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樂善好施的東洲釀酒王─陳再傳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永富。
點閱率:1,818
字型大小:

民國41年金門施行酒品專賣,公營的九龍江酒廠(金門酒廠前身)一家寡占前,金門其實有大小18家釀造地瓜酒、米酒的私人酒坊,其中東洲陳再傳家族在後浦經營的「桂香齋」乃佼佼者之一。
可惜家族三代傳承的桂香齋與金門高粱酒祖師爺葉華城的「金城酒廠」一樣,66年前在行政公署一只禁釀私酒軍令下,酒品收歸政府專賣,桂香齋等民間酒坊全被迫關門停產,成了歷史名詞。
依據《金門學叢刊》之「金門高粱酒鄉」一書記載,民國41年之前,金門民間私人釀酒風氣頗盛,全盛時期,島上酒舖四處林立,其中金城區就有唐信榜的「泉茂」、陳再傳的「桂香齋」、唐敏卿的「泉興隆」、莊天德的「德記」、南北西街的「德隆」以及「協發」、「杏花村」等,金沙則有「瑞源」等酒廠」,全島共有18家酒坊。
《金門小型產業調查研究》也載錄(註1),依金門縣志記載,民國三、四十年代,金門民間業者有製作米酒、高粱酒、地瓜酒者釀酒者18家,其中金城10家、金寧1家、金沙7家。今日金門以高粱酒聞名,這是因為民國38年國軍駐守後,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效法冀魯人「種高粱,吃高粱米,燃高粱稭」,把每個月要從台灣進口10萬瓶酒的價款,轉而購買大白米,並以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鼓勵金門百姓擴大種植高粱,來換取白米吃,又收歸了葉華城的金城酒廠及高粱酒釀產技術,成立金門酒廠前身「九龍江酒廠」,開創了今日金門高粱酒飄酒兩岸,且於世界烈酒大賽屢奪金牌的名酒紀錄。
金門酒廠前身為九龍江酒廠,而九龍江酒廠則是由印尼出生的華僑葉華成所創立的「金城酒廠」轉型而來。
民國39年,葉華城的金城酒廠在金門城51號葉家古厝正式開張,所釀高粱酒寄放國軍十九軍福利社中販賣,受到很多軍中兄弟喜愛,銷量漸增、名氣也傳開,還一路紅到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將軍耳中。時值國共內戰失利,國軍撤遷金門,胡璉為了養活10萬大軍,又看到葉華成的酒銷量不錯,便興起經營酒廠興業謀利的念頭。
胡璉將軍在《金門憶舊》(註2)書中自述:曾經徵求民眾意見:「不吃高粱,吃不吃大米?」反應是「不吃高粱,當然吃米。」但要籌措經常食用的大量白米,談何容易!在苦思焦慮之中,他忽然想出了解決辦法--原來撤退到金門的國軍,喝不慣金門地瓜酒與酒糟味嗆烈的土產高粱酒,所以軍方每月至少要從臺灣購買10萬瓶以上的酒,假如能把這筆買酒的錢改買大米,用大米換購高粱,再以高粱製成「高粱酒」,這樣不僅有了賣高粱酒收入,減少向台灣購酒支出,還可解決金門地區百姓缺乾柴薪煮飯燒菜問題,並讓百姓有白米飯可吃,不是一舉多得?
民國41年,一只禁釀私酒軍令頒布,葉華成的金城酒廠瞬間成了軍方的九龍江酒廠。九龍江酒廠在民國42年2月1日正式量產首批高粱酒,民國45年福建省政府遷台後,當年7月1日更名為「金門酒廠」。
但在酒廠公賣公營之前,金門其實有多家家族酒廠經營得有聲有色。
陳再傳家族的「桂香齋」酒廠位在後浦元春巷內,與對巷泉茂商行(註3),以及泉興隆、德記等民間酒廠齊名,規模也不相上下。
所不同的是,陳再傳出身東洲村落,所以酒坊聘用員工幾乎全是東洲宗親,現任金門縣議員陳滄江的祖父陳期金,就曾受僱桂香齋,受到陳再傳照顧;東洲村落另有多個家庭因到桂香齋當釀酒工,得以養家糊口。
清末民國初年,金門民生凋敝,民間產業稀疏,唯獨取用在地產地瓜、高粱製酒的家族釀酒產業,在家族、宗親胼手胝足,以簡單工具、經傳統手工古法釀造苦心經營下,做得有聲有色,即使日軍占據金門的8年期間,民間酒坊仍屬有相當利潤的行業。
桂香齋釀造的地瓜酒、米酒、高粱酒質純清香,尤其地瓜酒,因釀造手藝精湛,酒色清澈不混濁、酒香獨具、入喉爽口,餘韻飄香,深得當時鄉民喜愛,鼎盛時期上門沽酒者川流不息,還得僱用專人收帳。加上有東洲宗親同心協力釀產,營銷上軌道,著實也賺了不少錢。
陳再傳顧念宗親情誼,也大方照顧東洲宗親,他在東洲祖厝設立學堂,聘請私塾教師,購置書冊文具,供宗親鄉里幼童免費上學;並資助欲赴南洋打拚的宗親盤纏旅費,以樂善好施聞名。
現年61歲,陳再傳的孫子陳漢魂,曾聽其母吳玉華(96歲)述說,祖父陳再傳經營酒廠有成,且精通風水堪輿,曾花重金從廈門禮聘請名師,到金門來傳授他五行八卦、算命堪輿等風水學識。小有名氣的陳再傳,凡有鄉人百姓上門求教,他都不吝傾囊相授,替人看風水、改運堪輿等,也都不收分文費用,在鄉里留下善人之名。
曾在「桂香齋」當釀酒工的陳氏宗親後人轉述一則陳再傳生前不惜散財協助員工度過難關的故事。有位長年在酒廠上班的陳氏宗親,有日發生重大車禍釀出人命,苦於無力支付賠償金和解,陳再傳知悉二話不說,立請帳房撥給十餘萬元,幫員工與受害人家屬和解脫身,該名員工與後人至今感念不已。
另有一說,指陳再傳某日在後浦街上,見一男子沿街兜售一隻大海龜,索價不菲,陳再傳不忍海龜受難,掏錢買下,並在海龜背殼上刻記姓名後,請售龜男子立即將海龜投海放生。據聞海龜含淚頻頻回頭,似在感激陳再傳救命恩德。
陳漢魂說,從長輩口述的記憶,「桂香齋」起創於清朝末年,由其四叔公祖創立,而後傳承給他祖父陳再傳,之後其父陳董青接手經營。
陳董青原名陳景源,為了躲避日軍占據金門的戰禍,改名陳董青旅居香港、新加坡、印尼,通曉中文、英文、印尼文、閩南語及粵語多種語言,且練有一手好字。日軍撤離金門後,陳董青返鄉經營煙酒、雜貨店生意,而後開設「僑光」商店,專從台灣批購水果回金門販賣,從民國48年掛用至今的「僑光」商號木質匾牌,就是陳董青親手題書的。當時遇有鄰居朋友需要翻譯英文書信或繕寫英文信者,他都免費協助服務。
「桂香齋」酒坊剛創業時在金城鎮莒光路租屋設廠,而後於莒光路80巷1號(元春巷)購置廠址,現為吳玉華住宅。
陳漢魂沒趕上祖父輩釀酒時代,也遺憾自己不會釀地瓜酒。不過他珍藏了「桂香齋」的製酒秘方與製程,當作留傳子孫的寶貝。他也懷抱夢想,看有無機會揣摩「桂香齋」製酒秘方,研究能否重釀出「桂香齋」芳香可口的金門地瓜酒風味。
陳漢魂也透露秘辛,抱憾未能收回「金城酒廠」的葉華成,生前數度回到金門,還特地登門找他,向他述說與他父親陳董青的私人莫逆交誼。
陳漢魂說,地瓜酒的釀法,是先用大鐵鼎蒸煮地瓜,釀成酒後裝入酒甕,最初以散裝沽酒散賣,買酒鄉親自行帶酒器盛裝。而後桂香齋從香港購置壓瓶器,也開始販賣玻璃瓶裝地瓜酒、米酒、高粱酒。桂香齋原廠房占地約117平方米,老闆員工十多人,屬家族產業,產量不大,經常供不應求。
民國41年軍方禁止民間酒廠營運,桂香齋被迫關廠,軍方當時還向桂香齋徵用釀酒用具,雖掣給借用字據,但至今未歸還。軍方並曾要聘請陳董青當金門酒廠的技術員,陳董青不滿軍方強斷民間酒廠生路,怒拒不就。也因而轉行開設「僑光」商店賣水果。僑光商店於民國61年遷址到金城鎮中興路61號,是向陳氏大宗祠租用的店面,陳母吳玉華掌店時,改營泳裝專賣店。
易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應是受到陳再傳樂善好施、行善積德的祖德庇佑,後人衣食無虞,而且多有賢才賢德。
陳董青育有7名子女,散居美國、上海、台灣、金門,於各行各業各有成就,其中排行第三陳無非曾是金門中學考大學的「女狀元」,國立師範大學畢業後,獲得德州州立大學獎學金赴美深造,取得地球科學碩士和電腦科學碩士,任美國IBM公司主管退休;夫婿陳國紀博士Cornell大學教授,任美國Merck製藥公司主管退休;長女陳定煦美國Yale大學畢業,Columbia大學法學博士,現任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法律顧問,也是美國律師協會商法部支付小組委員會副主席;次女陳致敏NYU大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博士,MIT大學研究,現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科學家。
陳漢魂的子女成就也不遑多讓。其長子陳為新國立海洋大學畢業,通過交通技術類科普考,於台北市區監理所任職。次子陳列是台北大學法律系高材生,畢業返金門服替代役時榮登全國司法警察考試榜首,於法院任法警一年即考上廉政官,第3年通過律師高考,現於行政院法制局任職。三子陳軒宇今年從金門大學畢業。

參考文獻
註1:楊秉訓,《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七冊 經濟志、農業志》,金門縣政府,2009年12月。
註2:楊肅民,《君自故鄉來:一些金門人.金門事》, 台灣秀威資訊出版2011。
註3:民國90年,政府開放民營製酒業。95年,泉茂商行第四代子孫在台灣蘭陽平原申設白水芳華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取白水為「泉」,芳華「茂」盛之意,遙續半世紀前之金門泉茂商行,承續祖傳技術基業,於次年精釀蘭陽高粱酒上市,第3年推出歡吉地瓜酒營銷。也為金門釀酒業百年滄桑史留下見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