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文學志》原鄉與異鄉──南洋的金門籍作家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2,008
字型大小:

金門人的出鄉關、下南洋之路

金門,一座難以描繪定格的海隅。

地理位置是「中國大陸福建南部廈門島之東」,土地面積一五○平方公里,島居人數五萬人之譜。

這樣一塊孤懸海峽兩岸的邊陲小島,是明鄭與清廷的政治、軍事對抗中心;也是當代國、共冷戰的砲戰交鋒地帶,因著一九四九年的「古寧頭戰役」、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知名國際,與柏林圍牆、板門店被視為世界三大冷戰遺區。

舊稱「浯洲」的金門在晉代即已湧現了因五胡亂華、避秦而來的中原難民;唐代闢地牧馬;宋朝以後,同安主簿朱熹來此講學,文教日昌,歷代出了四十三位進士,享「貴島」、「海濱鄒魯」、「海上仙洲」等美譽。明萬曆以後,因土地荒瘠、政治鬥爭、盜匪出沒等因素,掀起金門人的再潮移民潮,有「家貧、走食澎湖」者,有前進南中國海者。清道光(一八二一│一八五○年)的卅年間,鴉片戰爭造成五口通商,海禁大開,且毗鄰的廈門闢為商埠,金門人繼明鄭時期出走澎湖、台灣後,再有「落番」下南洋者。清道光︽金門志︾載「地不足耕,其無業者多散之外洋,歲以數百計,得歸者百無一二焉。」

出鄉關、下南洋,「去三兩年仔,就著倒來」,這句金門話,道盡辭鄉的心情寫照;洪乾祐在︽金門話考釋︾一書中,有番生動的注解:

  ││金門的情形和福建內地相似。從古以來,除讀書人留鄉寄望功名,許多年輕的男人在家種田,雖勉強養活家口,一生都在貧窮的邊緣,所以非到南洋去不可。賺錢所得,寄回安家,或在故鄉蓋起高樓大厝,光耀門楣。當要下南洋時,為減輕負擔,已婚的不敢攜帶家眷。古時相距數千里的水路旅程依賴帆船,後來纔有西洋人的機器船,太平洋上風大浪高,危險大航期長,父母妻拏送金門著名的古渡「同安渡頭」,面對茫茫的大海,常常是一家人要哭腫眼睛的。不知道今日一別,能否再相見?故行前拜神乞符求保祐是難免的。一去幾年幾十年,極少回來,父母時時盼望家書寄到,以慰老心。年輕的妻子從此空閨獨守,丈夫已有成就也不便搬眷,因古禮教作人媳婦就是要奉侍公婆、照顧田宅祖墓、養育子女長成的。所以送別時,旁觀的人眾多,風俗保守含蓄,妻子總是掩面哭泣,不好意思和丈夫話別。此情此景,何等悲淒。父母便向兒子講:「去三兩年仔,就著倒來!」 

 放洋後的金門人,經商有成者,或搬遷家眷前往團聚,或奉父母之命返鄉成親,或就近與華族、土著女子成家,也都不忘僑匯回故里建築洋樓、資助族人、興學。民初至一九九四九年,僑匯成了金門經濟主要命脈,「金僑」、「僑鄉」是金門最尊貴的名詞。

金門的洋樓遍佈、僑鄉學校林立,烙印了金僑濃厚的原鄉之情;南洋的金門會館、同鄉會、公所、公會、互助會,處處可見,金門人重視血緣村落宗族聚居、民俗信仰,也反映在各式鄉社型態中,道盡異鄉人的原鄉情。

南洋地帶原籍金門的作家

  金門人移民南洋的年代,自明、清、民初,不曾中斷;一九四七年,國、共戰爭,金廈水域斷航,兩岸兩個政權形成,阻絕了金門人的南洋路。當今新加坡、馬來西亞、北婆羅洲、印尼、菲律賓諸域的金門族群,絕大多數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遷居者,新加坡係金門僑民主要會聚區,約十萬人之多,其次馬來西亞、北婆羅洲、印尼,都各有五萬人以上的金門族裔人口。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以一八一九至一九九○年為時間點,蒐集一一七五位對新加坡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藝術、宗教等領域卓有貢獻的︽新華歷史人物列傳︾,福建省金門籍已故人士計二十四人入列,他們是:王丙丁、王維桓、馮振漢、許允之、楊本盛、楊喜娘、吳秉璋、陳國礎、陳泰、陳清吉、陳清華、鄭古悅、林則揚、林衡南、施祖賢、翁贊商、唐逢祥、洪絲絲、胡少炎、黃肖岩、黃慶昌、黃英偉、董光純、薛永黍。人物中,有企業家、政治人,亦不乏文化、文學、藝術創作者,著有︽本草歌訣︾的吳秉璋(一八九四年│一九六八年)、合著有︽橄欖︾的陳清華(一九一○年│一九八二年)、著有︽閩南方語考證︾、︽告海外金門人︾的林則揚(一八八八年│一九四八年)、著有︽異鄉奇遇︾的洪絲絲(一九○七年│一九八七年)。其中出生於金門、畢業於廈門集美中學的陳清華,一九三○年代即有作品散見中國各報刊;原名洪永安,在金門讀過五年私塾的洪絲絲,南來後,以十年時間投入長篇小說︽海外春秋│異鄉奇遇︾寫作,描述百年來百萬契約華工血淚史。

新華歷史人物中的文學創作者,用行動、用文字,記錄別於在原鄉金門的另一種土地與文學經驗,牽動、鼓舞、延續了南洋金門籍創作者。

當代南洋的金門籍作家,有出生於金門者,有第二代移民者;即使出生於金門,多係童年時期與父母移民南洋,嚴格來說,缺乏具體的金門生活經驗,卻因在南洋,受之於父母的影響、鄉社活動經驗,或透過來往族親的傳述,返鄉祭祖探親的印象,他們的筆下不乏「原鄉」畫面與「異鄉」情境,形成別具風格的作品。

依出生年代排列,南洋的金門籍作家與作品,計有:

薛殘白(一九一一─二○○二):原名薛前璧,生於金門珠山社,一九二七年定居星洲,一九三三年逃難至蘇門達臘散失所有文稿,郁達夫在南洋時兩人過往甚密。曾在吉隆坡任︽馬華日報︾副刊編輯、主編新加坡︽星期六週刊︾,薛氏缺乏個人著作出版,但不失他在南洋文藝界與鄉社的影響力,新加坡金門會館的︽會館大廈落成暨成立─一一六週年紀念特刊︾、︽亞洲金門同鄉通訊錄︾出版大工程,他都擔主編重任。度過十七載的金門土地,薛氏止於一九三五年回去過一趟(當年金門的油印刊物︽顯影月刊︾曾有報導),回來後,因在︽星期六週刊︾為文強烈抨擊國民黨政府與金門政策,而被列為「黑名單」,此後不曾再踏回金門。薛氏八十歲時有︿重逢曾聖提﹀詩一首,詩句中的「親愛的孩子呀!╱為什麼這樣遲到?╱為師的墓志銘,╱正待你的動筆。」透顯出原鄉老人的異鄉流離、等待之情。

李金昌(一九二五─):生於金門古寧頭,亦名李曼陀,一九四五年日軍強徵五百金門馬夫,一路流竄至廣東汕頭,李氏亦是其中一員,自此別鄉,輾轉落腳印尼泗水,老來將這段經驗書寫出︽金門憶昔:日軍強徵馬夫︾,一九九九年由印尼祖國文藝協會出版,二○○一年底返鄉發起、建造「日軍強徵金門馬夫紀念碑」及「馬夫淚碑」。現為印華作家協會副主席的李氏,雖係傳統讀書人的文字表達,仍然有力地向世人展現他與原鄉一段悲劇年代。

關新藝(一九二七─卒年不詳):本名王裕煌,生於金門后浦城,一九三七年,日軍占據金門,九歲的他同祖母、母親及妹妹,自后浦同安渡頭航向廈門,再搭安順號來新加坡投靠父親,一段小小渡旅,一生的轉折點。在新加坡,關氏從事過演藝工作、方言廣播節目主持人,也嘗試劇本、遊記、小說創作,作品有︽廈門滑稽︾、︽關叔話舊︾、︽中國行︾等二十種。關氏五十九歲時出版︽中國行︾一書,記載他到廈門望金門,想起這裡就是他離開金門取道赴南洋的門戶,他寫下「我曾踏過這兒的泥土,正好半個世紀,我又重踏上這塊土地。」淡淡的原鄉記憶,長長的歷史重量,在關氏的筆下散開。

黃東平(一九三五─):祖籍金門,出生於印尼加里曼丹哥打峇魯市,十歲時隨父母回到原鄉,在金門中學讀到初一時,因日據再逃至香港,之後折返印尼。特殊的「原鄉」與「異鄉」經歷,滋長了黃東平的創作能量,自一九六五年起,他陸續寫出百餘萬字的「僑歌三部曲」小說:︽七洲洋外︾、︽赤道線上︾、︽烈日底下︾,一九八四年起再完成︽短稿一集︾、︽短稿二集︾,內容有華僑社會生活背景、有閩南家鄉瑣記,其中︽赤道線上︾於一九八六年在中國重印,暢銷各省。黃氏的土地與文學質感俱豐厚,晉入東南亞的華文文學主流,亦為南洋金門籍作家代表人物。

王里(一九三五─):本名許智榮,祖籍金門,出生於新加坡,畢業於南洋大學物理系,以獨幕劇與多幕劇創作為主,作品有︽生日︾、︽虎子︾、︽把國旗掛起來︾、︽歸來︾、︽懸崖︾、︽過去的年代︾、︽雨過天晴︾等,作品中有著濃厚的家、國意識,一九九三年為紀念抗日英雄林謀盛,編出︽林謀盛烈士︾多幕劇,由創藝劇團演出。

謝進保(一九三八─):生於新加坡,曾主編︽文學︾和︽蜜蜂︾月刊,擁有︽撕票︾和︽後庭花︾兩部長篇小說。謝進保欠缺金門原鄉印象,致作品中較難捕捉到「原鄉」與「異鄉」的文字元素。

馬田(一九四○─)本名陳來華,祖籍金門下坑,生於新加坡,十九歲時開始寫新詩、寓言、散文,曾獲「星馬文藝創作比賽」詩歌組及散文組優秀獎,出版︽多情的小伙子︾及︽南飛的箭︾詩集。馬田也是一位業餘的文物收藏家,做為新加坡的第二代金門人,仍有著鄉情的觸動,收藏品中頗多金門先民來星洲的老照片、店家招牌文物等,像一塊書有「匯價公平、回文快捷」專收漳泉金廈信的信通分局招牌,也成為他的鄉情典藏。一九八○年,馬田遊廈門鼓浪嶼,一時詩心與鄉心浮現,寫下︿遙望金門﹀,有著「不要讓─相思漂白了鬢╱淚─浸痛了鄉親的眼」的鄉情詩句流淌。

方然(一九四三─):本名林國平,祖籍金門后壟,出生於新加坡,祖父與父親都自金門來,詩人妻子芊華也是金門人,這些因素,深化了方然的「原鄉」情。擔任過磚窯廠工人、碼頭工人等基層工作的經歷,豐富了他的文學素材,湖南作家周瑟瑟形容他有著「深深的歷史使命感和民眾意識」。創辦、主編︽赤道風︾文學季刊的方然,詩與小說創作俱擅長,著有詩集︽岩下草︾、︽方然詩文集︾、︽那箬葉包裹著的︾,小說︽黑馬︾、︽大都會小插曲︾,以及散文︽天不再藍︾等,方然的詩文中,頗有「原鄉與異鄉」的心情對比,例︿悼牛車水﹀出現了「南渡之帆╱載一船船╱離鄉辭里的飢腸╱渺茫中╱存斬棘墾荒之微望╱橫街陋巷╱像一張張╱沾滿塵煙的蛛網╱交織著╱無盡歲月之滄桑」。

東瑞(一九四五─):本名黃東濤,祖籍金門,生於印尼,現居香港。童年時期在印尼度過,少年時期在廈門求學,青年時期移居香港,做過送貨員、裝配工、印花工、打蠟工等粗活行業,之後從事文化出版事業,文藝理論家劉再復形容他「生命中淘湧著的是一個活人的熱血之淚」。東瑞的創作多元、產量亦多,文學質感強的著作有︽瑪依荷莎畔的少女︾、︽天堂與夢︾、︽少女的一吻︾、︽出洋前後︾、︽旅情︾等。在︽旅情︾書中的一篇︿表妹自海峽那邊來﹀,東瑞刻繪出模糊的原鄉身影,卻是深刻的原鄉衝擊,他寫道:「突然接到一封信。信封貼著香港郵票,發信地址卻是金門。::儘管三十多年我不大提起家鄉,遇到同事或朋友問籍貫,我總會含含糊糊地說福建,再問下去,就說廈門─反正都是﹃門﹄。在可怕的歲月裡,籍貫有時也會闖禍的。」

莊念予(一九四五─):本名黃尚文,出生於新加坡,祖籍金門。一九六○年代,就讀中學時的黃念予,已開始接近文藝創作,常有詩作在︽南方晚報︾晚園副刊發表。一九八三年,黃氏將過去累計的百餘首新詩,結集︽微塵集︾出版。

黃淑昭(一九四六─):筆名莊歆,祖籍金門,出生於新加坡,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及愛荷華大學藝術雙碩士,身跨藝術與文學創作,一九七○年代初期,即有文藝作品在港、台發表,結集出版的著作有︽山水溫暖︾、︽老樹昏鴉︾、︽吹皺春水︾、︽早茶時候︾、︽也是懷舊︾等。莊淑昭以散文、小品見長,作品中透露出「原鄉」金門的線索不多。

邱少華(一九四六─):生於金門城,一九五五年金門九三砲戰爆發後,在父親帶領下赴新加坡定居。畢業於南洋大學生物系的邱氏,早年涉及木材、火鋸、咖啡製造業等企業,之後鍾情於文學與書法藝術,亦鑽研佛理與老子學,著作頗豐,有書法作品︽行書元曲︾、書論︽年犢耕字︾、︽行雲流水集︾、︽邱少華談書法︾、︽道德經新講︾、散文︽墨海寄餘生︾、︽寂寞之道︾等,一九九九年,他在︿仙洲夢士﹀文中,寫下「在那個憂患重重的砲火年代,九歲的我,隨著家人,從金門城啟椗,南渡新加坡。如今旅居新加坡四十多年了,思鄉之情絲毫未減。兒時的記趣,桑梓的親情,常常在夢裡出現。過了知命之年,更有一股濃烈的鄉愁,很想攜硯歸里,釣水耕山。」

寒川(一九五○─):本名呂紀葆,又名呂基炮,出生於金門榜林村。一九五五年,五歲的寒川隨家人遠渡新加坡,畢業於南洋大學中文系,曾與友人創立「島嶼文化社」、主編︽源︾雜誌,現任職新加坡人民協會。寒川是南洋的金門籍作家作品中,「原鄉」情愫表達最濃烈的一位,二○○○年出版的詩集︽金門系列︾,「原鄉」與「異鄉」氛圍全面凝結。一九八○年,寒川寫下題為︿童年‧金門﹀的短詩:「北望,在南中國海頂端/隔著長長三十年的記憶/去國之後,就不再是短暫的投宿/成長、生根,甚至於/結豐厚的果實/從未懂得金門的月光/過往,是如何地照耀在/自家的庭院上,屋後許是山/屋前許是一脈河水緩緩流過/他都記不起了/幾年後,當他故居重遊/一街衖的熱鬧/究竟非他夢寐嚮往的地方/他的童年/埋入了歷史::」之後,他開始有計畫地書寫,包括︽回鄉系列︾在內的金門風、土、人、情。活躍於新加坡文壇與金門鄉社的寒川,以詩見長,主要詩集有︽火中的詩︾、︽紅睡蓮︾、︽山崗的腳步︾、︽島嶼五人詩集︾、︽在矮樹下︾、︽樹的氣候︾及︽金門系列︾等。五歲離鄉,迄今未曾踏過金門的寒川,卻能在詩裡「回鄉」,營造出醇厚的原鄉詩韻。一九九六年,寒川偕馬田方然、芊華等詩人與來自金門家鄉的文友在新加坡進行鄉情與文學的對話、交流,隨後於二○○二年中秋節首度返鄉,參加金門詩酒文化節歷史盛會,並發表︽文學回原鄉︾一書,希望能結合「原鄉」金門與「異鄉」南洋的金門籍作家,整理、出版一套︽浯洲文學︾,向世人述說、展現一座島嶼獨特的土地氣候與文學聲音。

黃梅影(一九五一─):祖籍金門,出生於新加坡,以忒筆、亦昀等筆名發表作品,畢業於南洋大學,曾留學加拿大。在創作領域,黃梅影寫過評論、散文、小說,一九八一年在︽南洋商報︾舉辦的金獅獎文藝創作比賽中,以︿生命的關卡﹀、︿書城夢魘﹀分獲散文及小說獎,也曾以書評文字評論過台灣出身的作家蓉子、柏楊、丹扉、白先勇、三毛、陳若曦等人的作品,建立起她與台灣等海外的文化連繫。「原鄉」金門的色調,則較少在她的筆下游移。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