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場與金門開拓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振良。
點閱率:5,356
字型大小:

前言:

二月十六日,應台南市鹽光文教基金會之邀,赴位於台南縣七股鄉鹽埕村六十九號的「台灣鹽博物館」,以︿浯洲場---金門的開發與鹽業﹀為題,作三個小時的專題演講。聽講的對象有該館的工作人員、博士研究生、往日在附近從事曬鹽工作的退休人員,人數不多,卻抱著很嚴肅的態度在聽這場有關金門之開發及鹽場的介紹,因為他們已從博物館的資訊中得到一句介紹詞:中華民國境內最早的鹽場在那裡?答案是:金門。

一、金門設鹽場的起始與條件:

「金之建場徵鹽也,自元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始,場轄十埕,埕分上下,上埕曰永安、官鎮、田墩、沙尾、浦頭,下埕曰斗門、南垵、保林、東沙、烈嶼。」這是歷年來各版︽金門志︾引自︽滄海瑣錄︾有關金門設立鹽場的一段話,這段話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金門是從元朝大德元年開始設立鹽場,其實不然。

金門陽翟︽浯陽陳氏家譜︾有下列一段記載:「始祖陳達公(八九八至九三三年)於五代後梁乾化三年癸酉(九一三年)年方十六,閩主王審知旁求元光後,公與兄通同往,留通麾下,授節度使,加公承事郎,領父命,奏鎮同安浯洲鹽場,從之。」陽翟的開浯始祖陳達就此登上金門島「管理鹽事」,卜居於陽翟村。可知金門島上早在五代閩國時期即有鹽埕,且必定先有鹽埕,再有陳達前來管理鹽事。歷經五代之後,到宋代熙寧元豐年間,金門才立都圖、納戶鈔,到了元代,金門的鹽場才正式納入政府管理抽稅,從以上這段資料來看,金門開始設場產鹽至今已經有一千一百年的歷史,至於正式「建場徵鹽」(管理納稅)的時間,則有七百年歷史。

金門四面環海,位處北回歸線附近,終年受強烈的日光照射,加上氣候乾旱、年雨量不多,水份蒸發量又大,海水的濃度高,尤其是島的北海岸,有廣闊的潮間帶,又有多處海灣伸入內地,故有通潮泥灘的地方,都適合引海水取鹽,是適合汲水煮鹽曬鹽的理想地點。設立鹽場必須具備三個最基本的要件:

1、雨季短、日曬長。

2、濱海之處,便於引海水曬鹽。

3、地面是泥灘黏土地才可造埕,沙地不適合。

4、必須在「可避風浪」的海灣,才不致讓海浪打入鹽田,沖蝕鹵水,甚至造成埭破場毀的情形。

元朝浯洲場所轄十埕的地形,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在「海水深入內地的港灣內」,官澳塘頭是一個小海灣,永安埕和田墩埕同在金龜山北麓海灣內,沙尾、浦頭、斗門三埕同在金龜山南麓深入內陸的汶水溪口,劉澳、浦邊是一港海水深入,保林埕、古寧頭與(西)浦頭埭都在今慈湖之濱,東沙澳是南海岸唯一深入內陸的港埭,烈嶼埕的下林、上庫,更是一處三面陸地圍繞,一面是出海口的地點。這也正是林焜熿在︽金門志︾︿分域略﹀的港埭中引︽滄海瑣錄︾說的:「金門通潮五港,凡瀕水處,俱有鹽埕,可以曬鹽。一在官澳沙塘頭入潮,今沙壓成田,名枋港。::一在金山頭兩灣,舟楫隨潮出入。舊有梁埭,左分遶西黃灣,右分遶汶水頭社。一在雞潯尾(雞髻頭,今名雞鳴山)劉澳入潮,遶浦邊及平林社後。一在古寧頭烏沙頭入潮,通浦頭埭。一在東沙澳入潮,通東沙村後,沙壅成田。」

鹽田設置地點必須高於海面,才可「曬」鹽,又必須能夠導入海水,才有海水可曬,因此,地點要選在漲潮時海水可達之處,才能導入海水,退潮時則海水離去,才可曬鹽。

金門就因為有這麼好的曬鹽條件,所以浯洲場能成為福建的七大鹽場之一。但因為金門與福建內地有一海之隔,對外運輸必靠舟楫,所以在運輸成本上也受到條件限制。

二、元明時期的浯洲場:

元代設場初期的詳情如何?如今還不到相關資料,今日只能依據明朝林烴等人所撰的萬曆癸丑本︽福建運司志︾區域志中的「產鹽場灘」一段,記述當時福建的產鹽灘計有福清縣的海口場、牛田場、莆田縣上里場、惠安縣惠安場、晉江縣潯美場、晉江縣丙州場、同安縣浯州場計七處,其中的︿浯州場晒鹽灘團﹀記載:「本場計十埕,永安埕、官鎮埕、田墩埕、沙美埕、浦頭埕、斗門埕、南埕、保林埕、東沙埕、烈嶼埕。其場東至塔頭巡檢司,南至圍頭巡檢司,西至官澳巡檢司,北至高浦巡檢司。」

該書上還附有一張浯洲場的位置圖,上標「浯洲場,離泉州府二百里,係同安縣地」,圖上標示的部分包括浯洲場所轄十處鹽埕的位置,金門千戶所、五處巡檢司、太武山、雙山、倒影塔、密密麻麻的鹽坵、還有青嶼村、山西村、東埔村、山柄村、後山村、陽翟村城、山頭村、溪邊村、東倉村、料羅漢、湖下村、營前村、後浦民城等村落。

早期金門島東北部,從官澳開始,經西園、金沙海灣、營山、浦邊、瓊林、後砂的海岸,都是大片的潮間帶,尤其是沙美、後浦頭、後水頭,包括現在的金沙水庫、榮湖,都在海灣之內,一直深入到蔡店村前,都是漲潮時海水可達之處,也是理想的鹽埕設置地點,如果更往前推,則今日斗門村前是整片鹽田,海水越過高陽路可達太武山腳下,陽翟開基始祖陳達卜居地,也必然是離鹽埕不遠的地方才是。︽福建運司志︾書中所附的這張圖,是今日所能見到金門最早的地形簡圖,以其和今日的金門地形圖作比對,則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當時浯洲場所轄這十埕的位置了。

(一)官鎮埕:位置在今日官澳海堤靠塘頭的方向,範圍擴及堤外的海濱潮間帶,據官澳村老指出:如果大潮的日子,退潮時在海堤外數百米處,至今還可見到一道石砌的埭岸,以前稱這道線內叫「坵內」,就是「鹽坵裡面」的意思,後來受潮水不斷衝擊,鹽坵慢慢破壞了。國軍來到金門之後,為了海防安全,圍了鐵絲網,地形改變更大了。

(二)永安埕:圖上所標的位置,永安埕位在官鎮埕和田墩埕之間,正是現今的西園鹽埕,還包括後珩埭、浯坑埭在內,甚至還可能包括已經廢圯的村落南垵在內。由金龜山北麓海域進入的海水,流經田墩村外後左轉,形成後珩至浯坑之間的海域,西園人稱之為「東港仔」,今日從浯坑到西園之間的道路,是日本侵占金門時重建西園鹽場同時所造的通道,早年從西園鹽場到田墩之間,有一條跨越海面的石橋可通,浯坑至西園間的馬路建好後,人們來往漸漸捨石橋改走馬路,石橋日漸毀損失修,加上每天漲退潮海水的沖刷,終於傾毀,到民國四○年代,只剩下零零落落的石塊倒在泥灘上,退潮時人們可以從倒塌的石塊上跨越而過。當時留下的一塊「永安橋」石碑,如今還棄置在西園鹽場辦公處旁。

(三)田墩埕:田墩村後方是金龜山,該山三面是海,只有東面和田墩接壤,田墩埕的地點就在村後靠西園的方向,該村村民還保有一張當年鹽埕的平面圖。

(四)沙美埕:就在今沙美村前至東美亭、金沙水庫之間的地面,也就是金沙第一富康農莊這片區域,以前的地名叫做「港仔」,正是海水可達的港埭之處。沙美附近是目前全島地形改變最大的地區,現在的環島北路於一九三0年代建造時,是金門島上第一條現代公路,係由現在的斗門路口繞道長福里村前,再回到現今金沙三橋。早期由金龜山南麓進入金沙灣的海水,可達斗門村前高陽路一帶。

(五)浦頭埕:就在現今慈德宮到前面的榮湖一帶,浦頭當地人稱這裡地名叫做「漏埕」,漏埕就是撥灑海水於泥灘上汲取鹽鹵的地面,十多年前浦頭有人家在此營建住宅,工人曾經在此挖出當年曬鹽製鹵時的木製「漏井」,這類漏井正是早年製鹵時所用的工具。

(六)斗門埕:由金山灣南麓進入的海水,沿著今日的田墩養殖區、金沙水庫流過環島北路,再分兩股,一股由左進入沙美村前,就是沙美埕的地點,再經今日的榮湖,經後浦頭到後水頭間,是為浦頭埕;另一股向右流到斗門村前,就是斗門埕的地點,其位置就在斗門村與高陽路間的平地。

(七)南埕:︽金門志︾引自︽滄海瑣錄︾上稱為南垵,︽福建運司志︾區域志中的「產鹽場灘」則稱之為南埕,即今浦邊、劉澳之間,今有一條小路貫通,漲潮時海水尚可進入,百年前這裡卻是一座港口和大片的鹽田。浦邊村旁另有一彎海水,繞過浦邊村左,可達現今何浦國小前,早年這裡是整片低地,「下塘頭」的位置就在海濱,據耆老傳言,早年的何庴,既有古官道經過,又有可通舟帆的溪流可達村前,是水陸交會點上的一處市集,人口眾多,是一個多姓聚落。

南埕的圍還包括從浦邊沿著海岸線抵達中蘭、瓊林一帶,這些地點都是建埕曬鹽的好地點,一九一九年剷除的五個鹽場中,浦邊、劉澳佔其一,清代乾、嘉年間,浦邊富豪周家,至今所遺的二百多張典契中,有不少是鹽坵的典契。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