角的官澳至西北角古寧頭所夾之海灣,稱為「後江灣」,這是因為我國位於北半球,為求向陽,所以中國人習慣面朝南而居,也以「前南後北」為代稱。
  從以上各例可以知道,金門人自古所稱的「江」,並非指大江大河,而係指周邊的小海面。
二、文獻上有關「江」的記載:
  一些與金門附近地理位置有關的古文獻,也經常會提到與金門有關的紀載,有關「江」的譬如:
1、《八閩通志》:《八閩通志》始修於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成書於弘治二年(1489),次年(1490)即首度刊印,弘治四年又有遞修本。作者黃仲昭列出浯洲嶼說:「浯洲:在縣治東南,自大海中崛起。凡海嶼皆縣治,水門羅星,而此特其總匯。……其盤鬱峻拔而中起者,為太武山。其紛糾縈紆若印章篆刻,亦謂之海印。昔人有句曰:『要知海印分明處,一點青山下大江』。越江望之,則又見其焂然若偃臥之形,故俗謂之仙人倒地。曹學佺詩:『浯洲斷嶼入海水,仙人倒地眠不起』。」這段文字中的「下大江」與「越江望之」之句,所指均是浯洲與內地之間這一水之隔,都是海面。
文中還提到:且朱文公嘗至鴻漸嘆曰:「鴻漸腦已渡江矣」。又曰:「鴻漸反背皆是同,乃向浯也!」這句子中的「腦已渡江」,指的也是浯洲嶼與內地之間的海面。
2、《滄海紀遺》:洪受《滄海紀遺》〈解智孚濟廟誌〉:「凡來市馬者,每■十加一以贈之,及渡江,止所買之數,在贈者陰返其群。」這裡是指金門民間傳說牧馬侯陳淵為了推銷浯洲島上的馬匹,凡到金門買馬者,每買十送一,但是當他們把所買的馬運送過海之後,再細數之下,只有所買的數,送的數不見了,因為牠們又暗地裡跑回來了。廟誌文中所說的渡江,也是浯洲與內地之間的這道海水。
3、《金門縣志》:由金門縣政府於民國八十一年出版的《金門縣志》〈卷九.兵事志〉載:「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辛丑,成功謀闢疆土。令洪旭、黃廷輔世子經監守各島,以參軍蔡協吉佐戶官鄭秦守金門。船隻齊集料羅。三月初一日祭江曰:本藩矢志恢復,念切中興……,初三日率兵二萬五千,自料羅發航,東指臺灣……」。
當時的「祭江」,所祭拜的正是順濟宮前金門南方的料羅灣海面。(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