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同安孔廟﹐金同文明的載體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立水。
點閱率:696
字型大小:

孔子(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年),據載其母顏徵在(世稱「聖母」)懷孕孔子時,曾「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周靈王二十一年陽曆九月二十八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生時,因「首上墟項(頭頂凹邊),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國儒家的鼻祖。他晚年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設館授徒,弟子三千,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他的學說思想成為二千五百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被稱為東方文明的象徵,受到世界各國的崇敬。美國《名人年鑑手冊》將孔子排在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宗教議會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語錄作為世界最高道德的金規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置的最高教育獎就是孔子獎,現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孔子學院」就有一百多所。

孔子以博大精深的思想體係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各地立廟奉祀。尊崇孔子的廟宙在漢代稱「宣尼廟」,北齊各地郡學於坊內設「孔顏廟」,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六三○年)詔令各州縣立孔子廟,開元年間改為「文宣王廟」,明永樂八年(一四一○年)改稱文廟,民國三年規定統稱「孔子廟」,民國五年九月頒佈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聖誕,按陽曆換算這天是九月二十八日,故民國四十一年台灣以九月二十八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及教師節。

金門原屬同安縣轄地,同是朱熹「過化」之區,「海濱鄒魯」之地。自古兩地文人士子「同讀聖賢書,共拜孔子公」。一座承載著千年儒家文化的同安孔廟,凝聚著金同人民共建歷史文明的心血。

1、金門人創建、維修同安孔廟

同安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設縣,唐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公元九三三年)閩王王延鈞升場為縣,正式實施縣治,陳洪濟為首任縣令。陳洪濟(九一九──九九六)字天澤,號毅齋,是五代閩國承事郎、鎮管浯洲(金門)鹽場陳達長子,也就是「浯陽」陳氏二世。陳洪濟的次子陳綱字夢周,是宋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進士,志載「為宋同安登第之始」,人稱「開同進士」。父子二人啟開了同安歷史上的兩項「首位」,即首位「縣長」和首位進士。陳洪濟在同安縣令任上注重教育,在縣治之南登龍坊創建儒學,這也是同安縣歷史上第一首官辦學校(亦稱縣學)。雖然儒學不等於孔廟,但萬事總有個過程,如「大同場」是同安縣的前身,朱熹《大同志》為縣志所自始明隆慶二年洪受《滄海紀遺》是金門最早的志書。儒學是以儒家經典作為教學的內容,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因此學校必然把尊孔、祭孔列入重要的活動內容。況且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五十九年)已經詔令學校皆祀孔子。同安既已正式立縣,按製應建文武廟,可能時機尚未成熟,同安縣城也是立縣二百一十二年後(即一一四五年)才由知縣王軾創築。當時陳洪濟創建的儒學雖然沒有後來孔廟的規模,但它承擔著學生「讀聖書,拜孔子」的功能,因而說陳洪濟首建的儒學就是同安孔廟的前身也未嘗不可。

同安孔廟歷經興廢,其中有不少金門籍人士參興維修工程。如:

許盛,字際斯,號武巖,俗稱「許百萬」,金門後沙許氏四房十世孫。他幼時家貧,以討海為生。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自海上率眾歸清。先後任參將、南贛總兵、左都督等職,多次隨征噶爾旦,捍衛國土。歸籍後「捐資三千八百金,修邑文廟及明倫堂、鄉賢祠」(民國版《同安縣志》卷三十四),看出當時許盛捐資的數額多,維修的工程大。可惜他重建的明倫堂(堂以明倫名,欲使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各盡其道)於國十八年遭受回祿,焚為平地。許盛因軍功顯赫,盡忠報國,康熙皇帝敕賜「矢志忠貞」匾額。其子廷瑞為商邱知縣,廷瑜為通判,廷瑤為常德知府。

顏孔輔(一六四五──一七二八)字永卿,號仁塘,浯江顏氏二十世,住後塘(今五顯鎮),鄉飲大賓。生平樂善好施,凡邑中大役,或獨立出資,或倡首樂捐,義聲遠播。康熙五十八年獨肩修葺輪出文公書院,五十八年又斥巨資修整同安孔廟,使「文廟繚垣,易土以磚,堂廡俱極堅固「(乾隆版《泉州府志》卷六十一); 還先後移建關帝廟、重建西安橋、董構浯江祖祠(在賢厝)。顏孔輔生有六子,孫子顏茂華得娶馬巷林芳德(俗呼「林百萬」長女,曾孫顏士畏分居台灣。

洎一九八七年六月,在黃水珍代縣長、劉水在縣長任上,浯江顏氏三十世顏立水受命主持維修同安孔廟。歷時三載,按照「修舊姑舊」原則,除修復戟門、兩廡、祭台、大成殿主體建築外,還維修林公祠、蘇公祠「增修圍牆,重建觀瀾亭,清理明倫堂前的泮池,徵集和陳列歷代石雕碑刻,創辦同安孔廟博物館,形成現在佔地面積六千四百三十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四百多平方米的建築群體。

2、同安孔廟歷史沿革

同安首任縣令陳洪濟建儒學於縣治之南登龍坊,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邑令林滂遷於縣治西北(即後爐街兩科太守坊),祥符九年(一○一六年)邑令張師顏遷於縣治東南,宣和間又遷回登龍坊舊址,至紹興十年(一一四○年)邑士陳彥先等遷建今址(即東門內東溪西畔)。二百年間五遷其址,現在同安孔廟的基址,迄今也有八百六十八年的歷史。南宋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朱熹首任同安縣主簿,重教興文,於大成殿後建經史閣(同安最早的圖書館),於明倫堂左立教思堂,同時建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還在孔廟南側創建「蘇丞相正簡祠堂」(即紀念北宋丞相、科學家蘇頌的祠堂),同時把東門內的榮義坊改為紀念蘇頌的丞相坊(現石坊立柱及樑枋尚存),這樣就擴大了孔廟的規模。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孔廟與朝元觀、梵天寺、郡馬府等古建築同毀於寇。自元大德至民國十二年六百年間,同安孔廟歷經三十九次的重建、維修、增修、拓建工程(其中僅康熙朝就有九次的維修)。明天順五年縣丞劉珣器建「興賢育才」坊,成化九年推官柯漢於城堞上建觀瀾亭、十二年知縣張遜建鄉賢祠,嘉靖間於孔廟南側建紀念「理學名宦」林希元的林公祠,萬歷四十四年知縣徐應秋捐俸維修孔廟時蔡復一(金門蔡厝人)作記。清道光十年(一八三○年)修葺明倫堂時,同時維修泮池、泮橋,全以石砌。泮橋(又稱狀元橋)由七十二塊長形石板(包括欄杆石)構成,隱喻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人。「興賢育才」坊也改為石構並移於泮池之北,石坊明間立柱有儒學訓導兼理教諭陳震曜題刻楹聯:入黌宮遊泮水蹈矩循規修其天爵,崇正學守聖經提綱挈領教以人倫,道出了儒家教學的宗旨。

現在同安孔廟的主體建築(戟門、兩廡、大成殿)是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知縣吳鏞重建的規製,大成殿中的孔子像是二○○一年由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黃琢齊鄉賢捐資敬塑。同安孔廟不但是古同安(包括現在的金門、廈門島、集美、翔安、龍海角尾等地)文教昌明的標志,也是歷代地方官祭祀孔子的場所。民國版《同安縣志》對於祭孔的典禮、儀式(括所奏器樂、樂章)、祭器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可為整治後的祭孔活動提供歷史依據。

同安孔廟於一九八二年被同安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六年八月被列為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五年六月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3、金門要建孔子廟

民國八十年增修的《金門縣志》記載:「前清金門不當一縣,不立明倫堂。文武官吏,每遇萬壽聖節,及恭接詔書,俱於書院(即浯江書院朱子祠)行禮」。民國四年自思明縣畫出大嶝、小嶝、金門、烈嶼設立金門縣,但來不及建孔廟,所以「每屆春秋二季,(在朱子祠)設位致祭孔子如儀」。清代以前許多金門讀書人,不像蔡復一在東山有壺隱山房書室,蔡獻臣在縣城南門外有望洋庵和怡園別墅,陳健在松田有讀書房,陳基虞在西門內有「陳大厝」,許琰在桐嶼有故居。他們可以在縣城讀書,直接參加童試(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居住金門本島的讀書人。雖然有燕南、浯洲、金山、浯江等書院可以就讀,但仍然要按時到縣城參加縣考(即童生考秀才,原在孔廟舉行。乾隆二年知縣唐孝本於蔡復一故宅建雙溪書院後,縣考移此),這就使許多儒童有「因風波之險,出入之際,往往難之」的不便。

金門素有「文化之島」稱譽,歷代科舉出進士四十七人,當今則有博士三百多人,所以修建孔廟的時機已經成熟。二○○六年七月十一日,金門縣長李炷烽向筆者頒發縣府顧問聘書時,曾征詢金門建立孔廟的意見。回銀城後,我先後在《金門日報》發表兩篇文章,闡述金門修建孔廟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並提出現在正是修建孔廟最佳機遇的拙見。在官方和民間共同努力下,金門孔廟的建設藍圖已經出爐。他們組織專人考察了同安、泉州、安溪等地現在孔廟的建築特色,規劃在蘭湖公地興建一座五進閩式建築,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縣議會也審查通過了三百五十萬(新台幣)的規劃設計費。在李炷烽任上,一座氣勢恢弘,美輪美奐的孔廟將在「貴島」矗立,《朱子遺風》」倘若先師復活到金門,也將莞爾於今」的歌聲也會在仙洲上空迴蕩。

附:同安孔廟的「兵馬俑」

同安孔廟北側泮池和觀瀾亭之間的曠地,陳列著三百多件歷代石質文物。這些文物原本散落在荒山野嶺,田頭地角,池邊廁旁,都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被棄的遺物。二十八年前,顏立水先生在普查全縣(包括現在的翔安區)文物時,用心發現了這些珍貴的文物,並在他文化局長任上趕在不法分子盜竊石雕歪風之前搶回了這些瑰寶,這些文物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價值連城。有記敘詔敕、德政、水利、橋渡、寺廟、宗祠、物產、貨幣等內容的石碑記;有祠堂、宮廟、墓葬、橋樑等處形態各異的石像生;還有反映農耕時代民眾榨糖、染布、磨面、舂米、洗衣、餵馬、習武等生產生活工具。時間跨度長,又沒有斷代。有唐代的鎮墓獸,五代縣學的石柱礎。北宗西安橋的石獅爺,南宋魏王玄孫趙叔霦墓前的石將軍,元代的墓志銘,明代的石馬石羊,清代的乾隆御筆坊匾,民國護國戰爭莊、潘烈士紀念碑刻等。其中明代陳甫吉(陳健長子)靜管院的石獅墓手,陳榮祖(陳健孫)禾祥山墓前石馬,蔡復一夫人李氏墓志銘;清代禾山劉塘陳觀泰墓石龜,東園張對墀書題的「明齋」石匾額等,還是金門與同安歷史上「無金不成銀」親緣關係的物證。

同安孔廟露天石雕園,由於排列著五十多件石人(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石獅等石像生,琳琅滿目。蔚為壯觀,因而遊人有「同安兵馬俑」戲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