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的未來新大門-金嶝跨海大橋

發布日期:
作者: 林相吉。
點閱率:1,467
字型大小:

只是競選口號?
過去,每逢選舉時,「金烈大橋」就會成為競選口號,但選後往往隨著候選人當選後卻又逐漸歸於平靜;近些年來,只是「金廈大橋」取代了「金烈大橋」成了新的選舉口號。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似乎也顯示出金門人難得展現出的靈活與彈性,這次是「金嶝大橋」取代了「金廈大橋」的政治訴求。似乎「橋」對我們金門人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座橋,也是一條經濟與民生關聯的交通線,更是一條與大陸及世界接軌的生命線。
看到許多關心金門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前輩在報上投書,表達個人對地方發展的建言與期許,雖然意見分歧,但關心的議題卻懇切而雷同;也看到前後任縣長對地方發展所做的努力,雖然格局與重心不同,但具體的政績均有目共睹。在此,我要強調的是,建設金門與廈門間的跨海大橋是刻不容緩的重大議題,也是關係金門未來經濟發展與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設施。因此,它不應該再只是個「競選口號」。
中國啟動高鐵時代
中國大陸已經進入高速鐵路的時代,主導中國高鐵戰略發展的關鍵人物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首席專家、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客運專線副總設計師張曙光。他所擘畫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系統已經進入白熱化時代,預計在2012年完成,屆時中國將擁有客運專線42條,總里程數達1萬3000公里,其中時速在250公里的路線有5000公里,時速在350公里的路線有8000公里,整個中國的東部、中部及西部地區的大多數城市都納入了這個戰略規劃。
中國高鐵的「四縱」包括:京哈客運專線、京滬客運專線、東南沿海客運專線及京港客運專線;「四橫」包括:滬漢蓉客運專線、青太客運專線、徐蘭客運專線及滬昆客運專線等。從許多方面來說,中國當前所興起的「高鐵革命」可以媲美19世紀美國的「鐵路革命」,以及20世紀50至60年代掀起的「高速公路革命」,這個將奠定中國未來經濟與民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結合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積極發展的航空網路與高速公路網路系統,中國已經進入一個四通八達與快速便捷的時代。
其中「東南沿海客運專線」主要由滬杭甬客運專線、甬台溫客運專線、溫福鐵路、福廈鐵路及廈深鐵路所組成,從上海這個世界大都會來看,往北可連接京滬客運專線,往南銜接東南沿海客運專線,途經杭州、寧波、台州、溫州、福州、廈門、汕頭、深圳等地,最後可連接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香港及廣州。我們應該緊盯這條交通要道,讓我們除了廈門航空之外多了一個重要選項,透過它,我們可以快速向北連接上海,向南銜接廣州和香港。
尋找金門的新定位
金門幅員狹小,各項資源貧瘠,人口結構嚴重失衡,未來的發展關鍵在於如何與大陸接軌,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一個重要組成份子。因此,建設金廈之間的跨海大橋更是刻不容緩的事,這也是我們金門人幾乎沒有異議的共識。但是,有許多同鄉分別主張要建「金廈大橋」(連接大金門-小金門-廈門本島)、或「金嶝大橋」(連接大金門-大嶝島-廈門市翔安區),這樣的差異也反映在中央政府的政策上,而中央政策的反覆正是我們金門鄉親意見分歧無法形成共識的主要原因。
我們姑且先不管中央政府的政策考量,我想來談一談,我們金門人到底應該把這座跨海大橋建在哪裡,才能發揮最大功效,為我們金門帶來最大的經濟與民生利益,而不要只是淪為選舉的政治分贓或是欺騙選票的口號。我想許多人都會同意,在現階段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勢中,我們似乎可以清楚看出金門的機會與挑戰,機會是小三通模式已經為金門和廈門間建立了良性的互動與往來關係,是兩岸政府與民間最具代表性的交流與合作的典範;而挑戰是大三通時代來臨卻大幅降低了小三通的角色與功能,是金門面臨被兩岸邊緣化的危機與困境。因此,重新為金門尋找定位更顯得迫切,且義不容辭。
我認為,不管是從歷史地理、血緣關係、經濟發展、文化傳統等構面來看,我們都應該積極尋求與中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讓金門整合融入「廈門經濟特區」更是必要的策略選擇,讓金門與廈門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廈經濟特區」的緊密關係,而興建「金廈跨海大橋」將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條件。因此,我要提醒的是,先看看廈門的整體發展格局與交通基礎建設後,再來討論我們的跨海大橋應該建在哪裡,才符合我們金門的最大經濟效益。
建構金門未來的新大門
首先從東南沿海客運專線談起,其中一段與金門關係最密切的是「福廈高速鐵路」,自福州市引出,途經福清、莆田、泉州至廈門市,全長274.9公里,設計時速為200公里(預留時速300公里),自2005年10月開工以來,歷經3年多的建設,目前全線橋樑隧道與路基土石方工程均已完成,正進入全面舖軌階段,預計在2009年11月30日完成各項測試正式通車,屆時,從廈門到福州,全程運行時間約1小時30分左右,比乘坐經高速公路的客運汽車快了近2個小時。
福廈鐵路全線共14個站,運行後,客車預計只停大站,包括福州、莆田、泉州、廈門西站(廈門新站)、及廈門(島內),一些小站如翔安(馬巷鎮曾厝)、杏林、廈門北站等,預計只供貨車停靠。中國政府指出,福廈鐵路的運載能力達到每日5萬人以上,是一條城市中心對城市中心的「對點直運」列車,明顯與台灣高鐵(遠離城市中心)的停靠站設計不同。所以,福廈鐵路列車比高速公路及航空客運更具營運及競爭優勢。
其次,利用Google地圖看一下中國的交通現況,不禁會令人吃驚,除中國高鐵的「四縱四橫」的戰略佈局外,更可看到東南沿海已經建設完成一條編號324的高速公路,而福廈鐵路幾乎就是沿著這樣的一條路線來建設的,最重要的是,這二條交通要道緊鄰沿海地區,途經廈門翔安區,換句話說,這二條交通要道距離金門非常的近。因此,我們是否應該認真思考,金廈跨海大橋應該興建在離這二條交通要道最近與最有利的位置點上,我認為兩岸最佳戰略位置點正是廈門翔安與金門西園,而這正是「金嶝跨海大橋」的位址。
總之,考量到廈門本島已經高度開發,城區內因交通流量太大造成嚴重的塞車現象,如果我們將跨海大橋建在連接大小金門與廈門本島的地理位置上,未來通車後可能要花不少時間在交通運輸的路上,雖然對進入廈門觀光旅遊或採購的遊客影響不大,但卻對只是途經「廈門」的旅客造成時間成本的浪費,我想這是最有待商榷的地方。反之,如果我們將跨海大橋建在連接金門西園經大嶝島後直接銜接廈門翔安區,向西可以經海底隧道進入廈門本島市區,向北可以銜接沿海的泉廈高速公路及福廈鐵路,可有效將金門與廈門連成一體,而翔安區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如果未來中國擴大廈門經濟特區的範圍,廈門島將不會再是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的重心(因為已經達到高度飽和,發展腹地嚴重受限),而翔安區將會成為未來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重心,相對於廈門島的地理限制,翔安區所擁有可發展的腹地及交通便利的優越競爭條件。如果未來金門有可能加入成為「金廈經濟特區」,則未來更可能促成中國將廈門國際機場遷移至大嶝島,擴大廈門國際機場的規模與競爭力(類似韓國仁川國際機場的格局與概念),屆時將會更加突顯「金嶝跨海大橋」的戰略價值與經濟效益。
因此,我想說的是:「金嶝跨海大橋」將會成為未來金門的新大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