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御殿總提督」與「興寧侯」之謎初探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元信。
點閱率:1,515
字型大小:

而王先正老師在提供筆者相關資料時,則言以「誥封貞度一品夫人洪氏壽域」文字居中、但「授特進文階一品興寧侯楊公」卻偏左的情形來看,墓中應僅有「興寧侯」的兩位夫人;因若「興寧侯」亦葬於其中,則以男尊女卑的慣例而言,「授特進文階一品興寧侯楊公」應當居中方是──關於碑刻文字之義例,筆者無甚研究,對此不擬多論,就留予嫻熟古人墓葬的專家去推敲了。筆者所感興趣者,乃在於「興寧侯」傳說的真相。

  說起來,欲探究「興寧侯」的真相,比之「御殿總提督」薛榮更難著手。楊志文老先生之文中雖稱他「興寧侯楊康公」,但「興寧侯」是否即單名一個「康」字?抑或「康」也可能是「官名」或「譜名」?在缺乏書面記載下,連這樣最基本的「尋人」條件,其實都是很難以確定的;傳聞日久,生誤在所不免。在線索如此少的情形下,筆者只能從其爵位,「興寧侯」一詞來著手了。

  有明一代,對於異姓功臣所封名位,最尊者為「王」。如開國時期之徐達,生時是魏國公,卒後獲追封「中山王」。在「王」之下,明代尚有公、侯、伯之三等爵位。膺獲這些爵位者,有的功高因而可傳予子孫世襲,但也有因子孫不肖而又遭朝廷削奪;有的則僅本人一代生時曾獲此榮,不得傳承。由明初至崇禎間,一般來說,曾獲封「王」或公侯伯者的記錄都很完整;在清修「明史」中便有「功臣世表」,另外如明代吏部編輯之「明功臣襲封底簿」、鄭汝璧所撰「皇明功臣封爵考」、焦竑的「國朝獻徵錄」、還有「明實錄」等,都提供了或詳或簡的載記可查。金門山前村這塊墓碑上所載「興寧侯楊公」,傳說中謂他生時是值「某年倭寇侵擾浯島」,看起來很像是嘉靖年間之人。但筆者在前面列舉的史籍中檢索的結果,並沒有「興寧侯楊康」存在;唯一和其爵號相近者只有一人,明憲宗成化年間,曾有一位「興寧伯李震」。

關於「興寧伯李震」,「明史.功臣世表三」中對他的簡歷記載如下:「成化十二年九月庚申封,祿千石。十四年有罪削爵。二十年九月復。二十二年八月卒,停襲。」此外對「李震」,「明史」的列傳第四十五有其傳記、「明功臣襲封底簿」亦有立傳,所記略同:李震原籍是河南南陽府南陽縣人,係都督僉事李謙之子。自明英宗正統九年從征兀良哈開始,李震屢立功勳;由景泰、天順至成化年間,他轉戰雲南、湖廣、貴州、廣西、廣東等地,除了弭平反抗明王朝的苗民,也曾攻勦山寨賊眾,在擒獲一些「賊首」之外,前後斬首生擒合計達數萬之譜。不過,這位「興寧伯李震」不僅姓氏不符、爵位低一級、其生平履歷中也無到過金門乃至福建的跡象;因此他和金門山前村這座古墓墓碑上所載之「興寧侯楊公」,很顯然是兩回事。

既然由明初至崇禎間的載記,都找不出個「興寧侯楊公」,當然,他不可能是明代中期的嘉靖時人。那麼,唯一能合於這座古墓墓碑上篆額之「皇明」二字所表明的年代,只有一個時期,就是「南明」。換言之,「興寧侯楊公」與「御殿總提督」薛榮相同,都是「明季」之人。

為探尋「興寧侯楊公」的事蹟,筆者在「臺灣文獻叢刊」的各種載記中進行檢索,發現明季之時不僅有「興寧侯」,也有「興寧伯」。原本「興寧伯」在明代中葉只傳了一代,會有此情形,顯然是南明時期為獎勵軍功,故將以往曾用過的爵位封號又再搬出來。很可惜的是,筆者所能查到明季時之「興寧侯」或「興寧伯」,都不姓「楊」,皆非本文真正的目標;但能有此跡證,至少可說明「興寧侯楊公」應是明季時人,只是史籍闕漏,無法得其生平詳情罷了。筆者於史籍中查得明季時之「興寧侯」或「興寧伯」,雖都不姓楊,但對他們的考察,也有裨於大致瞭解「興寧侯楊公」得膺封爵的時期,因此還是得簡述一下:在明桂王永曆年間,有一位雲南臨安府建水人「胡一青」,是桂王陣營中的將領之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