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朱子與花生

發布日期:
作者: 洪騂。
點閱率:381
字型大小:

近來勤讀吾鄉前輩關於金門歷史文獻的著述,收穫不可謂不多。然而,每當看到一些或許可以商榷的地方,總是直覺地想趕快寫下來,因為自己的記憶力變差了,很想像古人一樣作成答記,以免時移日往,將來就再也記不得了。

其次,我又很喜歡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三十三<答王西莊書>裡的一段話:「學問乃千秋事」,對他人的著作有所訂補,「非以訾毀前人,實以嘉惠後學。………言之不足傳者,其得失固無足辨。既自命為立言矣,千慮容有一失;後人或因其言而信之,其貽累於古人者不少。去其一非,成其百是;古人可作,當樂有諍友,不樂有佞臣也。且其言而誠誤耶,吾雖不言,後必有言之者。雖欲掩之,惡得而掩之。所慮者,古人本不誤,而吾從而誤駁之。此則無損於古人,而適足以成吾之妄。」錢大昕的說法,不僅適用於「古人」,也適用於「今人」,更是我讀書、寫文章奉之為圭臬的一個基本態度,還希望讀者瞭解。

回到朱子與花生這個題目,最近便看到書上一段文章,說道:「朱子〈次牧馬王祠〉詩:『此日觀風海上馳,慇懃父老遠相隨。野饒稻黍輸王賦,地接扶桑擁地基。雲樹蔥蘢神女室,岡巒連抱聖侯祠。』民間傳言當年朱子觀風島上曾經提示過『吃花生易得痲瘋,食蘿蔔可降火解毒』的說法來看,朱熹不但來過金門,而且次數應不在少數。」

朱子有沒有來過金門?是不是真的寫了〈次牧馬王祠〉一詩?我不敢妄談。而民間的傳說,如果只當做傳說來處理,那也沒有什麼關係。怕的是誤將傳說當成信史,那就有點不科學了。譬如上述所謂朱子說過「吃花生易得痲瘋」這樣的話,從嚴謹的歷史角度來看,就是大有疑問的。因為根據史學家的考證,不僅「番麥」、「番薯」,連沒帶「番」字的花生、馬鈴薯,這四大作物,其實都是從美洲傳到中國的舶來品,而論其傳播的年代,已在朱子之後數百年了。因此,朱子是不太可能嚐過地瓜的滋味,更沒有那個機緣去見識花生的長相的。

那麼,花生是何時來到中國的大地「開枝散葉」的呢?這裡,不妨用最簡捷的摘述,以何炳棣先生《讀史閱世六十年》的一段學術回憶來作解答。(其細節詳見氏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初版3刷,頁279~286)

1966年就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何先生在他這本饒富興味的學術自傳中告訴我們:他於1955年刊登的英文論文〈美洲作物傳華考〉,就提到了幾個花生出現在中國的例證,包括:蘇州學人黃省曾(1490~1540)在《種芋法》中首度描寫花生的特徵及產地:「又有引蔓開花,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華生。」其次,明嘉靖1538年《常熟縣志》物產之中已列有花生。另外,福州文人王世懋的《學圃雜疏》,原序撰於萬曆十五年(1587),此書也再度證明以上兩種記載的正確:「香芋、落花生產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種也。」

花生源出南美洲巴西,在何炳棣先生的論文之前,美國學者勞佛(BertholdLaufer)已根據萬曆三十六年(1608)台州府內陸的《仙台縣志》,推論出花生傳華的年代約是十六世紀經海上貿易由葡萄牙人傳入的。何先生的論文不僅將其年代推前,找尋出更多的證據,並且在論文發表後二十多年後仍繼續有所論述。此處不具述。

總之,花生由美洲傳入中國,最有可能的年代是在十六世紀上半葉。這樣一件國際公認的史實,是足以將許多荒誕不經的傳說,通通震得粉碎的。因此,傳說的歸傳說,歷史的歸歷史,若硬是要拿朱子說過「吃花生易得痲瘋」這樣的話當成朱子來過金門的證據,恐怕起朱子於地下,朱子也不會同意的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