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封德屏倡議金門文學館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
點閱率:977
字型大小:

「我不只一次看過那出名的料羅灣,卻沒有這麼激動過。那天中午,四月的末尾,在烈日下,它平靜而神秘。我在吉普車上看它如貓咪的眼,如銅鏡,如神話,如時間的奧秘。我看到料羅灣的漁舟,定定地泊在海面上。」
葉珊(楊牧)一九六三年軍旅時所寫的〈料羅灣的漁舟〉,曾經感動文學少女封德屏的文學閱讀心靈,成了她心中的金門「文學地景」;四度金門行,她總想看看料羅灣,這一次,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她帶領《文訊雜誌》及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一行人「閱讀金門文學地景之旅」,首站找尋副刊記憶、離開陳坑村的金門日報社後,從陳景蘭洋樓信步往下到讓美學作家蔣勳流連不已的「文學茶坊」,主人阿德(李敏德)已備好茶、煮咖啡鵠候多時;封德屏在此一望,又見遠方的料羅灣,泊著船艦、舟子,她再想起了〈料羅灣的漁舟〉。
軍旅過客葉珊有〈料羅灣的漁舟〉,守住島外之島的林媽肴則有〈穿越鐵蒺藜與軌條砦〉,「因為,不管是宋帝昺還是鄭成功……他們都把這座島當成是踏腳石!」、「所以,這座島對他們來說應該是─離嶼」、「而,我們不想再有岸與岸的距離,四千個島民要延展成一座橋」、「因為,祖先千百年來所居的水路島鄉;生而邊緣,死也邊緣!」所以,這座島對我們來說應該是─烈嶼。」,靜美與澎湃中的國族、島命觀照閱讀,也讓封德屏急著想見林媽肴,探索他的島嶼與生命世界。
從文學作品讀到文學地景,再自文學地景看到一座島豐富的情感、文字典藏,軍旅、過客作家,或留島、離島的一群寫作者,金門可能是他們文學的原鄉,也可能是文學的驛站,各種族群、聲音在此交集、對話,金門不再是一時一地的意義而已; 因此,封德屏力觸一座「金門文學館」的誕生,保留作家手稿、影像、著作,保存金門報紙副刊、藝文刊物,甚且可仿高雄美濃的鍾理和文學館、雲林古坑的文學步道,鏤刻作家們的詩文,也能如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在館內辦主題展、文學講座、藝文活動,還可以有寫作班的課程規劃。超越區域格局的金門文學、文化生態,文學館的建置,充份活化,必然能成為金門重要地景,也可帶動、提昇藝文環境。
封德屏,祖籍廣西省容縣,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五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擁有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學位的她,文化資歷豐富,當過《愛書人》雜誌、出版家文化公司編務,也曾參與策劃《夏潮》雜誌,著有《美麗的負荷》。曾獲中興文藝獎章、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文學的領域的最大貢獻,在於封德屏始終堅定留守創刊於一九八三年七月一日的《文訊雜誌》,報導作家與作品、保存文藝史料的《文訊雜誌》,原屬國民黨文工會旗下的一份刊物,多次傳出財務不佳、面臨停刊的命運,是在封德屏結合一群文化人,甚至也驚動了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的合力搶救,最後組織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運作、支撐下,才免於《文訊》走入歷史,而能存活至今。現任《文訊》社長、總編輯,身兼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的封德屏,主持策劃、編纂《台灣文學年鑑》、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及《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建立台灣文學出版史與史料研究保存重鎮。
從台灣文學史看長期被遺忘的金門文學區塊,她發現通過文學的金門,可以看到,挖到的礦產太多了,因此,如能先建置一座「金門文學館」,它的價值、功能與影響,將不亞於一個文化局、一所大學,值得金門人及所有關心金門的朋友,共同來思考、推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