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記憶中的「八二三」

發布日期:
作者: 文浦。
點閱率:1,138
字型大小:

時間的洪流不停的走,有時卻又似靜止在某個時刻,在記憶的深處,讓人總是無法忘卻的曾經-那段砲聲隆隆、烽火連天的八二三。
「八二三砲戰」迄今已六十五年,在那年出生時的嬰兒也正好達到老年門檻。從嬰兒到老年,似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久得會讓人遺忘許多事物,但那一年的那一天卻歷歷在目,難以忘懷。那年我十三歲,猶記得八二三那天,萬里無雲,氣候悶熱。因快到中元大拜拜,家戶正忙於做粿準備;當日下午約五時半左右,對岸三面環繞的砲聲突響,可說萬砲齊發,而我正忙於採豬菜,因平常聽慣太武山炸山工事,聽到砲聲不以為然。黃昏開始,砲火都集中在離我較遠處,身在西半島的我沒有聞到火藥味或看到落地的爆炸。忽然看見蔡厝山上有白煙冉冉上升,旁邊提水澆菜的同宗長輩感覺大勢不妙直奔回家。我見狀也奔跑至學校旁簡陋防空洞,看到媽媽和妹妹沒有來,又奔跑至鄰居家有石磨處尋找,告知家人砲戰很危險,他們才放下工作,快步躲到防空洞;而父親正在較遠山上採地瓜,未見其身影讓人不禁擔憂其安全,是否知道放下工作快回家躲砲彈?只是感覺以父親的個性是不可能的,讓人焦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本想上山去找父親,奈何母親一直阻止說不安全只好作罷;也擔心大哥正好送麵至太武山附近軍駐地,那時候家裡經營輾麵小生意以麵粉換麵。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祈禱父兄都能平安,簡直度日如年啊!待月亮高掛天際,在上弦月的亮光下,父親、大哥踏著月光歸來;只剩下二哥還杳無音訊,因任職於太武山駐地福利社,無電話可聯絡,祈禱有阿兵哥的陪伴能知道躲避砲彈。後來聽說那天砲火猛烈集中在太武山巔各據點,當時的翠谷金防部聯合餐廳也密集落彈,三位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將軍同時罹難,壯烈犧牲成仁,曾經吉星文將軍在77事變時,駐守盧溝橋任團長,是開啟對日抗戰第一槍的勇者;而趙家驤將軍更是一位儒將,詩詞古文造詣藝冠群雄;而空軍章傑將軍是位傑出飛行員。三位優秀將領因突然襲擊的砲彈而消逝,著實令人難過。之後翠谷餐廳,因與「脆骨」(粉身碎骨)同音,在拆除水上餐廳後,也改名為「明德公園」,並在此處為三位將軍樹立殉職紀念碑,供人緬懷景仰一代勇將。
當天晚上八點多吃晚餐時,總算一家團聚,卻也操心晚上是否會再砲擊,可能要暫時睡在宗祠內較安全,因防空洞就在旁邊。而居住在長福里只有一戶戴姓人家,已搬來防空洞內。聊起建防空洞時,村人也是意見分歧,講直白點,就是出不起配合款。當時大陸救災總會政策是只負責鋼筋水泥,其他則由使用者自籌。當時尚未經歷過強烈的砲彈洗禮,不知其嚴重性因此不願配合而不了了之。雖說有經歷過四十三年的「九三砲彈」,但我們村附近只落一發小砲彈並未造成傷亡,大家也不覺得危險,因此未體會到防空洞的重要性。而宗祠旁邊會有防空洞是因為設了學,每位學生繳款及募捐加上政府補助。記得當時上級來督導發現地基挖得不夠深,石砌的石塊水泥太少不夠牢靠,要求打掉重新砌。後來新建的防空洞有一定標準,容納量以十五人為基準;要有一定深度,採用灌漿且兩方出口不同方向。
砲彈來襲正值夏天野草又多,蚊蟲特別多。不論在宗祠內或是防空洞皆悶熱難以入眠;而防空洞內更是潮溼通風不好。但那一戶戴姓人家卻能一直守在防空洞裡,幾乎未見其出來透氣,靠著小扇子小板凳像坐禪修行般安靜也著實令我佩服。好不容易挨到翌日天微亮時,其媳婦迅速奔回家準備更多用品或食糧,帶了蔴袋和草蓆之物品鋪在水泥地上,晚上稍能安睡一下。二十四日約八點半左右砲彈又開始濫射,因附近村落-營山有跑陣地也開始有落彈,趕緊奔向山頂牽回很早就放牧的牛隻以避危險。砲彈不停發射,老母牛卻任你如何大喊吆喝也不為所動,只能小鐵槌敲打,卻又緩慢行動,那時正是童生的我,無法體會老母牛老態龍鍾走不動的悲哀,只能感受到自己內心恐慌不已,深怕砲彈不長眼,射過來的話我就要和世界道別了。好不容易將老母牛牽到牛舍,準備花生藤及水為其飼養。才知道父親又上山挖地瓜,心想砲彈期間不好好躲在防空洞,還一直去工作真是危險,無奈這就是金門農家百姓的生活。在砲聲隆隆中卻又要為了生活而棄危險不顧。之後聽到人家說西園剛好有砲彈就那麼巧,落在防空洞的空氣窗內,因爆炸導致死亡九人,也有多人受傷,有位婦人被削去半邊上肢,在那時就醫不方便,醫藥落後的年代,只有「五三醫院」有國防醫學院的醫官能夠協助治療,但傷亡者不斷增加,能給予的醫療照顧卻有限,多少生命在砲彈中消逝,多少軍官將領在戰爭中犧牲實是難以計數;多少的傷痛與呼喚也救不回親近的人,那種無奈與悲哀實在無法言喻。
砲彈仍然持續著,在漫長的煙硝戰火中,如何能安全度過,都覺得不可思議,整日除了三餐就是在防空洞附近警戒,等著砲彈聲來襲時能夠趕緊躲避。還好那時接近秋天,花生高粱已收成;地瓜也可陸續採收,父親總是屢勸不聽,每日仍然很早上山去採地瓜,割些甘蔓藤回來,將葉子摘下煮豬飯;梗則餵牛。有時碰到潮汐可下海擎蚵,還是想要下海,只是海防哨所衛兵則阻止,說軍方上頭有指示禁止蚵民下海以免危險。本村沒有其他砲陣地危險與密集落彈,但附近營山幾乎變成廢村,於是許多人湧入本村借住,一時人口增多,童年的我也多了許多玩伴,患難見真情,大家互相照顧。
我家人口都集聚在堂伯母家北廂房,有戶欞隔著與四個大汽油桶做支柱,橫樑架著再塹上大門舫,上面堆滿高粱與蚵殼;閣樓又有舊衣服棉被與廢棄的木箱子,心想房子這樣防護也許可以抵擋砲彈威力,起碼晚上如遇砲戰,不用驚慌失措的尋找躲避處。鄰居則將老床加高,下面挖很深的四方形坑,裏著棉被衣服鑽到坑裡躲避。為了躲砲戰,構築防空洞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我們村裡各個不同姓氏的村民加上外省人,大家摒除成見,有位叔叔提供一塊菜園很大,幾乎一夜之間在大家的合作努力下將防空洞建成,大家出錢出力,將家中可利用門板、釘子、鐵線毫無保留供出。正所謂團結力量大,百姓心中所想的是一場砲戰不知如何結束,是否會無休止的持續下去?只能本著團結一體共渡難關的奮鬥精神,構築堅固或簡易掩體,期望能躲過沒有長眼睛的砲彈轟炸。本村有一對父子更發揮其石匠專長,以住家附近田埂邊的相思樹做掩體,開挖出比水井大點的圓洞,深度有五、六樓高,每天除了吃飯外沒有休息,其精神毅力只有經歷砲戰殘忍遭遇,才能激發生存的潛力。努力以繩索吊掛提起地裡小石子泥土,再往裡面挖方圓讓人可以躺進去休息,準備隱居其中,但要下去容易上來難,如何排解大小便也考驗著力氣。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於是又架了圓滾輪與大竹簍,小孩可以坐著垂吊上去或下來;大人則靠牆上挖了很多墊腳小口,方便上下進出。而有些較富裕人家則以老房子一間臥房或院子一隅建構全家可容得下的小防空洞。上面堆了蚵殼或澎鬆草料。砲戰期間蚵殼瞬間變成奇貨可居,因為膨鬆有空隙是防止砲彈往下鑽的良好阻擋物,一時沿海村莊有海蚵出產地到處堆積像小山丘高,大家搶著要蚵殼,據說一袋喊價數百元也買不到。以金城有錢商家或富裕人家需求最殷切。只是砲戰中也沒有人敢冒險,那時交通工具只有騾馬運載貨物,蚵殼數量有限,路途又遙遠,萬一遇到對面零星擾亂射擊的砲彈將無處可躲避,不過還是有人為了錢而冒險去送蚵殼,來賺這筆橫財。(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