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時間怎麼說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學敏。
點閱率:2,310
字型大小:

莎士比亞說:「時間─對於等待的人來說,很慢。對於害怕的人來說,很快。對於悲嘆的人來說,很久。對於慶祝的人來說,很短。但是對於相愛的人來說,時間是永恆的。」
《心理科學》的新研究指出——「時光飛逝」這句話可能沒說錯,但前提應該是:當我們享受的事物是目標導向的(goal-motivated),時間才會如飛而逝。阿拉巴馬大學心理學家Philip Gable和Bryan Poole提出假設:那些能引起高度趨向動機的特定心理狀況,就會讓人們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實驗證明Gable和Poole的假設是正確無誤的,他們在用餐時間前,對受試者出示花朵圖片與美食圖片,兩張圖片呈現的時間相同,但受試者卻一致認為美食圖片呈現的時間短得多。說得直白一點兒:人們會覺得時間變得更短,主要是由人們內心的渴望所造成。而這種渴望,總帶著興奮的成分或者急切的追求慾望。
前頭這兩種對時間感受的敘述,分別出自文學家和心理學家各自的說法,他們當然也都各有所本。莎士比亞以抒情詠嘆的方式,詮釋時間會因著人的心境與所處的情境,而有長、短、快、慢,甚至是永恆之感的強烈差異。而兩位心理學家則透過假設與實驗求證的科學方式取得結論,認為人們心中對某事或某物的渴望,會直接影響人對時間過得快慢的感受與反應。以上兩種說法都對,也都不盡然全對。因為,還有一種讓人乍聽之下覺得十分弔詭的說法,存在於哲學家的獨到解讀與認知裡呢!我們這就來聽聽,哲學家是怎麼看待時間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句話曾經引來許多駁斥的聲音,人們會說:我想踏進同一條河幾次,就能踏進幾次。怎麼赫拉克利特會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呢?金門鄉親也說話了:從小到大,我都不知道已經有幾百次踏進金沙溪了哩!我們若要更清楚理解這句名言的真義,必須先針對「同一條河流」這個概念的定義與認知去下功夫。事實上,赫拉克利特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在不停流動著,都在不斷變化著,我們曾經篤定地認為永恆凝固不動的事物,在宇宙中其實並不存在。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的過程中,其變化的速度或快些、或慢些,或質變、或量變,在變中有序,或說變化中亦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也就是說,事物在變化中有著相對的不變。若果人們以宏觀來面對世間萬物,便會覺得黃河永遠是黃河,多瑙河永遠是多瑙河。而實際上河水是日夜流動著的,分分秒秒處於變動的過程中,所以,我們可以說:當我們第二次伸足踏入這條河流,接觸到的河水,已然不是第一次踏入時接觸到的河水,而是另一波的河水。河流在相對的不變中不停地變化著,這就進入「新新生滅、念念不住」的微觀之境了。也因此赫拉克利特才會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我猜想,孔老夫子是能夠理解赫拉克利特說的是個甚麼道理的。《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遙想孔子當年,他站在河邊,凝望著流水所生發之慨嘆,不也是有感於世間一切事物在時間無情的消逝中,不斷變化,抓也抓不住,留也留不住,因之悵然無奈。無獨有偶地,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對於宇宙萬物的變與不變,亦有著深刻而通透的領悟:「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此時此刻,仰望孔聖人、蘇大才子、莎士比亞、Gable和Poole、或者赫拉克利特……,想想歷史上多少偉人,有哪一位何曾能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永遠立定不變?
關於時間之有盡與無盡,關於世間萬物的「不變之變」或者「變中之不變」二者間所存在之隱纏序;則渺小魯鈍如我,唯謙卑是命,唯靜默以自處,此外,更無他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