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洋樓與僑匯

發布日期:
作者: 楊肅民。
點閱率:3,451
字型大小:

從19世紀末起,為了消化中國東南沿海多餘的勞動力,年輕人離鄉到東南亞(南洋)謀生,這些人被稱為「出洋客」或「番客」;又因其前往南洋「番」人之地,故稱為「落番」。屬於福建省的金門,也有不少人加入這個行列,他們先到廈門,再輾轉搭船到南洋。
番客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賺錢,回故鄉起大厝、蓋洋樓,是出洋者光耀門楣的具體表現,也是落葉歸根的集體盼望。根據金門縣文化局統計,金門島約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土地上,在民國十幾年到廿六年間,至少建起二百三十座洋樓。
大家印象裡「洋樓」都是「番客」寄錢回來蓋的,其實這樣的刻板印象還是有例外的。二年前文化局舉辦四季走讀「戀夏」,選定盤山作為地點,盤山包括頂堡、下堡及前厝,一定不會錯過下堡的「翁贊商、翁贊榮兄弟洋樓」,翁贊榮之子翁金國因為怕講師講解洋樓時,也犯下上述的錯誤,特地親筆敘述翁贊商、翁贊榮兄弟洋樓建造經過送給講師參考。
他親筆寫道:「翁贊商、翁贊榮兩兄弟在家鄉從事農耕,並經營榨油業、雜貨業,經過數年後累積一些資金,決定建造兩層洋樓。此洋樓的設計者,是來自福建省惠安縣的張師傅父子,建材均從大陸取購。古寧頭大戰時,國軍於此設置指揮總部,約在民國七十及九十幾年時有重新整修過,後來為贊榮的兒孫住於內。
贊商於此洋樓建成後,前往新加坡再轉往印尼的蘇門答臘的巴東巿,面會未曾見面的同父異母的大弟翁贊謀,討論思考未來的前程。有贊謀商業人脈下,決定從事印尼和新加坡間的物資流通,經過數年後,定居於新加坡,並從事天然樹膠、椰乾、SAGO粉的貿易。至於印尼之SAGO粉(澱粉類作物,SAGO粉可以製成西穀米)粉從蘇門答臘進口,在新加坡加工、曬乾或烘乾再裝袋,常銷往英國利物浦(Liverpool )、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及日本。(紡織業需SAGO粉)」。
翁金國當年洋樓興建時他已有記憶,為了扭轉大家對於洋樓興建都是靠「僑匯」的刻板印象,所以他才挺身站出來,因為他們家這棟洋樓並不是靠「僑匯」建的,而是父執輩靠雙手經營榨油業和雜貨業,積攢了資金蓋的,這棟洋樓和「僑匯」並沒有相關,也希望外界不要有誤解。
過去「洋樓」和「僑匯」幾乎劃上等號,翻開金門的洋樓史,也確實都和僑匯有關連,在那段時期「番客」下南洋,就為努力打拚賺錢,好寄回故鄉慰親,有出息的就是寄大把銀子回老家蓋洋樓,象徵「衣錦還鄉」,這是「番客」普遍的心理,不過翁贊商兄弟卻能在那樣的年代白手起家蓋洋樓,委實是不容易。
根據翁贊商、翁贊榮兄弟洋樓的資料簡介:「洋樓興建者為翁贊商、翁贊榮兄弟,兩兄弟於家鄉金門從事農耕,並經營榨油業與雜貨業,經過數年打拚累積資金,決定共同建造二層洋樓。洋樓設計者為來自福建省惠安縣的張師傅父子,建材均於中國大陸取購。洋樓建成後,翁贊商始前往新加坡再轉往印尼蘇門答臘的巴東市,面會未曾見面之同父異母的大弟翁贊謀,討論未來規劃。在贊謀商業人脈的幫助下,贊商開始經營印尼和新加坡間的物資流通貿易……翁贊商因而迅速累積財富,並定居於新加坡。本棟洋樓於古寧頭大戰時,國軍於此設置指揮總部,並分別於民國70及90年間進行重新整修,目前則為翁贊榮子孫使用。」
位於金寧鄉盤山村下堡87號的翁贊商、翁贊榮兄弟洋樓,於93/12/16登錄公告為歷史建築,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3.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登錄理由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3.具有建築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值及潛力。這棟洋樓目前經營民宿,我女兒唸金鼎國小幼兒園時,曾因她姑姑的緣故借住其內多年。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