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情義永在

發布日期:
作者: 孫金靜。
點閱率:1,291
字型大小:

「從這個騎樓,我看到你母親的出殯行列,你在襁褓,我是九歲孩子。」妹妹手機裡傳來一張相片,是許教授在金門拍的,是個在一間小洋樓商家前的騎樓。圖像呈現出一個場景、訴說著一個故事、也開啟與生命連接的記憶,其源來自記憶的初始、父親生前的講述、昔日的舊照、和父親去世後留下的文稿。
 父親生長在大陸的北方,母親則是南方人,因為國共內戰先後加入國軍,並隨著部隊來到台灣。當時他們同屬一個師部,父親是警衛連的連長,母親是政工隊的隊員,都是剛二十出頭的軍官,經常有在一起工作的機會。由於倆人志趣相投都熱愛文學,尤其父親更喜創作寫稿,很快就從伙伴變成情侶,進而結為夫妻,那時不知羨煞多少戰友。
 一九四九年秋,震驚中外的古寧頭大捷之後,他們的部隊奉令由台灣開抵金門駐防。到達金門的第二天,父親就被調到陣地,轉為直接負責戰鬥任務的連長。母親仍留在師部,因此不能和父親每天生活在一起,只有假日或節日才能相聚。
 一踏上金門島,父親就有一種鄉土味的親切感,有著特別的偏愛。那風沙下的田野,田野上所種的小麥與高粱;奔跑喊叫的黃牛和羊群,還有那頸上繫著銅鈴的驢子,黃泥土的道路,老百姓鍋裡煮的熱騰騰的紅薯稀飯,這一切太像他故鄉北方的農村了。「金門是南方中的北方,是海島中的原野。」這是父親初到金門的印象。
 金門是一個多風的海島,它刮起來並不是一陣陣的,而是連續不斷的狂風,好像萬馬奔騰,聲勢非常驚人。當時戍守金門前線的戰士,在這低緩丘陵多風的海島上,凡是能種樹的地方,都種上了可以抗風的樹,同時兼具了美化的效果。父親也栽下了一棵相思樹,根植了他深切的思鄉之情。
 父親駐守在官澳海邊,碉堡像一輛輛的坦克車,雄峙在潮來潮去的岸上,構成嚴密的火網。有一部分碉堡,當潮水來時會被浸在水中,戰士們稱做「水堡」,由各排輪流防守。
 那時島上對外交通不便,軍民三、五天才能看到由台灣船運過來的中央日報,極度感覺缺乏精神食糧。因此金門防衛司令部辦了份正氣中華報〈現金門日報〉,報社員工全屬軍職身分。報紙每天一個連可以分到四份;當報來時弟兄們都搶著看,把一張報紙撕開,互相傳遞交換著。
 起初父親會在軍務空檔時,寫點通訊稿寄給正氣中華報,報導幼年兵隊訓練的情形。如再有多餘的時間,也會寫些散文給報紙副刊。由於刊登率高,看的人多,後來父親被聘為報社的通訊員,每月經常都有稿子寄去。
 師部成立幼年兵隊,父親奉命接任教育訓練他們的職務,連上的事由副連長暫代。母親原本是師範學校畢業的,正好派調到隊上來,協助父親的工作。這樣一來,夫妻兩人又可每天生活在一起了。
 一百多個幼年兵,他們全是東山島人。兵團部把他們帶了出來,分配給各師訓練。這件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很輕鬆,實際上卻是困難無比。他們最大的只有十六歲,小的則是十二歲,高興的時候笑,不痛快的時候哭,情緒極不穩定,何況大都在戰亂中家破人亡。
 父親先擬定好課程進度表,然後母親再以愛心和耐心去配合教導訓練。幼年兵的心理和情緒慢慢穩定下來,訓練步入正軌,進步神速,獲得上級的肯定與讚賞。播種和收穫是忙碌的,看著即將成熟的果實,他們倆人心中充滿興奮。就在幼年兵即將結訓之時,這天參謀長突然打電話來,叫父親到師部去一趟。
 原來父親工作的成績和發表的文章,受到了兵團部和正氣中華報的重視,加上報社缺人,所以要調父親到報社去當編輯。不過兵團部尊重父親的意見,要參謀長先徵求父親的同意再做決定。這是父親可以發揮專長和才能的機會,當然很樂意的接受了,不過他希望等幼年兵結訓後再離開。參謀長點頭答應了。
 母親並不習慣軍中生活,加入軍中是不得已為了逃難。這次乘著父親調職的時機,她立刻向師部報告申請,希望能從軍中退下來,重返學校教書。兵團部非常體諒母親的處境和心情,不但批准了並通知行政公署,推薦她到金門示範中心國民學校擔任老師,而且可以跟父親同時去到差。
 參加完幼年兵的結訓典禮,看著卡車載著他們到各團部去報到,父親和母親開始辦理離職的手續,背著行李離開師部。
 報社和學校都在金門城裡,離部隊還有一段很長的路程。父親僱了一匹馬來,和母親分坐在馬身兩邊木凳上。這是金門民眾早期特殊的交通工具「鴛鴦馬」,可運貨亦可代步。馬在島中公路上奔馳著,在噠噠馬蹄聲中,他們放聲高歌,準備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
 來到金城,父親在報社附近,一戶有傳統三合院古厝人家租了間小廂房,和母親正式建立起家庭。以往他們的生活都是流動的,從來沒有安定過。
 房東是位五十多歲的婦人,待人非常親切和善。房東夫家姓楊,可是很早就不在了。她獨力養育著兩兒三女,開了一間賣香火金帛的店舖,每天忙裡忙外很是辛苦。她的子女都以大哥稱呼父親,父親也如同母親般尊敬她。父親和母親在這段日子裡,過得甜蜜而又安適。接著,我和妹妹也先後在房東阿婆家出生。
 由槍到筆,從碉堡到辦公室,父親開始報社編輯部的工作,他所負責的是國內和國際新聞兩版。編輯原是他的本行,很快就能得心應手。父親剛到報社不久,一九五○年七月大擔島戰役大獲全勝,立刻以頭版頭條發出捷報,不但振奮了全島軍民,也讓大家分享到勝利的喜悅。
 母親除了在學校教書外,還擔任中華婦聯會的總幹事,經常到金門各地激勵將士鼓舞士氣,並聘為青年救國團《青年半月刊》的編輯委員。當年大擔島之役的戰鬥英雄,後來被奉為「三谿之魂」的賴生明披著彩帶坐著彩車,接受全島軍民歡呼時,代表前線婦女獻花的就是我母親。
 金門過去地處偏遠,幾乎無婦運可言,為了倡導婦女運動的風氣,母親與朋友合作辦雜誌來推展婦運,讓金門的婦運有了初步的開展。直到母親懷孕後,才辭去婦聯會總幹事的職務。
 報社的工作一天比一天忙碌,父親一人得編三個版,還要跑外勤。長官的嘉勉,同事的倚重,他雖然忙,工作上卻一點也不敢馬虎。父親除了擔任副刊編輯兼編本島新聞外,並和副總編輯麻德明合編《陣中文藝》,每逢星期日增出半張,為前線的戰地文藝貢獻一份力量。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