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育嬰堂移風易俗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998
字型大小:

宋時福建即有溺女嬰陋習的文獻記載,千百年來的封建社會,重男輕女觀念根深蒂固,女性的生命權利無法受到應有保障。在金城浯江書院和基督教會之間的法院宿舍,即為清代金門扶養棄嬰的育嬰堂舊地。
傳統上民間生男孩稱恭喜,生女孩則曰也好,十足表現落伍的觀念。舊時坊間有換花習俗,聲稱能將懷胎中的女嬰,通過法事儀式轉變為男嬰;較為不人道少數走偏門者,直接將活生生的女嬰,送至海邊祭祀放水流,寄望以死換生,下一胎會如願以償生男兒,咒以「海水青青,女兒換後生」等語。
清代中葉社會動盪,貧苦人家謀生不易,加劇閩南棄嬰風氣。有些生下來的女嬰,直接溺斃在房間馬桶裡,或者遺棄任其自生自滅,泉州府為此才開始致力於地方救濟策施。金門育嬰堂是繼廈門育嬰堂之後,廈門育嬰堂在乾隆31年(1766年),設立於廈門港火仔垵,由當時巡道蔡琛就原先註生娘娘廟,改為施行善事的普濟堂,由官方雇請數名乳婦,提供衣食,收哺女孩,皆由興泉永道撥發經費,聘請當地公正士紳董其事。筆者近年來多次走訪廈門洪本部一帶,找到清代廈門育嬰堂遺址,可惜已經過幾番的翻修更改,僅得殘碑憑弔,難以窺得全貌。
金門育嬰堂的起源,是受到廈門的影響,清道光28年(1848年)8月,金門縣丞李湘洲及金門鎮右營遊擊鍾寶三,聯合鄉紳林焜璜、蔡師弼、蔡漣卿等人倡建育嬰堂來收養女棄嬰,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才在後浦縣衙西面完成二進的建築,明定育嬰堂規條,收孩、領孩、扶養、募捐經費等細項,都有一定的規範程序,拯救無數女嬰的小生命。民間的習俗,孩子的出生都歸註生娘娘所管轄,按照慣例堂內也祭祀註生娘娘。
育嬰堂的興建及經營過程,應歸功林焜璜及林豪父子,他們平日熱心參與地方公益事業,林焜璜極力奔走募款,舉人林豪曾經寓居廈門虞朝巷,繼承父志續修《金門志》時,另在規制志中獨立篇章,詳盡的書寫籌設育嬰堂的緣起和經過,喚起鄉人對這項慈善事業的重視。光緒22年(1896年)林豪經理育嬰堂,光緒33年(1907年)林豪遠涉重洋到新加坡,在當地住了二、三年,為家鄉籌募育嬰堂經費,寫了不少相關詩文。
金門育嬰堂成立不久後,由於收養的女嬰過多,造成經費不足,幾度將部分女嬰撥請廈門育嬰堂協助扶養,解決嬰多費少的問題。民國之後民智大開,送嬰者少,遂廢止育嬰堂,原址多次淪為軍隊駐所及自治區公所。1948年金門司法處設在北門街舊禮拜堂,因為是屬於金門基督教會產業,教會提出收回請求時,司法處找到已為區署的育嬰堂,準備建築法院,並成立籌設「建築金門縣司法處籌備會」選出十五名駐會委員,公推許允選當主任。資金的來源,先是拍賣掉在後浦大街的日據敵偽產業店屋一座,再向高等法院請求撥款,不足部分由縣民分攤認捐。
金門育嬰堂從有到無過程,講述一段金門移風易俗的歷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