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世界金門日系列專稿》之一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562
字型大小:

緒論
金門舊稱浯洲、浯江、浯島、滄浯等,由金門島、烈嶼等島群組成,位於台灣海峽西側,廈門灣外,自14世紀後半葉即為沿海戰略要地。
金門人出洋始於核實,目前尚無確切文獻可考。根據江柏煒教授在馬來西亞的田野調查,發現馬六甲城區東南的「三寶山」(Bukit China),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義山(公墓),目前找到最早的金門人墓塚是祖籍陳坑的陳巽謀之墓,年代是清乾隆37年(1772年),換言之,早在18世紀中葉以前,就有金門人在馬六甲落地生根。
根據江柏煒在「星洲浯民:新加坡金門人的宗鄉會館」一書中指出,從19世紀後半到20世紀中葉前後,金門共有四次主要的海外移民潮:一、1840年鴉片戰爭後。主要是災荒迫人之大規模移殖。二、1912年~1929年間,當時南洋地區商業發達、治安量好,吸引大批青壯人口出洋謀生。三、1937年~1945年間,時值日軍侵華,青壯年不願成為軍伕,紛走南洋投靠親友,俗稱「走日本手」。四、1945年~1949年間。此一階段為國民政府抽丁支援北方的國共內戰,加上外水強盜,攻家劫殺,僑眷還鄉,頻遭洗劫,在內外因素的交迫下遠走他鄉。1949年以後,由於國共對峙、兩岸隔絕,金門人改以移居台灣地區為主。
根據金門縣志「華僑志」在1971年所做的統計,金門華僑分佈地點羅列如下:
一、新加坡:為金門僑民匯聚之區,約有5萬人左右。以1953年曾向金門會館登記有籍者,就高達45,000人,倘若包含未登記,以及後續入境之僑眷,總數當在5萬人以上。
二、馬來半島:邑僑主要分佈在馬六甲、柔佛、雪蘭莪森美蘭、彭亨、霹靂、吉打、吉蘭丹、丁加奴、檳榔嶼、玻璃市等,總人數約24,000餘人。其中又以雪蘭莪巴生坡最多,約萬餘人。僑親中來自古寧頭者有兩千餘人,相當於現今古寧頭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他來自湖下、湖尾、洋山、西園者亦多。
三、北婆羅洲:包括汶萊、砂勞越等地區,總數約5,000餘人。其中汶萊一第,主要鄉僑來自烈嶼。
四、印尼:僑居印尼之金門鄉親,主要分佈在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西里伯斯、新畿內亞、小巽他群島、香料群島等地,總人數約25,400餘人,又以峇里巴板、泗水、勿里洞、三馬林達等處較多。僑親主要來自於金水、古崗、金門城、後浦、西浦頭等處。
五、菲律賓:邑僑多分佈於宿務、依里岸、馬尼拉等地。總數約5,000人。以珠山、古寧頭、後浦等社人居多。
六、越南:邑僑多居住於西貢、堤岸等處,總數約2,000人。主要來自古寧頭與大嶝。另居住於高棉金邊者約百餘人,居寮國者約數十人。
七、泰國:鄉僑多居住於曼谷,約400人。其他如曼崙、董里府、合艾、宋卡等處亦有百數十人。主要以安岐人居多,烈嶼人次之。
八、緬甸:僑民多居住於仰光,約500人,其餘散居勃生、毛淡棉、望賴、東吁、直塘、瓦城、葛禮瓦等處,為數不多。
九、香港:邑僑約200人。
十、日本:邑僑多居住於神戶、東京、大阪,總數約300人。長崎、京都、名古屋、橫濱等處亦有之,僑民多來自山后、新頭、下坑等處。
十一、歐美:約50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