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寧頭大戰知多少──先解人數之謎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3,286
字型大小:

發生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的古寧頭大戰,戰勝之初,東南行政長官公署即有戰訊公開發表,各家日報亦刊新聞。二十七日中央日報宣稱「兩萬犯匪無一生還 俘匪四千擊斃投海近萬」,二十六日新生報說「犯匪五千鎩羽落海 生俘匪軍兩千軍官二名」,隔日則說「金門殲匪兩萬 匪軍長朱紹清亦被生擒 俘虜增至四千戰果輝煌」。(註一)

民國四十六年,國防史政處編印︽金門戰役︾一書,列為登陸及反登陸戰史叢書之一,此書僅供將校參考,不公開對外發行。該書對戰役之起因及戰前一般情況、作戰計劃、作戰經過、戰後檢討均有詳述,並附匪軍指揮系統判斷表、匪我參戰兵力比較表、匪我傷亡統計表、我軍鹵獲統計表、匪情資料,此書寫匪軍傷亡七千六百五十九人,被俘七千三百四十一人,合計有一萬五千人。(註二)

民國四十八年金門縣政府印行︽新金門志︾大事記之第二篇「近二十年大事記」│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寫:

「零時三十分,匪步兵四師,總計兵力約二萬八千餘人,附砲三十餘門,向我進犯。以猛烈砲火掩護,在嚨口古寧地區強行登陸,企圖一舉佔領金門。時我守軍倉猝應戰,眾寡不敵,拂曉五時三十分匪遂突至後沙、湖南、浦頭一帶。五時四十分,我軍乃以步兵三師,戰車一連。約一萬五千人,拚力反擊。七時,克復林厝」。

二十七日寫:

「晨八時,我軍大捷,匪大部就殲,生俘者約六千餘人,有匪軍長一、師長二、團長三、輕重武器彈藥極夥。後查出犯匪為陳毅葉飛所部之二十八師、二十九師等。國軍團長李光前於是役陣亡。(註三)

︽新金門志︾是胡璉第二度來金任司令官兼戰地政務委員時所編印,書前有其作序。此書所寫中共來犯兵力是空前絕後的多,高達二萬八千餘人,而我軍只有一萬五千人,如此寫有宣揚我軍以寡擊眾,提高士氣的功效。

民國五十八年金門縣政府印行︽金門縣志︾卷一大事記,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寫:

「匪兵四師,約二萬八千餘人於嚨口、古寧頭地區強行登陸,與我守軍激戰兩晝夜,匪全部被殲,俘七千餘人,並鹵獲武器彈藥甚夥。(詳兵事志)」

此書所寫來犯兵力不變,但俘獲增為七千人。

看了以上敘述,或許有人以為我軍故意誇大戰果,其實不然,因我們若閱讀胡璉將軍所寫於民國六十四年發行之︽泛述古寧頭之戰︾,該書第七章「檢討事項」「第一節敵我得失之機微」即寫道:

「陳毅匪軍,驕滿已極,不特一個船團,一點登陸,一萬餘人竟無一個純一指揮官。戰爭結束後,予以為必可俘得一、二師長,結果僅得隸屬不同軍師之五個團長。」(註四)

曾任十八軍軍長的高魁元將軍在︽金門保衛戰之回顧︾一文寫道:

「陳毅悍匪萬餘精銳之眾,片甲不回,被我全殲。生俘者七千有餘。」(註五)

可見兩位將軍均知來犯共軍頂多只有萬餘人,可是以前為何宣稱來犯共軍人數有二萬、二萬八千人呢?有人以為是當年情報不確,未查其詳。但共軍來犯人數究竟有多少人。根據中共國防大學徐焰所著︽金門之戰︾寫道:

「金門戰鬥從其規模上看,只是一次小仗,但是對於一直取得輝煌勝利的中共解放軍來說,堪稱是國共戰爭期間的一次重大損失。解放軍共損失兩批登島步隊三個團另四個連,總共九○八六人(其中軍人八七三六人,船工民夫三五○人)。在海島作戰的特殊條件下,因無船則不能撤退,所以遭受覆沒性的損失。當時據說有三千人被俘,據此推算其餘五千多人已犧牲。」(註六)

徐焰轉述俘虜有三千人,而我方則宣稱俘抓共軍四千、七千多人不等,但據田興柱查考︽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年鑑︾說該年鑑記載如下: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匪軍俘虜三七一九人,由﹃啟興﹄﹃海黔﹄兩輪運抵基隆,其中營長六人,連長五人,指導員一人。」(註七)

此數字與徐焰所言吻合,但我方當年記載,為何高達七千多人,田興柱說:「有的共軍是原來國軍士兵,因為是自己人,沒有當俘虜處理。還有一種情形,在作戰中不願替共軍當砲灰,而掉頭協助國軍作戰,也沒有把他當俘虜後送。」(註八)

田興柱的說法是很可靠的,因他當年(三十八)服務於青年二○一師六○一團。另有類似見聞的,如當年的十八師五四團的文立徽團長,其屬下第二營突入西一點紅陣地時,曾發現我十一師之三一團在大嶝作戰被俘士兵十餘人,(據稱係昨夜增援前來),倒戈向敵,助我攻擊。(註九)

中國時報記者李金生於民國八十七年曾訪問一位老兵│郟雲秀,寫了一段新聞,道出忽爾國軍、忽爾共軍的故事:

「從小在安徽鄉下長大的郟雲秀,二十七歲那年在馮玉祥的﹃西北軍﹄吃軍糧,三十八年中到上海剿共,卻被共軍的三十一軍俘虜,不到三個月跟著共軍來到浙江,找到了機會開小差,跑到福州投靠國軍三一八師,恢復了國軍的身份。

未料,師部的一個團長拉著部隊投共,跟著團部走的郟雲秀,一下子又變成﹃共匪﹄,而在藍旗與紅旗之間,只是軍帽上的﹃國徽﹄摘上摘下,身上穿的還是國軍那一套。

十月二十二日,郟雲秀跟著部隊從福建的福清縣來到金門對岸的大嶝島,只知道有重要的任務要幹,卻不知要去那裡?一直到二十五日凌晨坐上木船,才知道要渡海打金門!

郟雲秀回憶說,當時他已下定投誠的決心,在安岐附近的﹃東一點紅﹄據點上岸以後,只見雙方打得火熱,:::負責扛六○砲戰的郟雲秀約莫到了上午八、九點時,終於找到機會向國軍六十八師投降,馬上又被編入國軍中,任務是扛輕機槍的彈藥箱,跟著機槍士往古寧頭﹃北山洋樓﹄據點挺進。」(註一○)

郟雲秀的故事讓我了解,古寧頭來犯的共軍有一些原來就是國軍,俘虜中也有不少又加入國軍。

註釋

一、請參閱︽古寧頭大捷四十週年紀念文集︾,紀念圖片中各報影本,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七十八年出版。

二、︽金門戰役︾頁五九,國防部史政處編印民國四十六年。

三、︽新金門志︾頁二十,金門縣政府印行,民國四十八年。

  四、見該書頁二九,不過胡璉將軍此處言俘得五個團長,不知是那五位,據田興柱︽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書中頁一○○之「國共兩軍直接參加作戰部隊一覽表」,只有看到三位共軍團長被俘,一位陣亡。

五、見︽近代中國︾第二十期頁一一,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出版。

六、見︽金門之戰︾頁八二,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二年二月,此書「中國時報」於民國八十一年六月曾摘錄刊載,其後「風雲時代出版公司」亦將此書刪去前言及部份內容,並修改少部份字詞,易名為︽臺海大戰│上編:中共觀點︾,以繁體字於一九九二年十月初版印行。

七、此乃引自田興柱︽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五十周年紀念專輯頁一○六,民國八十八年自印。

八、田興柱書頁一○七至一○八。

九、文立徽︽金門古寧頭大捷作戰之追述︾,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古寧頭大捷紀念特刊︾頁六四。

一○、見「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離島新聞。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