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文學志︾原鄉與異鄉││南洋的金門籍作家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1,846
字型大小:

黃美芬(一九五三│):祖籍金門、出生於新加坡,任職新加坡山野美髮學院院長。一九九六年間,新加坡︽聯合早報︾副刊的︽四面八方︾欄位上,開始出現黃美芬的小品,閩南家鄉風土、南洋生活抒情,在其文字中娓娓細述,至一九九八年結集出版散文作品︽一生心事只求閒︾,二○○二年再推出︽怪粉蝶兒成雙︾文集。在她的書中︽能飲一杯無?︾、︽鄉宴︾等篇章,「鄉情就像儲存多年的老酒,甘醇馥郁,不管何時何地,喝它一口,嗝噎留香,陶而不醉」、「一瞻祖父的家鄉風貌,似陌生又似舊時相識」、「上一代南來落戶,開枝散葉;下一代回鄉尋﹃根﹄。﹃根﹄就是這麼一回事,你我不曾相識,彼此談起老祖宗,談起上一代,他們又似曾相識,似乎又靠的那麼近。」、「斟一杯家鄉高粱,月下共把盞」,文思中,寫下了父執輩的「原鄉」事,也填入了她的「返鄉」情。

芊華(一九五七│)本名黃明貞,祖籍金門後浦城,出生新加坡,與同屬金門籍的詩人夫婿方然共同經營︽赤道風︾文學雜誌,著有︽綠的希望︾散文集。芊華的筆下,「原鄉」質感細膩、真摯,︽大海情︾裡「話說二十年前吧。我們一家人坐船隨爸爸回金門的鄉下探親,偏遇風濤漫捲,墨藍墨藍的海浪,連綿不絕的咆哮,天昏地暗把人折騰,暈的暈,吐的吐,船顛簸的有如晃蕩的鞦韆,全船的命運都交給了掌舵人:::」、︽蕃薯情結︾裡「番薯、番薯干、番薯簽都是父親的最愛。番薯彷彿連接故鄉的臍帶,父親可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覆述著番薯的故事。」父親說不完的家鄉事。僅有一次台灣海峽搖擺的返鄉記、皮囊中一張老祖母老屋前留影的照片,它們孕育了芊華的番薯情結,在樸實無華的筆觸中包藏著。

网雷(生年不詳):本名蔡世居,祖籍金門,生於馬來西亞柔佛笨珍,自幼年起定居新加坡,畢業於廈門大學。网雷於一九九一年與四位文友合集︽故鄉的懷念︾,一九九六年出版散文集︽湖畔晨曲︾,一九九八年推出詩集︽我們隔得那麼遠︾。同時是作曲家的他,曾在詩句中自述「我來到人間/在四十年代中期/那戰亂的歲月/法西斯滅亡前夕」,隱約透顯了詩人、歌者失去國界的流離書寫。

上述南洋地帶十七位當代金門籍作家外,已故者,在印尼有著作︽井瀾痕詩鈔︾的王碧雲、古典詩創作者黃啟堂;在菲律賓有著作長篇小說︽落日故人情︾的翁華璧。此外,在新加坡非文學的領域,亦頗多金門籍作者,包括著作︽范仲淹研究︾、︽詩經史料價值研究︾、︽南洋與中國︾的新詩社社長陳榮照博士、著作︽新加坡古跡︾的許永順、著作︽音樂、舞蹈、戲劇︾的陳漢榮;以及曾獲兒童讀物徵文比賽優勝獎的陳世俊、業餘從事文藝創作的小學華文教材編寫者陶怡等人。在香港,來自金門珠山社的薛景章,一九九四年曾自印︽讀石濤畫語錄札記︾。

「原鄉」與「異鄉」的遇合

  科第廢除,進入民國以後,金門因盜匪、兵災之禍頻仍,加之於一九四九年國共和談失利,國軍撤守金門,實驗戰地政務,實施戒嚴、軍管,幾次戰役,凸顯了金門的戰地、軍事角色,淹沒了金門「海濱鄒魯」的人文特質。

當代留在原鄉金門的文人,受制於軍管牧民教化及島民大量離鄉背井使然,強調文宣、心戰功能的「戰鬥文藝」成了文人與作品的「主流」,翻渡台灣海峽、謀食於紅塵煙囂的旅台文人,「懷鄉文學」又成了創作「主流」。

文學博士龔鵬程於一九八七年論金門的文藝作者與作品,強調「還沒有發展出一個類」:

  ││鄉土文學興起的懷鄉散文,基本上常是對都市生活厭煩的逃避和悔懺。描述原本歆羡都市,北上求發展的嘉南高屏地區青年,追戀故鄉之純樸與貧困,又不能且不願真正歸去。這些散文裡,往往會交揉著一些社會寫實的精神和浪漫的農村緬懷,人物與語彙亦大體自成一型。相較之下,台東花蓮的青年作家、金門澎湖的作者們,便還沒發展出一個類。在這幾十年的大變動中,在與台灣本島,特別是西部北區都會的生活接觸中,我們感覺金門的聲音太微弱了。雖然它們在歷史和現實上都那麼重要。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門解嚴、終止戰地政務實驗,逐漸脫離戰地體質,人民的政治禁忌也逐步消失,島嶼活力、社會生機乍現,文史工作者與文史著作大量出爐,又因著︽金門學︾叢刊的全面性整合出版,把金門的鄉土文獻寫作推向高原期。但觀察解嚴後十年來的金門文學發展,以書寫金門土地特質、擁有文學著作出版者,黃克全與陳長慶的小說,吳鈞堯與石曉楓的散文,張國治、洪騂與歐陽柏燕的詩,楊樹清的報導文學,是少數勉強能晉入台灣文學「主流」邊緣的金門籍作家。出生於金門、旅居美國的作家吳玲瑤、張讓,已自成一家,但非以金門為書寫主軸。這意味著,金門在文史外仍未發展出一個文學的「類」,仍充滿變動性、可塑性。

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爆發前,金門人以南洋為移民地,八二三砲戰後,轉以台灣為遷徙地。民初至一九五八年前,移民南洋地帶的金門人,頗多經商有成,如新加坡大華銀行集團主席黃祖耀、東風集團主席林蔭華、太平洋機構主席張允中,印尼咖啡王國締造者黃啟堂、丁香大王黃木榮,汶萊丕顯甲必丹林德甫、拿督王金紀、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楊忠禮等,都是出生於金門、知名於南洋的大企業家。企業以外的文藝領域,創作者與創作量俱可觀,單新加坡一地,一九九四年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與新加坡文藝協會聯合出版︽新華作家傳略︾,收錄二○六位新華作家,其中原籍金門的作家佔了十二位,他們是:馬田、王里、芊華、許乃炎、邱少華、歐冰冰、鄭安侖、莎士碧雅(許永順)、郭史翼、黃念予、黃美芬、寒川。

楊松年教授為︽新華作家傳略︾作序,題為︿新馬文學作者與新馬華文文學﹀文中,以「戰前的新馬華文文學」、「戰後至新加坡獨立時期的新馬文學」、「新加坡獨立後的新馬華文文學」為立論,點出:

──新馬華文現代文學,與中國新文學幾乎同時起步。七十多年來,在許許多多文學作者的努力之下,新馬文學可以說取得了碩果豐富的收穫,成為在中國大陸與台灣以外的東南亞的華文文學中心。

 依此觀察,戰前、戰後至新加坡獨立後的新馬華文文學發展,來自閩南金門的移民,第一代或第二代的文人中,也參與推動這段歷史,且未失落對「原鄉」金門的記憶與書寫,儘管「原鄉」的色彩稱不上濃艷、「金門」的聲音也頗微弱,但站在「金門」場域觀看金門籍作家與作品,創作內容多少有著金門鄉情、南洋鄉事的交揉、「原鄉」與「異鄉」的遇合,文人們尋求唱和之心也不難洞見,補足了東南亞華文文學多元發展空白的一小角,獨樹一幟。

新加坡是金門移民者的大本營,也是金門籍作家的大基地,走出這裡,大馬、印尼、菲律賓、香港等域的金門籍作家與作品,能見度並不高,僅見黃東平、李金昌、東瑞、翁華璧等有較突顯的成績。因此,觀察金門作家在東南亞華文文學的表現,現階段,新加坡仍是中心位置。

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在論述金門文學外,亦參與推動︽金門學︾研究、出版,他指出:「金門長期與南洋互動的關聯,在這個新海洋時代,也是應予特別注意的。::通過金門,我們更可以看見南太平洋複雜的政經文化族群國際關係。」依此立論看待南洋地帶的金門籍作家,以及他們筆下的金門與南洋,也具有一定的互動與關聯基礎,是島嶼的,也是文學的。

旅居美國的作家王鼎鈞在︽左心房漩渦︾書中,寫道:「啊!故鄉是什麼,所有的故鄉都是從異鄉演變而來,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長期生活在南洋的金門籍作家,金門曾經是他或他祖輩的土地與記憶的「故鄉」,但也可能化作了文化與心靈的「異鄉」。這種蘊含在生命流脈裡土地與文學血液的糾葛,卻也有可能生發「原鄉」與「異鄉」交織、碰撞出的火花,為東南亞的華文文學,提供一種新的探索方向。

(本文是佛光大學駐校作家、︽金門學︾總編輯楊樹清,於二○○二年六月應新加坡國立大學、新社、馬來亞大學、華社等團體邀請,在星馬舉行「新世紀文學文化研究的新動向:二十一世紀台灣、東南亞的華文文學」研討會上所發表的論文,也係首度在華人世界發出、放送「南洋金門文學」的聲音。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