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梓獎第一屆九人登金榜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專題。
點閱率:1,302
字型大小:

奉獻金門,第一屆金梓獎九人登金榜
 「奉獻金門,功在桑梓」。第一屆金梓獎誕生了!
明天─八月十五日在錦華飯店登場的「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四十周年慶暨第一屆金梓獎頒獎典禮」,一百五十桌,一千五百人參與的舞台視覺、主題設計,主打「金梓獎」,秀出得主的身影,中午十二時許,行政院長吳敦義將抵會場,頒贈「金梓獎」獎座。
由台北市金門同鄉會主辦,並組評選委員會,自全國各界旅台金門鄉親推薦名單中產生的第一屆金梓獎得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金梓獎評選委員會召集人王水衷透露,金梓獎的設置,初定五年一屆,「以金門旅外族群為主要對象,不以個人事業成就及社會知名度作單一考量,更是以對金門同鄉公共事務的參與性、貢獻度、影響力為評選標竿,得獎者還必須具備為鄉親大眾保持利益的人格特質,投入同鄉公共領域超過二十年以上的經驗」,他也強調,高門檻的設定,「使得金梓獎的出線難度增高,但也更能彰顯設置這個獎項的珍貴性,並透過高規格的頒贈儀式,作為同鄉尊敬、學習的典範」。
第一屆金梓獎共產生九名得主,依年齡長幼排序,得獎者與行誼:
「楊水應─上善若水企業家」、「張邦育─同鄉事務拓展者」、「葉耿漢─台電金門人推手」、「呂芳煙─台籍老兵金門情」、「顏忠誠─串連凝聚八閩心」、「李錫奇─為文化藝術發聲」、「陳德新─立足中央思金門」、「李台山─愛鄉護鄉行動家」、「楊樹清─以筆傳動金門學」。
金梓獎評選委員會也就九位得主作了簡介與評述。《鄉訊》摘要內容如下:
功在桑梓,楊水應張邦育葉耿漢入列
 楊水應先生‧一九二二年生於金寧鄉湖下村,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爆發時,放下店面、布莊生意,偕夫人陳淑女、四位幼子,於同年年底搬遷來台,一切從零開始,經營事業有成累積了財富後,開始回饋家鄉,一九七一年四月,與陳玉堂等人倡議成立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此後,楊水應連任七屆、當了共二十二年的理事長,出錢出力,不離不棄同鄉事務推動。並以父母楊篤江、張含英之名,成立獎學金,全力嘉助金門籍清寒學子向學。一生信奉『上善若水』哲學的楊水應,對金門同鄉會的扎根、公益領域的投注,俱作出大貢獻。一九八八年曾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張邦育先生,一九三三年出生於金沙鎮洋山村;一九七三年,四十歲時赴台創業,經營銘美實業、東光船務代理及新州電腦等企業體,員工數超過三百人。事業有成後,張邦育投身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第六、第七屆理事長任內,慷慨捐輸,八年出版十六期《鄉訊》會刊,增設獎學金名額,發放低收入戶及療養院鄉親救助金,並熱心贊助台北縣急難救助仁愛基金會、金門水陸大法會、金門大佛籌建基金會及捐款修建洋山家廟、六甲西宮。重情重義,拓展同鄉會事務,也以企業回饋社會行誼,立下典範。
「葉耿漢先生,一九三五年出生於金城鎮後浦,金門高中第一屆畢業,考取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新聞組,畢業後進入聯合報系,從記者當到編輯,最後以《經濟日報》執行副總編輯退休,此外,也曾義務擔任早期《台北市金門鄉訊》主編,幾近四十載的報人生涯,跑出不少獨家、編出不少版面;然而,葉耿漢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在採訪線上時,說服台電總經理陳蘭皋與金門高職部電工科建教合作,在校長蔡世炎、實習主任李再杭配合推動下,一九八○年代開始,每年提供四十位以上的就業員額予金門學子,今仍在工作崗位、或退休的七百多位台電金門人中,多係當年建教合作的受惠者。奉獻報業,也心繫家鄉人的出路,他強調鄉人必須拋開本位主義、地域情結,互相拉拔、提攜,金門人在台灣的發展空間才會無限放大。」
聯繫鄉情,呂芳煙顏忠誠李錫奇登榜
「呂芳煙先生,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台北縣。身為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三萬餘名參戰的台籍充員兵之一,見證了『沒有八二三,就沒有今日的台澎金馬』,因而於一九九一年發起八二三戰役戰友總會,也於中和市長任內,於四號公園建八二三戰役紀念碑、紀念館。
二十多年來,呂芳煙藉著八二三戰役紀念日,每年都帶領一群老兵回金門,也走上台北街頭爭尊嚴、爭權益,使萬千戰友得以納入『榮民』體系,並積極協助爭取八二三金門自衛隊員就養津貼,也藉著八二三紀念碑、館,聯繫台灣與金門情感。」
「顏忠誠先生,一九三八年出生於金城鎮後浦,出身軍旅,歷任連長、營長、師長、軍長及花東防衛司令部、馬祖防衛司令部、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軍中生涯四十載,後自陸軍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退役。
一九九八年二月,由軍轉政,接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本持著對金馬離島政務、人事與環境的熟悉,以及寬闊的胸襟,平民化的作風,經常下鄉探訪,了解民生需要,並扮演地方與中央的溝通橋樑,爭取經費,推動金馬建設發展。福建省主席任內,顏忠誠亦編列經費贊助旅台同鄉會活動、走訪海外僑社,並串連大陸金門同胞聯誼會鄉情,為凝聚全球『八閩同心』、金門人鄉心力做出貢獻。」
「李錫奇先生,一九三九年出生於金沙鎮大地村,成長於金寧鄉北山村。一九五五年赴台灣發展,深根現代藝術半世紀,成就享譽國際,國美館推崇他為『不只是一位創作者,為台灣現在藝術的推廣與引介留下蹤跡,絕無法抹滅。』金馬解嚴前到解嚴後,始終心繫金門家鄉的藝術文化活動,『兩岸三地金門文學之旅』、『金門詩酒文化節』、『金門碉堡藝術展』、『台灣現代畫迴游海上詩路』等,都出自他的推展,亦積極催生『金門現代美術館』,為刺激金門文化能量,提升金門藝術質感,做出貢獻,二○○九年並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繼續為金門藝術發聲。」
愛鄉護鄉,陳德新李台山楊樹清出線
「陳德新先生,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金湖鎮陳坑村,法學博士,現任行政院法規委員會主委兼訴願委員會主委。
服務公務部門,繫念家鄉金門政治前途與公共事務,一九六一年投身反對金馬二度戒嚴民主運動;解嚴後在掌理教科文的行政院第六組組長任內,通過補助興建金門文化園區六億元預算,又於二○一○年初擔任金門技術學院改制金門大學審查委員,發揮臨門一腳之力。在行政體制內外,都扮演了思索守護金門權益的角色。」
「李台山先生,一九五四年出生於金湖鎮小徑村,現任第一聯合機構董事長及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
金門解嚴前後,從島內到島外,長年回饋家鄉,獎助教育、爭取權益、諸如贊助開瑄國小成立擊鼓隊,捐建社區活動中心,捐助金門城城隍廟、萬安堂、鏡山岩及諸多廟宇修建;無償協助因軍事勤務受害之鄉親行政訴訟達百餘件;又為金門早年不合理徵收土地,民眾購回之土地價、協助立委擬稿修訂離島建設條例第九條,民眾得以當年公告地價(非公告現值)購回,大大減低民眾購回土地之負擔。長期全方位默默付出,李台山寫下愛鄉護鄉行動精神。」
「楊樹清先生 ,一九六二年出生於金城鎮古區村,祖籍湖南省武岡縣高沙市,歷任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部企劃主任暨雜誌部總編輯,佛光大學駐校作家等職,並擔任金門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主編前後達六年。
一九七五年,自小學六年級起即開始書寫金門;一九七九年旅居台灣,迄今超過三十載,筆下從未離開金門,他也發揮文化行動力創辦『金門報導』社區報,衝破金馬戒嚴軍管體制邁向民主社會,解嚴後總編輯推動出版研究《金門學》形成風潮,主編《金門日報‧鄉訊版》連繫鄉親凝聚鄉心,又以文史之力長期投注催生『燕南書院』重建。
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亦擁有《番薯王》、《金門島嶼邊緣》等二十三本個人著作,用筆耕耘金門文學,也傳動金門學。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