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整修寺廟──溫柔的談古厝修復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立心。
點閱率:856
字型大小:

一、前言

到台灣後,我看金門日報似乎比住在金門還勤,似乎人一離開家鄉就更容易想念故鄉的一切。最近有一篇文章再度引起我的注意,就是陳榮昌先生於十二月六日上報的︿甲政第拆了,金門又一棟歷史建築毀了﹀,更感覺電腦裡面這一篇已寫了快一年的文章應該加快腳步完成。這篇文章壓存這麼久,最主要的是敝人對古蹟或古厝修復只是個門外漢,當時也是看到一些文章心有所感隨意記下,只是作為一個金門縣民,看到一間間的歷史建築被毀或是被修建得失去原味,我的心就不由得開始著急,我知道人微言輕,只是,還是想要表明一點點小縣民不忍心看見祖先們的建築心血與古樸的歷史記憶一滴滴消失!

二、整修寺廟的細膩

  先分享一則︿整修寺廟﹀的小故事:有個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裡的一座寺廟,他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希望能夠將寺廟整修成美麗又莊嚴。後來有兩組人員被找來了,其中一組是京城裡很有名的工匠與畫師,另外一組是幾個和尚。由於皇帝沒有辦法決定到底哪一組人員的手藝比較好,於是他決定要給他們機會作一個比較。皇帝先要求這兩組人員,各自去整修兩間互相面對面的小寺廟,三天之後,皇帝驗收成果。工匠們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種顏色的顏料及很多的工具;而和尚們只要了一些抹布與水桶等簡單的清潔用具。三天之後,皇帝來驗收兩組人員裝修寺廟的結果,他先看看工匠們所裝飾的寺廟,工匠們敲鑼打鼓地慶祝工程的完成,他們用了非常多的顏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藝把寺廟裝飾得五顏六色。皇帝很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回過頭來看看和尚們負責整修的寺廟,他一看之下就愣住了,和尚們所整修的寺廟沒有塗上任何的顏料,他們只是把所有的牆壁、桌椅、窗戶等等都擦拭得非常乾淨,寺廟中所有的物品都顯出了它們原來的顏色,光澤的表面就像鏡子一般,無瑕地反射出從外面而來的色彩,天邊多變的雲彩、隨風搖曳的樹影,甚至是對面五顏六色的寺廟,都變成了這間寺廟美麗色彩的一部份了,這座寺廟只是寧靜地接受這一切。皇帝被這莊嚴的景象深深感動了。和尚整修的寺廟也得到了勝利。

和尚細膩的心照見了小寺廟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而金門的觀光賣點在哪裡?是古蹟、歷史建築還是新穎的建設?

三、雞犬相聞的韻味

  九十五年四月十一號金門日報記者張建騰先生對於下堡村的一篇報導,文章將下堡村形容得很美,但也不無感傷。美的地方如「:::人字砌的紅磚路,是無聲的導遊,可以引領人們重新閱讀這一個小小的村落。:::春雷轟轟、大雨滂沱或細雨纏綿的季節裡,:::可以聽到褐翅鴉鵑「呼呼、嘟嘟」的聲音,聲音略為低沈,卻純而不駁。農田中,因為有幾窪積水,成群的家燕便紛紛來此銜泥、覓草。當牠們不為巢屋奔忙時,則會整齊一列,停在感應廟前。它們會在雨中淋浴,並不閃躲。:::坡地上,有一個涼亭、一株枯樹、一隻埋頭吃草的黃牛。:::黑壓壓的蝌蚪在池中舞文弄墨:::一棟只剩下四圍的破房子。雖然沒了屋頂,殘垣也不齊全,但壘壘的石塊,透露著古意,也提供人們透視古厝格局的機會。」「自高處俯瞰,整座下堡的村舍就像一輪弦月,因此有『半月沈江』或『髮梳穴』的美稱」,活像是中國古畫古意盎然的景致,這是自然風景之美。亦有人文氣質之勝:「下堡二號住著一位獨居老人,每天的飯食由軍人備辦。老婆婆雖然行動不便,身形佝僂,仍努力整理厝前的『火巷』、木瓜等鄉土植物。:::下堡五號門戶緊閉,傳來剁剁的砧聲,突然間,側門呀然而開,走出一位婦人,打開了雞坊,把剁碎的紅蘿蔔葉和著酒糟,餵食裡頭的雞隻;肉雞們則喔喔而啼,回應送上門來的食料。:::親戚所養的鵝,牠們很會看家,看到陌生人就拚命的嘶叫;反而是遠處一隻狼狗,看到人不會汪汪叫。屋旁種有紅、白百合及綠意盎然的番薄荷,:::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芬芳。:::門聯上寫著:『蘭室十分春滿,蓮堂四序泰來。』:::『階前春色濃如許,戶外嵐光翠欲流。』其情其景,倒與聯中的文字相去不遠。村中最熱鬧的時刻,是日落西山(獅山)的時候,孩童們放學後在巷子玩球,或拿著掃把邊掃邊玩,逗弄一下狗狗:::」不就像是桃花源中野樵童稚與世無爭、無憂無慮的生活嗎?整段讀來,有自然、有人文、更有自然與人文相契合的和諧之美,輾轉翻讀,心靈也越趨平靜。

但若讀到這幾段,感慨悵惘之情卻深了:「金門的傳統聚落,一處有一處的人文或天然寶藏。若不整建,就會凋殘;若整建了,卻又可能立刻讓原味盡失。保存它們的方法之一,可能是用美術、攝影、詩歌、散文或其它各種藝術形式;也可以單純地用眼睛,用呼吸,用耳朵,用記憶。金門有那麼多美麗的村落,需要人們多加參與島內旅遊,努力把它們看足。否則,總有一天,它們必定會消失。抽個空,到下堡走走;抽個空,到各處走走!用自己的方式,幫金門多留住一些東西!」(︽金門聚落風情︾<與民俗村十八間僅一牆一池之隔,下堡村舍宛如半月沈江>)

我在想,張先生前面幾段對下堡村風土人情的美麗描繪,是否是為了最後幾段的感慨鋪路,因為這些傳統的自然村正日漸凋零,「若不整建,就會凋殘;若整建了,卻又可能立刻讓原味盡失。」多深痛剴切的一段話呀!不修補這些房子,隨著歲月的侵蝕,房子的凋零敗破是可期的;但是,若整建了,卻又可能讓傳統原味喪失,「立刻」「原味盡失」兩個形容詞,文字下得重且痛心,卻似乎又是一針見血,似乎隱喻著很多傳統古厝不整建反而比整建好:不整建,那原味是隨著歲月「慢慢」的「一點一滴」凋零,而整建的結果,那傳統原味卻是「立刻」且「盡失」的!

四、花枝招展的粗俗

在張先生之前,陳榮昌先生也寫過關於得月樓旁,一間門楣上寫著「紫雲衍派」的樓房重新粉刷後,變得四不像的報導。當導遊小姐指著古意盎然的洋樓群,熱心介紹得月樓時,遊客們的眼光卻不自覺被得月樓旁的新穎建築所吸引。在一群古樸建物中,粉色系的洋樓確實顯得驚心突兀。導遊小姐也只能苦笑。「地區若干傳統建築、洋樓古厝,整修得過於新穎、搶眼,卻也是事實,不僅未能達到當初保存古厝的美意,反而使得古意盡失、古味不存。」(<水頭舊洋樓換新妝,古意不存>。)

中國建築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梁思成,在談到千里迢迢考察隆興寺,發現到可能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佛像,卻失望的說到:「觀音像由虔誠而又愚蠢的寺院住持修飾一新,塗上鮮豔的油漆,看上去像個醜陋的大洋娃娃。我只好安慰自己說,反正油漆不會延續很久,也許不會超過一個世紀就會剝落。」這又是多麼沈痛的自我安慰啊!

整修後新穎的房子,看起來似乎美麗迷人,可是那份歷史韻味卻消失無蹤了,這樣的美麗是虛假的,就像一位為留住青春容顏的遲暮美人去打了肉毒桿菌或作拉皮之類的手術之後,雖然看起來年輕多了,但總讓人覺得不自在,覺得哪裡怪怪的,而且很快的,從她稍微遲緩的動作與反應中,我們不難知道,她並不是一位自然的美女,也就懶得再多看她幾眼,因為街上年輕漂亮的窈窕美女多得是,古蹟修復亦然,如此粉味脂味不加太多思索的修復,實在是一點觀看欣賞的價值也沒有,不如欣賞金門路邊很多美輪美奐、獨門獨院蓋得如同台北陽明山上別墅的新式建築。

五、有一種破壞叫修復

張建騰先生用委婉感傷的語調哀惜傳統村落的沒落,而陳榮昌先生也以客觀的態度道出政府部門的為難:「公部門或受限於經費、人力,或囿於專業師父不足,也有難處。」只是,看在讀者的眼中,卻有深深的不捨│對於無法說話的古厝,對於祖先們的過往生活,對於住民的歷史記憶:::也有揮之不去的疑問│要保存或修建古建築真的如此為難或心力不逮嗎?

陳榮昌先生文中又談到:「近年來,歷史建築的保存已形成島鄉的共識與風潮,但是,如果真的人力不足、能力有限,刻意整修保存的結果,也許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破壞。是不是真的需要由內而外、從頭到腳進行人工美化?整修的方式也許須要再想一想、整修的速度也許須要再緩一緩。『造訪水頭,欣賞古厝洋樓,其實是在找尋過去的記憶。』某位地區文史工作者說出許多人的看法。他指出,這些歷經滄桑的古厝洋樓,斑駁的外表,刻劃著歲月的痕跡、歷史的記憶,其中,有部隊番號,也有生活的印記,更有著戰亂時的烽火圖騰,而這也正是它獨特、引人之處。美麗的粉彩,遮掩了部分歲月殘缺,卻也從此抹去屬於這幢建物的歷史記憶。『歷史是不能重塑的。』」治標必須治本,或許,在整修古厝之前,相關單位應該更用點心來想想整修古厝的用意,如果修建後房子變得花枝招展,古樸味或歷史感盡失,那不如不要整建,因為,修復好的房子已不再是古厝,那是一種新穎卻沒有情感的陌生建築。

再來看看一篇殷建光所寫的修復長城的報導:「:::陜西府谷縣麻鎮境內有一處去年修復的明代成化年間的夯土長城墩臺遺址。:::新修的墩臺一部分是舊磚,一部分是紅磚,都被青色塗料覆蓋,與下面殘存的黃色夯土顯得不協調。:::這樣的「修復」,是把現代人的某些意識硬塞進古人意識之中,實際上是對歷史的違背。這樣「修復」起來的古跡,與其說是歷史的見證,不如說是現代人的篡改。它掩蓋了歷史,破壞了遺跡本來的價值,是對歷史的人為中斷,是對長城的另一種破壞。:::萬里長城原本是歷史和文明智慧的象徵,即便因為久經風雨而變得殘落、低矮了,成為遺跡,其歷史價值也絲毫不減,因為那裏面蘊涵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沉思。面對歷史,我們當然需要一種自豪的激發,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沉思,這就是完整的歷史的價值。對於某些歷史遺跡,我們當然可以修復。但這種修復只能是符合歷史原貌的修復,只能是充分尊重歷史文化價值的修復,而不是簡單層面的『美化』。如果我們將遺跡不能修復成其原來的樣子,那就不如不修復,不如順其自然。否則,很可能對我們子孫後代產生嚴重的誤導。」(<湮沒長城歷史資訊:有一種破壞叫「修復」>2006年5月23日,工人日報)

如果修建古厝是為了讓金門人共有的歷史與生活記憶保存下來,那就要好好想想要怎麼保存古厝原味才對。

展現在鄉人面前的一間間古厝,並不是只是一間間陳舊將傾的房子,而是一方方歷史記憶,一份份先人情感,一章章建築的美學,修復並不等於簡單機械化的重新粉刷,砌磚築瓦,請帶著你的歷史課本與對兒孫交代的良知,加上最基本的修建技術,好好的正視金門的古厝修復與古蹟保存。

六、結論

我想到蜜月時去義大利羅馬遊的印象,羅馬競技場、萬神殿、古市集廢墟、君士坦丁凱旋門:::寬大的石柱,厚重的石塊,斑駁的牆面,其實,義大利政府或私人企業是有經費將這些古蹟粉刷得更新穎美觀的,把傾頹的羅馬競技場修復得更完整雄偉,把牆面上一個個的黑洞補好,可是他們沒有,因為這些都是歷史的痕跡,這些斑駁與滄桑更讓人發思古之幽情,也更能讓觀光客趨之若鶩,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

義大利是一文化古蹟大國,全國約有三千多座博物館,六千多所圖書館,十萬座大小不同的各式教堂,和約五萬多個著名的歷史建築物,根本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館」,長期以來,義大利政府採取各種保護措施,他們在遺產保護和利用方面已形成了獨特的模式,公共部門會負責保護古蹟,私人和企業則管理和經營這些古蹟,以便在保護完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附加價值,適當的促進就業率和帶動了旅遊、飲食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政府並從小教育民眾愛惜文物、古蹟的觀念與習慣,義大利的古蹟保存才有今日傲人的成果。

「為什麼做為歐洲人會一股自信與自傲,我現在終於懂了!因為有輝煌的文化作後盾,更因為有懂得珍惜與保存文化的同胞!走在羅馬的巷道裡,撲鼻而來的不只是氤氳的咖啡香,更有歷史蒼勁沈穩的味道。我在一家以賣著入口即溶的提拉米蘇聞名的店裡,一面望著外面厚重斑駁的牆壁,一面卻又驚豔內部細緻精巧的裝潢,我不由得問起導遊:『為什麼他們的建築可以保存得這麼好?一些觀光景點就算了,這些自用的住家、店鋪,建築為何仍充滿著濃郁的歷史味道?』導遊悠閒的說:『雖然是自己的房子,他們外面的牆壁仍算是國家的,所以如果他們要修繕房子,必須經過國家同意,而且要原貌修建,而最主要的,是人民有共識,懂得保存祖先的遺產。』看著屋外接踵而過的觀光客,我彷彿聽見羅馬的建築自信輕巧的笑捻鬍鬚。我想,如果我是歐洲人,我必定也是自信或帶點自傲的:::」這是我去年去義大利蜜月的潦草筆記。而突然間我又想到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那本書,那變賣敦煌古物的王道士,我不得不開始感到黯然。

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臺說過:「保護文化財絕對不僅只是一個賺錢為目的的旅遊業而已。認識歷史記憶的重要,是國民教育。:::保護文化財產要的是永續思維,怕的是短線操作、急功近利。」我希望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金門的古厝修復或保存,一則我不是專家,二則我沒有任何能力去搶救些什麼,也許,只能寫一篇小文章,聊表遺憾,或者,參雜一點妄想,希望能讓多一點金門人知道或者重視金門歷史建築的珍貴性!

(後記:在今年離開金門到台工作前,原本想去看看得月樓旁被粉刷成粉色系的「紫雲衍派」樓房的新樣子,想想還是算了,就讓記憶留存它最美的影像吧。免得又像幾年前撞見了重新粉刷後的北山古厝,「新穎」得讓人「驚豔」,累累彈痕似乎變成了無言的譏諷,一切只是徒留悵惘罷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