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何處招士魂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575
字型大小:

記得第一次讀余英時老師的大著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在驚嘆余先生「漪歟盛哉」的學養之餘,更欽佩他那力承時艱的擔當;一種傳統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自此,追讀余先生鴻文就成為生平樂事;濁世中風簷展讀的知音。

日前拜讀余先生鉅著《知識人與中國文化價值》,深感窺奧之餘,若不能反芻論道,豈不枉然?所謂洙泗論道,河間講學,不正是一種切磋?一念至此,乃有本文的草具。

知識人、中國文化價值,是全書立意兩大元素;繞著這兩大元素,回首其煙波處,作一深邃精微的分析及遠見。因此探討所謂的知識人,自然為觀照之焦點。

知識人就是世稱的知識份子。余先生於1990年披露「中國知識人之史考察」,借用(intellectual)的日譯,採用「知識人」一詞後,有感比「知識份子」一語更能傳神「人」,自此即以「知識人」取代「知識份子」,特先為註。

知識人在中國古代稱「士」;介於貴族平民間。《說文解字》訓「士」為「事」,顧炎武斷定古代的士,「大抵皆有職之人」,應是確論。由於中國古代的特殊文化在於禮樂;「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而周代貴族子弟大致都受到禮、樂等六藝教育。因此他們的價值觀,以力服人是不足取的;既使征戰,也必須「文以禮樂」。封建秩序下的士,便是在這種氛圍下化育的。

「士志於道!」是孔子最早為士所下的定義;使天下無道變為有道!也確立了士必須以重整政治秩序為己任。道是什麼?「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為了行道,因此「學而優則仕」是「士志於道」的重要平台;不然就發揮孟子「處士橫議」的精神。就此而言,儒家的道可統攝為「入仕行仁」與「處士橫議」!

「士」和「道」,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只是意有所別。古代的士是政府各部門中掌「事」的官員,及至春秋時期,因為封建制度的解體,士逐漸和庶人連在一起,及至戰國時期,士終於不再屬於貴族,而成為四民之首。

自此,士從封建秩序中解放,失去了職位;卻獲得思想的自由!這一超越精神的出現,不但使他們能夠對現實世界進行反思,豐富知識人社會批判者(social critices)的思想,也使他們能自由探索理想而抽象的「道」。從此,士與道便合而為一,且都自以為看到了「道」,造成諸子百家的爭鳴。

而春秋以前的道,是具體的,主管人間吉凶禍福的「天道」,至春秋時期,「天道」重心從「天」轉向「人」;所謂「天道遠,人道邇。」這對儒家影響最大。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荀子也認為「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此種強調通過「人」的自我反思,才能「知天」的人文思想,是中國文化「內向超越」的源流所在;更是「入仕行仁」的思想泉源。

至於「處士橫議」更有其歷史背景。戰國中期以後,齊國創立稷下學宮,尊禮當時各學派著名知識人,號稱「稷下先生」;燕昭王也曾築碣石宮,師禮鄒衍。「稷下先生」的最大特色是「不治而議論」,自此與「入仕行仁」相互輝映,成為傳統知識人的價值觀。

為了「行道」,因此士自先秦以來就有參與「治天下」的抱負。此種參政的要求,終因漢武帝「獨尊儒術」而實現;不但郡縣孝廉改以士為對象,太學博士弟子更成為入仕的重要途徑。東漢順帝陽嘉元年,不但規定孝廉限於諸生、文史兩項,且要考試,一般認為這是科舉的濫觴,使士「入仕行仁」的抱負有了制度的平台。

就因中國知識人的「道」是人間的;既不同於以色列的先知,訴諸超越性的上帝,也不同於希臘哲人對自然秩序的探究。因此,中國知識人自始即和政治權威,發生了面對面的關係!如何應對?《明夷待訪錄》這段話,最足以說明:「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學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危言深論,不隱豪強,公卿避其貶議…」乃至「伏闕搥鼓,抗權折貴!」

此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明道救世精神,與Icharc Hofstadter所言:一個知識人必須具有超越一己得失的精神,在自己所學基礎上,發展出一種對家國、社會、文化的關切感;一種近乎宗教的悲憫情操不謀而合。易言之,具備了類似「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的風骨,才是知識人;「學成文武藝,貸予帝王家」的,只能算是知識的業務員而已。

總之,知識人必須具有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風骨;治世則援學論事,斯文有傳;亂世則松柏後凋,雞鳴不已。具有此種為人間公義,不顧己身安危的風骨方配稱為知識人!

雖說自1905年廢科舉後,士的傳統似已消失,但其精神仍以各種面貌出現,在書劍飄零歲月中,有劍氣簫心的浪漫,更有直道而行的執著,從風起雲湧的五四運動,乃至抗戰時期挺身救國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不正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流風?但曾幾何時,在吟罷江山之餘,環顧世道,「不聞烈士歌,但見諂佞人!」令人在掩卷之餘,豈僅有何處招士魂之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