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傳染病的流行與救治 ──以鼠疫為中心的研究

發布日期:
作者: /董群廉。
點閱率:6,075
字型大小:


前言
一、金門傳染病猖獗及其因素
(一)傳染病在金門的歷史
(二)金門鼠疫傳染病流行的原因
二、金門公共衛生的萌芽
(一)社區清潔的推動
(二)現代防疫觀念的傳播
三、華僑的捐助與金門傳染病的救治
四、國民政府遷台後的傳染病與救治
五、結論

前言
本題目是筆者2019年10月2日在金門大學的公開演講,演講完畢,陳副校長其中博士頗有鼓勵筆者公開發表之意,惟當時筆者有專案待處理,所以並沒有積極回應。2020年1月中旬,大陸武漢肺炎傳染病爆發,筆者認為若將該文於此時公開發表,不但很有意義,且可收行政工作之鑑鏡效果,因此利用春節期間,重新審視文章,調整綱目,並補充內容,希望刊布之後,能夠提供將來修史之參考。
傳染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它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維基百科為它下了如下的定義:「傳染病是一種可以從一個人或其他物種,經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或物種而染病。通常這種疾病可藉由直接接觸已感染之個體、感染者之體液及排泄物。」其傳染有空氣、食物、接觸、母體、血液等多種途徑。
因為它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文獻上是這樣描述傳染病的,《雲南通志》云:「乾隆五十二年(1787),鄧川……大疫,死者萬計,野無人煙。」趙宏達著《陳子貞事略》云︰「光緒二十四年(1898),曲靖發生鼠疫大流行,死者十分慘重,全家死光的逾百戶,一段時間,家家閉戶,路少行人。」1793年師道南在〈鼠死行〉亦云︰「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坼堵。畫死人,莫問數,日色慘淡愁雲護。三人行未十步,忽死兩人截路。夜死人,不敢哭,人鬼死棺暗同屋……一死滿地人煙倒,人骨漸被風吹老,田禾無人收,官租向誰考。」從「死者萬計,野無人煙。」「全家死光的逾百戶,一段時間,家家閉戶,路少行人。」「三人行未十步,忽死兩人截路」等詞句的形容,可以瞭解傳染病的肆虐,可以造成人類嚴重的死亡。
人類歷史上的五大傳染病,更造成數千萬人的死亡,第一次是發生14世紀的50年代,只在短短的數年就奪走了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造成了高達7000餘萬人的死亡,號稱是歐洲大陸最恐怖的一場瘟疫,這就是世人所熟知的「黑死病」。
第二次發生在15世紀的美洲,歐洲人未登陸美洲前,這裡印第安人超過3000萬,歐洲人殖民者入侵這塊大陸時,遭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強烈阻擊。因此歐洲人把帶天花餐具送給了當地土著,瘟疫因此在這塊美洲大陸肆虐,短短的數十年間,3000萬印第安人只剩下了不到100萬人。天花的傳染性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它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武器》。
第三次是發生在17世紀中葉的中國華北地區,時值明朝末年,北方大旱,糧食歉收,導致大部份的地區饑荒,飢民無以維生,只能捕鼠充飢,而老鼠亦無以為食,致體質變弱,因此帶有大量的鼠疫桿菌,人類食用帶菌的老鼠,再加上人傳人的感染,鼠疫快速蔓延。明崇禎17年(1644年)一年的時間內,僅北京一地就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奪去生命。
第四次也是發生在中國西南地區,1855年(咸豐五年)中國的雲南爆發了一場鼠疫大流行,隨著人口移動和商貿活動,在很短的時間內擴散到了全國,據估計大約有500餘萬人死於鼠疫,屍橫遍野,家家閉戶,路少行人。
第五次發生在1918-1919年間的南歐,時值一次世界大戰未期,當時的西班牙在1918年的3月爆發了大流感,很快的擴散到全世界,在一年內造成5億多人的感染,據估計超過4000萬人的死亡,其死亡人數是一次大戰死亡人數的4倍之多,由此可見傳染病的恐怖。
遠者不說,台灣地區也曾在2003年爆發嚴重的SARS疫情,當時恐慌的氣氛,把SARS看成世紀絕症,而「和平醫院封院事件」更是撼動人心,當時行政院與台北市政府共同宣布和平醫院封院14天 ,總計約有1200人被鎖在醫院鐵門內,求助無門。最終總計有150人在和平醫院感染SARS,當中有35人不幸病逝,其中1人在院中上吊自殺,當時的情景有如世界末日,世紀大絕症透過報紙及電視24小時不間斷的轉播,國人的恐慌指數達於破表。而今大陸又大規模的爆發人傳人的武漢肺炎,於今來探討金門傳染病的流行與防治更具有意義。
一、金門傳染病的猖獗及其因素
(一) 傳染病在金門的歷史
知名的傳染病包括鼠疫、天花、霍亂、流感……等,往昔醫學不發達,方志文獻均載為「疫」或「大疫」,而一般民眾將這一些傳染病均通稱為「瘟疫」。
金門早期公共衛生落後,環境衛生髒亂,特別是鄉間農村,遍地是糞坑,蒼蠅滿天飛舞,知名的軍事記者劉毅夫於1950年初臨金門,寫下對金門的第一印象,他說:「這裡是大出意外的荒涼、髒亂、遍地糞坑、滿天蒼蠅。」同樣1950年代在金門任軍職的徐榮祥也說:「當時金門的環境衛生很差……(蒼蠅)到處都是,多不得了,我不敢張開嘴巴吃飯,生恐張嘴就會把蒼蠅吃下。」旅菲的鄉僑陳文丑亦說:「早期金門農村,生活條件不好,家禽家畜多數是放養的,村莊外圍都有很多的糞坑,用來儲存糞便,所以大體上來說,環境衛生非常不好。」由此可見,早期金門的公共衛生和環境衛生都很差,再加上民宅多厚墻小窗,室內陰暗潮濕,鼠蚤易於孳殖,故常瘟疫流行,縣志記載之清代早期的疫病如下:乾隆五十三年,疫。嘉慶二十五年,大疫。道光元年,秋,疫。道光二年,大疫。道光三年,疫。道光十二年,時幼孩多痘殤。道光二十六年,大疫。咸豐八年,大疫。同治十一年,疫,幼孩多痘殤。光緒三年,流行吐瀉症,初染者多失救。
這些疫病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史志並無記載,筆者以為早期的疫病和饑荒脫離不了關係。中國有一句老話,謂「大饑之後必有大凶」,「凶」指的即是瘟疫。因為在饑荒年代,糧食無收,政府若未採取救濟措施,覓食無路,有能力者大體以外移尋找生路,無力外逃者只能以捕鼠掘草根為食,甚者只能以泥漿充饑,有人被活活餓死,以泥漿充饑者最終也難逃一死。很多人可能因此曝屍荒野,無人收埋,屍體任其腐敗,死屍一多,病菌充塞在島上,瘟疫因而爆發。如果我們把饑荒和疫病發生的時間作一排比,就會發現疫病和饑荒高度的相關性,茲依縣志所載饑荒與疫病的發生時間排比如表一:
表一:金門饑荒與疫病的對比時間表
饑荒的年代 疫病的年代
乾隆六年(1741),荒。
乾隆五十二年(1787),饑。 乾隆五十三年(1788),疫。
乾隆六十年(1795),大饑,斗米千錢,剝草木,食海菜。
嘉慶二十四年(1819),四月,大雨雹,壞禾麥。
嘉慶二十五(1820),饑。嘉慶二十五(1820),大疫。
道光元年(1821)春 ,蟲食薯豆根。道光元年(1821),秋,疫。
道光二年(1822),旱。 道光二年(1822),大疫。
道光三年(1823),疫。
道光七年(1827),春,三月,大雨,麥仆歉收。
道光十二年(1832),大饑,斗米八百錢。 道光十二年(1832),時幼孩多痘殤。
道光二十年(1840),大饑。
道光二十三年(1843),饑。
道光二十六年(1846),大疫。
道光二十九年(1849),大旱。
咸豐三年(1853),饑,斗米七百餘錢。
咸豐八年(1858),饑。 咸豐八年(1858),大疫。
同治三年(1864),饑,斗米八百餘錢。
同治七年(1868),旱。
同治八年(1869),旱,大饑。
同治九年(1870),大旱,饑民掘草根煮乾葉食,餓殍載道。
同治十年(1871),冬,十一月,雨雪三日,冰堅二寸許,長老皆以為未見也。
同治十一(1872),大旱,饑,餓殍載道。 同治十一年(1872),疫,幼孩多痘殤。
資料來源:林焜熿,《金門志》(臺灣文獻叢刊,1993年),〈舊事志.祥異〉,頁408-410。劉敬,《金門縣志》(1922年),〈兵事祥異〉,頁139-142。《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99年),〈歷代祥異記〉,頁210-211。
由上表觀之,發生災荒者不一定有疫情,因施政者若能採取行政作為,或社會鄉紳能及時救助,自然可疏緩災情,減少死亡人數;反之,有疫情的年份,通常在疫情發生的同一年或前一、二年幾乎都有旱災、雪災或饑荒發生,只有少數的例外,兩者之間顯然有高度的關連性。疫病最猖獗的年份,1820-1823年連四年發生,而1819-1822年之間卻連年有雪旱災,農禾受損或饑荒的紀錄。即1872年的疫情之前,從1868-1872連五年都有雪旱災或饑荒的紀錄。
至於清光緒朝以後,疫病的發生反而與人口的流 動關係較為密切,例如「光緒七年,金門營兵往廈門會操,染疫者死者頗多。」這顯而易見的是在廈門受到傳染,回到金門才爆發死亡。早期的疫病大體包括霍亂、天花、鼠疫,其中以鼠疫為患最大。晚近學者專家的看法頗為一致,認為光緒朝以後金門的鼠疫病主要由廈門及鄰縣傳入,廈門及閩南的病源來自於香港,而源頭則係來自中國大陸的西南地區,〈金門臨時檢疫隊工作報告〉云: 金門發生鼠疫……考其來由,西曆1850年我國雲南昆明傳至香港,1894年再由香港傳至廈門,由廈門傳至金門,則始於清末光緒宣統年間,當鼠疫初度傳播金門,疫情普遍侵襲到每一個角落,十多口人家,死的沒有人收屍埋葬,路絕行人,屋無炊煙,慘不可言,死亡總數據調查佔全島人口五分之一。
金門與廈門及閩南鄰近各縣僅一水之隔,近在咫尺,且交通頻仍,以早期的交通工具,朝發午至,互動頻繁,鼠疫病因此入侵。縣志載:「光緒二十年,後浦頭、後水頭、沙尾等鄉,忽發生鼠疫,傳染甚速,死數百人,為金門前所未見。」「光緒二十一年,鼠疫傳染各鄉,後浦為最。」這些地點不是碼頭、渡口,就是金門重要市鎮,商賈走販較多,工商業較為發達,人口流動頻繁,且外來人口亦較多,故較易受到鼠疫病菌的傳染。
不過坦白說,有關金門早期傳染病的記載非常貧乏,方志中只有在的祥異志有些許的紀載,不過這些記載都過於簡略,例如僅載「疫」或「大疫」,無法描繪事件的具體樣貌。直到民國時期珠山的《顯影》月刊,對傳染病的資料才有較為豐富而且具體的資料記載,但《顯影》亦只能呈現1935-1949年這段時期金門受到傳染肆虐的情形。
方志之外,族譜亦有一些記載,但還是不足以呈現歷史原貌,金門到底有那些村莊,在那些時間點曾遭到傳染病的肆虐?都尚待進一步的釐清。事實上想一窺歷史的真相,需要進行大量的田野調查,逐步建立資料,才有辦法達成。若能結合文獻、族譜資料和田調資料,可以逐步重建歷史面貌。筆者從2001年開始投入金門的口述歷史訪談工作,在島內也在海外,收集了許多傳染病的個案,其中最早的一則故事距今約已有200年,故事發生的地點在金門溪邊村,受訪者是一位旅居印尼的一位鄭姓鄉親,2011年受訪時已73歲,他說:(我)今年73歲,祖籍是金門溪邊村人。我上有二位哥哥,五位姊姊,下有一位弟弟,在家排行第八。我的家族前來南洋已將近二百年,當時金門溪邊發生鼠疫傳染病,我聽長輩說,當天還看到這個人在喪家幫忙處理喪葬事務,但隔一天就聽到這個人已死亡,死亡案例接二連三,村民大為恐懼,相繼逃亡。那時我的曾祖母陳氏,在死亡的威脅下,率領全家人南渡新加坡,向陌生的世界探險;她果敢的決定,讓我們後輩子孫均非常欽佩,她可稱得上是當時的巾幗英雌,我們家族前來南洋她可算是開山鼻祖。
此一事件,若依時間推算,再配合史志的記載,該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有可能是在1820-1823年間。而更早的疫病,則發生在乾隆五十三年,《浯江瓊林蔡氏族譜》載:「新倉上二房二十一世蔡子花生七,乾隆五十三年俱亡。」
故老相傳,清代光緒年間,疫病全島蔓延,死亡人數高達八千人,受災最烈的村莊有沙美、盤山、古寧、珠山、後浦頭、後水頭等村社,僅古寧頭李氏一族,喪生者便達千餘人。
光緒二十一年(1895)後浦頭發生傳染病,根據陳炳容博士的研究,號召創建慈德宮的黃卓科(生於道光二十八年,西?848年)卒於該年(1895)五月二十九日,亨年四十八歲,黃卓科之母,亦同日病逝:而稍早之前,其子水生更在五月二十一日病卒,二十六日黃卓科之妻亦染病而亡,前後九天內,一家四日皆亡於鼠疫。死亡枕藉,村民遂紛紛離島外逃,住印尼汫水港的黃幫海:「我的祖籍是金門的後浦頭,聽我的祖母張葉說,早年金門常有瘟疫,她與其兄我舅公出洋來到雅加達。」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賢厝亦發生疫情,《浯江顏氏族譜》載:「清末疫氣猖獗,談鼠色變。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二十六日,清耀公染疫身亡,隔兩天臣懿公相繼病死。二十八日臣東公感染時疫,三天遽亡,順耀公愛子心切,憂煩成疾,距九個月亦溘然仙逝,中弟均享年五十二歲。而靜耀公、善耀公均以英年夭折,亦家運也。」
光緒二十八年(1902),顏氏家族再遭襲擊,《浯江顏氏族譜》載「光緒壬寅(光緒二十八年)時疫流行,公(順耀公)次子臣東染疫遽亡,壯年摧折。」而后沙村亦現疫情,後沙五房大陸路許東烈祖派下,自四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二十二日,計八人亡於鼠疫。
光緒三十年(1904)鼠疫席捲金門的多座村社,有具體事實蹟記載者,至少有金門城、古崗、瓊林、英坑等村社,災情相當慘重。根据其葉氏家譜記載,當時二房的十四至十六世有多位族親因染疾而亡,「所患之疾,十無二生,其毒甚鉅,或發咳而卒,臨死而能自知」,逢此「疫氣流行,鄰皆遠避」在這樣的環境下,葉世忠的祖父乃南下謀生。又如《金門英坑黃氏族譜稿》載:「慶昌,智爺四子……七歲父親過世,送回金門由母親蔡氏照顧。清末民初,金門家鄉瘟疫成災,又回南洋古晉。」其實有關這次鼠疫的疫情,在黃慶昌的傳記有更詳細的記載,那一年大約是1904年,《黃慶昌傳》載:當慶昌渡過了十五個寒暑的那一年,瓊林村以及鄰近的村莊都發生了鼠疫症。鼠疫症是一種傳染病,病源來自帶菌老鼠,由於村里衛生條件差,老鼠縱橫雜處,人一經被鼠噬,病毒便循血上腦,進而發高燒,全身出斑點,當時沒有藥物治療,所以不上三、五日患者便抽搐、發抖、皮膚發紫、嘔吐而死。尚時瓊林村每天都有兩三個村民染鼠疫而死。箴娘(慶昌之大娘)隔鄰的表叔家一個星期內就有兩名親人被奪走了生命。鼠疫症的流行使瓊林村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有很多人攜眷外竄,但不久,金門各個村莊都陷入鼠疫病的災難,簡直可以說是無一幸免。箴娘惟恐鼠疫病殃及慶昌,曾在第一時間把慶昌帶到英坑社去避疫,不過到了英坑社也受鼠疫傳染的時候,他只好痛下決心,忍痛咐托一位要回砂勞越的同鄉把慶昌帶回去。這迫不得已的決策對箴娘來說是極端痛苦。
文中對於鼠疫的傳染途徑,因受限於當時的醫學知識不足,描述的或許不夠真確,但對鼠疫造成人心的恐慌卻躍然紙上。同一年,金門西南隅的古崗村也發生鼠疫的疫情,住日本的董瓊華接受訪問說:「祖父以打漁為業,金門古崗人,父親董運籌於1904年5月22日生,祖父喜獲麟兒,進城裡買東西,因而染到傳染病,幾天內就病故了,距離父親出生時只有二個星期的時間。」又據住金門古崗的家族成員說:「那次疫情除五叔公春甌(運籌之父)受害之外,家族尚有二名成員在一個星期內相繼亡故。」
宣統二年(1910),浦邊亦有災情傳出,住菲律賓宿霧的周華林說:「20世紀初,祖父帶著子嗣回到金門(浦邊),1910年6月金門發生發生鼠疫大流行,祖父和這名子嗣雙雙染病身亡。」斗門陳氏十五世陳真,清末宣統年間鼠疫,全家病沒。
民國八年(1919),湖下村亦有疫情傳出,住新加坡的楊永生說:「在我三歲時父親就病故了,死時才五十九歲……父親係感染鼠疫過世,據長輩轉述,那次鼠疫傳染病,湖下死了許多人,當時村民對鼠疫這種傳染病並沒有太多的認識,對傳染的途徑也不瞭解。早期金門的居住環境惡劣,衛生條件不佳,家中老鼠為患,平日見鼠不怪。遇老鼠感染病毒,要死不活的出現在牆角,也不以為意,結果就受到感染。」楊永生係 1921年生,若以虛歲來算,這次鼠疫發生的時間,應該是1919年。
民國十年前後,后水頭也有嚴重的鼠疫災情。住新加坡的楊永生說:「后水頭也曾遭到鼠疫肆虐。有一次我和同鄉黃天福閒聊,黃天福係后水頭人,大約長我七、八歲,我們曾談起金門鼠疫肆虐的情形。據他轉述:年少之時后水頭綽號『時仔』長輩,在一次鼠疫襲擊村落時,他三個成丁的兒子在數天之內相繼感染死亡,楊天福看著他接連幾天到沙美買棺材,眼神充滿無助和絕望處境令人鼻酸。」
大約在同一時間,古崗再度受到鼠疫的襲擊,住印尼萬雅佬董秀寶說:「家父(董水龍,生於1898年)成年之後,在金門娶妻生女,他有二段婚姻,先娶金門歐厝歐氏(馬來西亞歐陽翠萍之姊)為妻,然而才結婚二、三禮拜,即因感染鼠疫而亡故。後來父親再娶我母親李螺(金門古寧頭人)。」若以18歲娶妻,疫病應該發生在1916年;若是23歲結婚,疫病即發生在1921年。
此外,斗門附近一座小村社亦遭疫症侵襲,住菲律賓卡鄢的陳文丑說:「早期金門農村,生活條件不好,家禽家畜多數是放養的,村莊外圍都有很多的糞坑,用來儲存糞便,所以大體上來說,環境衛生非常不好。在我懂事以來,金門便發生過鼠疫傳染病,那是在斗門附近的一座小村莊,因時間久遠,已經記不得村莊的名字。遇到鼠疫,幾乎沒有救,大人小孩死一堆,沒有人敢接近那座村莊。」
因傳染病的不斷發生,島民遂紛紛離島外逃,這樣的案例很多,住印尼峇勿里洞楊肅武:「我的祖籍是金門官澳,1952年出生,據說祖父當年得鼠疫,28歲的祖母張氏帶著4歲的父親來到印尼勿里洞。」住印尼峇眼阿比的楊忠允亦云:「我的祖籍是金門的湖下。據說金門鬧瘟疫那年,祖父楊堯捕帶著妻子(我祖母)林氏,與弟(我稱叔公)楊卓齊、卓新同來峇眼阿比。」惟這些案例尚無法判定發生在那個時間點。至於1930年代以後的案例則於後面的章節來論述,在這裡不再贅言。
(二) 金門鼠疫傳染病流行的原因
一、氣候的因素:
金門的氣候,每到春天,總是乍陰乍晴, 3月至5月為霧期,6月至7月為雨期。春天季節,特別3至5月的平均溫度在攝氏27度以下,很適合鼠疫桿菌的繁殖,因為根據台灣鼠疫流行史的研究,平均溫度在攝氏27度以上,鼠疫會自行息滅。金門有兩個時期符合這個標準,一是3月至5月,一在秋初,堪稱是是鼠疫的好發期。在盛夏嚴冬,都不利於鼠疫桿菌的繁殖,故鼠疫在金門時起時落,疫情會隨季節自然息滅。
二、金門住屋環境不佳:
金門的住屋建築不良,多數為石砌土牆,牆面若有破口,鼠類即可能在牆內築巢;再則地基不固,地面土質鬆浮,地質很多為沙地,紅磚之下有可能即為鼠道或為鼠穴;房屋多數破舊,且為了防盜,民宅多厚墻小窗,室內陰暗潮濕,鼠、蚤易於孳殖,屋內光線不良,環境汙穢,溫度很高,跳蚤易於繁殖。
三、居民衛生常識不足:
民智閉塞,知識水準低落,不重環境衛生,且愚昧迷信,遇有疫厲流行,則請巫求神醫治,或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思想,束手待斃,坐失救治的時機,放任疫厲的擴散蔓延。
四、缺乏防疫組織與設備:
早期金門的醫療人才和藥械皆缺,衛生人員都為短期訓練,水準較低,1945年之後雖設有金門衛生院,但其組織未健全,醫療人力嚴重不足,致人民的預防注射,乏人負責;經費短缺,無力更新設備,設備過於簡陋,衛材醫藥亦嚴重缺乏,致防治工作無法推進。1950年金門衛生院院長喻琨說:「現在除簡單之門診治療之外,行政方面,尚未辦理,連最起碼的死亡統計、生產統計,亦未舉辦。」人力與設備全付缺如,厲疫燎原,疫情危險萬分。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