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典雅恬淡如雲 --側寫《沈麗玉 2023油畫個展「與雲同行」》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國治。
點閱率:586
字型大小:

在東西方美術家創作行列中,有些畫家選擇了離群索居的孤獨創作方式,例如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奈維爾.魏斯(Andrew Nowell Wyeth,1917-2009,又譯懷斯),其一生繪畫創作與當代藝術發展動向脫離,生活起居於家鄉獨自繪畫一輩子,留下諸多精彩畫作。
沈麗玉是我就讀國立藝專時候認識的學妹,當時她讀的是雕塑科,是一位具備善良、安靜、純真特質,說話不疾不徐、舉止優雅和衷心於藝術追求之女孩,畢業沒幾年,她選擇移居花蓮生活,於花蓮一所私立高職任教、作育英才,另開啟私人畫室教學。1989年我已回到國立藝專服務因為參加當時母校主辦的第一屆教師版畫研習營,沈麗玉也同時報名參加我們得以重新相遇,後來學校升格改制學院,她更復返學校,以兩年時間修完改制學院後美術學系西畫組在職進修學士課程,我得以有更多機會看到她的繪畫創作,那時候我熱衷藝術家的肖像攝影,在她板橋大觀路巷弄裡的畫室,拍了她幾張黑白照片,這些照片我至今仍非常喜歡,更後來她在花蓮舉辦了畫展,我寫了一首詩〈世界很靜-題沈麗玉的畫〉贈送於她。原詩如下:
世界很靜——題沈麗玉的畫/張國治:
世界靜靜地;/很靜。//
山很青,水很藍/世界靜靜地在腳下/一伸展,即可觸及。//
此刻,花蓮/七級海上大風浪/沈入世紀鼾夢中/九級大地震的餘威/
被天神順化/嘆息也輕輕被天使帶走//
陽光影暗內/絲瓜慵懶伸出花蓮/最舒適的身姿/在暖暖風中/孵出春天一記快樂的夢//
一不留神,打個噴嚏/回頭,滿山的野百合/開始從畫框內/向你微笑招手,說話。//
(刊於1987年6月15日《笠》詩刊199期)
這首詩收錄於我個人《紋身-張國治詩畫集》內,以平實的文字,口氣,卻是淡而有味的詩語言,傳達我對沈麗玉畫中的感受。如今事隔多年,我再次看到沈麗玉傳來的新作圖片,她即將展開的畫展《沈麗玉 2023油畫個展「與雲同行」》我仍有此同樣的感受。
「安靜」一詞於生命中是何其難達成的境界,當今世人追求身心靈課程中的療癒、入定、禪定或安身立命又是多麼不容易,如果容易,這些詞彙衍生的操作早不復存在。而藝術於現當代當中喧嘩多於安靜,理念知性多於畫面自我散發,論述思辨往往溢於創作自身感受,這已經是普遍的現象。
書寫至此,我立即聯想到年輕時喜歡過的日本風景畫家、散文家藝術家:東山魁夷(1908年-1999)其風景畫以西方寫實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調之美,卻散溢出一種和平、安靜,如夢似幻的超現實氛圍,色彩濃烈卻純粹,一匹白馬散步樹林中,充分映照畫家內心嚮往的孤獨之美情懷,也享受其中。其主要作品如散文集《聽泉》《和風景的對話》《探求日本的美》等,光從命名即大略感受到畫家之創作源頭及心境呈現。
或者我也浮現平山郁夫(1930-2009)之作品意象及色彩,其畫作以《佛教傳來》在日本美術界嶄露頭角,畫中平和安靜無比,流露出作者對佛教的洗滌及領悟。當然,看了沈麗玉近作我也懷想到十九世紀末象徵主義代表畫家迪隆.魯東(Odilon Redon, 1840-1916)他在畫面中創造出幻想或也可說屬冥想世界中的美好意象,卻是來自童年歲月中所見的荒涼風景烙印,日後反覆出現其作品內。魯東曾發表以〈夢中〉、《愛倫坡石版畫集》,成其一生重要的版畫作品,可在油畫和粉彩畫創作,卻是運用豐富華麗多變化的色彩,描繪出幻想中的神話題材,流動筆觸在花卉描繪表現上最能彰顯出其獨有的本事,色彩畫家名號不逕而走,他即使是用油彩作畫,也能畫出看起來有如粉彩般的浪漫質感,他應該不只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亦呈現出其浪漫和象徵主義意味。
沈麗玉有著傳統70年代國立藝專一代人的質樸和理想性,沒有深奧的繪畫語彙,我不知道沈麗玉是否和我一樣,在年輕歲月的藝術追求中,是否一樣喜歡這些畫家中的安靜與和平、瑰麗與美好?在現、當代藝術發展中我曾亦步亦趨追求與時俱進的藝術思潮及論述、周旋於新媒材及新科技雜揉的當代神壇喧嘩藝界,而最終感到疲累不堪。在疲於奔命之後,驀然回首照見年輕時所見的純粹美好,原來藝術可以回到離群索居孤獨作畫如魏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1948)克莉斯汀娜.奧森(Christina Olson)麥田中爬行的背影之孤寂與堅強而感動,證明自己純粹初心還存在,不失對繪畫的純粹熱忱,我們的確是需要不斷回望,檢索美術史,再駐足閱讀如自己曾經喜歡過的東山魁夷、平山郁夫、魯東被自己遺忘或棄之的畫家,思索自己所真正需要的藝術為何?
我很欣賞沈麗玉對繪畫執著不變的初心,在雄偉的東海岸礁岩海浪拍打、美麗的後花園堅持從土地、海浪、白雲,在幾乎離群索居中關掉手機聲,獨留浪濤聲響在心田中拍打不止,花蓮海濱如白色蕾絲般散開的浪花、上空朵朵形狀各異的白雲在她的眼前掠過,而每天可聞可見的花香四溢,促動她親吻著花蓮的美好和溫情。關於雲,我也想到:我的一首詩:〈無以名之的風景〉「無端的心對著/白白的雲/吶喊 白白的雲向著/ 沉默的山群/飄蕩 沉默的山群/撐起/空空的天幕 天幕之後/隱忍的淚/躲著」2002.6《張國治短詩選》銀河出版社1998.7.15《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另一首〈霧夜─來到元陽 〉其中有幾句:「黃昏/來到元陽,海拔二千五百公尺雲層之端/……/然而,只有白雲的流浪最自由/霧的迷離最美/黑暗的來臨最永恆/最虛無的光/最飄渺、最虛空/啊!只有天光雲嵐的無限最虛無」
(2009.11.14元陽之夜,張國治)
在我個人經驗中,即使白雲的流浪最自由,然而「無端的心對著/白白的雲/吶喊 白白的雲向著/ 沉默的山群」雲成為寄情吶喊訴苦的對象,也是飄蕩之心的隱喻。沈麗玉的「與雲同行」畫中卻是輕快的、美麗多色層的,既是造形變換的舞臺,亦是她造形園藝裡練功的對象、心之所向。她沒有流浪飄浮的心,卻是讓每一朵雲紮實栽種於畫面上。
臺灣貴為美麗的福爾摩沙,這塊島嶼有著兩百多座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五千多種原生種植物、七千多種蕨類。花蓮擁有鬼斧神工般峽谷的太魯閣、浪濤拍打東海岸、婉約秀麗的花東縱谷,住著臺灣最多原住民。海及浪濤聲、野生百合,還有詩人楊牧,及其被註文「後花園」的意象,都是我立即升起的花蓮印象,現在還有沈麗玉「與雲同行」之雲的彩筆呼喚。她的創作論述以詩語言表述:「在花蓮…日常的山頭白雲/麵包樹林裡/夾雜著檳榔花香水澤之畔/有野薑花鳶尾花/黑色岩石上原生百合/迎海風搖曳/無盡藍海的意象/脫俗絕美的峽谷步道/藝想哲思的山海森林我在花蓮的每一天/都豐盈入畫/宛如此心/與雲同行」她的文思完整、筆調極佳,語氣輕緩,充分呈顯出我所忽略的花蓮之美。她的畫中色彩以其主觀揮灑描繪,以極簡形態元素如雲、海天、花朵、野草、樹木構成畫面。流動似的畫面,觀之彷彿是人競走或漫步於海邊,穿過枯樹林、時而仰望雲朵、聽濤聲。在色彩表現上常利用粉紅粉青或燦爛的黃,架構其一直以來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畫一如其人之性情,許多幅裝盛有花瓶的花之主題,使人想起布魯東的粉彩畫,花瓶不是對稱甚至歪斜一邊,實為有趣。白色浪花泡沫描寫如百褶裙之滾邊,層層島影堆疊畫面、海平面、黃昏的雲朵雖是平常意象之物,在她的多情表現中,卻出神入化為具有個人語彙的調性,那是一個人誠懇謙和、或是對天地禮敬的結果。和平山郁夫、東山魁夷有著重複性主題卻不單調之感。雖然學雕塑或美術學院系統出身,卻不拘泥於學院的傳統,反而帶著素樸的手法和意象之美指向美好,畫面出奇的和平與安靜,藝術提供的訊息是從現實具象轉化,再走入自己主觀的美化與修飾,這已經不是要超越自然或不超越的問題,而是轉譯自然為更美好之心,使觀眾受其魔法般的畫筆營造,隨其視覺的形體和色彩連結心靈起舞,這也正是藝術動人的力量和心靈淨化過程,讓人著迷之所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