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錯,我改─「乜代」兩字,應該寫作「乜事」(一)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邦祥。
點閱率:3,666
字型大小:

在2020年9月15日發表在浯江夜話的「乜代」何時變「覓乃」?原來聽音不辨聲一文,在文章標題中,「乜代」兩字,應該改寫作「乜事」,因為「事」閩南語讀做「代」的音,那為什麼讀做「代」的音呢?
在陳世明教授的影片中只說「事」的白話音讀做「t?晼i」,臺灣等區域,後來寫作「代」,陳教授並沒有進一步闡釋為何「事」讀做「t?晼i」,它的演變流程到底是什麼。
在維基辭典稱:「關於「乜代」的發音和釋義,請看「物代」。此詞「乜代」是「物代」的異體字。」此頁面最後編輯於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10:27。也就是,在我寫作「乜代」何時變「覓乃」?原來聽音不辨聲時,這一條資料還沒出現,下文「物代」詞條亦同。
另在維基辭典「物代」一條稱:副詞:(廈門話, 泉州話)為什麼、何故。
代詞:物代(金門話, 澎湖話)什麼。動詞:物代(廈門話, 泉州話)做什麼你咧物代?〔閩南語泉漳片〕~L?椌tehmih-t?晼i?〔白話字〕:你在做什麼?
臺灣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典則沒有收錄這個詞條,但這是一個閩南、廣東地區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彙,為什麼沒有收錄呢?實在非常令人匪夷所思。
另外公視的台灣記事簿第170集(2022.12.4)~離鄉不離腔,目前僅有不到兩成年輕人還會講金門話,弱勢腔調如何傳承?〔物代欲講金門話〕
在這篇專訪中「乜事」也寫作「物代」。並且在編輯小組的說明中表示,因為金門自編的閩南語相關書籍已寫成「物代」,我們只好根據它的寫法,也跟著寫作「物代」。
根據乾嘉時期嘉定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中提出。錢大昕認為:「古無舌上音。」這是音韻學中的一個假說,認為中古漢語中屬於舌上音的知、徹、澄三個聲母在上古漢語中不存在,是後來才從屬於舌頭音的端、透、定三紐中分化而來的。
根據《切韻》,中古漢語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兩組。一組是舌頭音,即端、透、定、泥;另一組是舌上音,即知、徹、澄、娘。在中古聲母為端、透、定的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聲母是d或t;知、徹、澄則讀zh、ch、b。
所以「古無舌上音」,我們可以理解為:現在國語聲母是d(ㄉ)、t(ㄊ)的字,和部分聲母是zh(ㄓ)、ch(ㄔ)的字,在先秦、兩漢、魏晉時期聲母相同。
另根據劉建仁所說:「事」的反切上字「鉏」屬崇二母,崇二母的字在台語有一例讀t-,即「鋤」,士魚切,ti5(鋤頭,ti5-thau5)。所以「事(鉏吏切)」讀tai7不是不可能。」(劉建仁,生於1931年,台灣大學土木系畢業,於1996年退休。作者退休之前就曾在《台灣風物》發表過零星的台語研究之篇章,退休之後更潛心研究台灣話的語源、本字、理據。)
而根據「事」的反切上下字,在按照黃季剛所說的:「精清從心邪,古讀端透定透定」的規則來看,「事」這個音的讀做「t?晼i」,這也就是為什麼「乜事」後來會寫作「乜代」的原因了。
很多教閩南語的人不懂中國傳統聲韻學,而教聲韻學的也有很多人不懂閩南語,或者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所以一個講不出所以然,只好告訴你,這個字就這麼念,這個詞就這麼寫,這實實無法讓人信服。
而懂聲韻學的,又有很多是不甚熟稔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所以對閩南語教學望而卻步,我則以為這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而閩南語教學也不應該只停留在擬音的部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