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匍根大戟等5樣草種可抑制火龍果園區雜草

發布日期:
記者: 董森堡/綜合報導。
點閱率:2,926
字型大小:

 金門地區近年來時興種植火龍果,但許多農戶的果園有雜草叢生的問題,農試所表示,果園草生栽培能優化土壤環境,提供果樹根系適宜的生長環境,對果實品質及產量上均有助益,惟一般原生草種生長迅速,需經常割草,根據相關單位的研究,蠅翼草、馬蹄金、怡心草、金腰箭舅及匍根大戟等五個草種,作為地被草種具有四大優點:植株低矮易生長、覆蓋表土不流失、抑制雜草好管理、果園景觀更美麗,且對土壤環境均有助益,地區農友不妨試種採用。
 在這五種草種中以匍根大戟最矮,平均僅三公分,蠅翼草及馬蹄金次之,平均高度約五公分,怡心草及金腰箭舅較高,平均高於二十公分,一般種植地被植物夏季能降低土表溫度約攝式二至六度,十公分深土層攝式二至三度;冬季則能提高土表溫攝式二至四度,十公分深土層一至三度。土壤溫度有隨植株高度愈高而愈能緩衝溫度變化的趨勢。在土壤肥力方面,草生栽培區較裸露地表的對照區,有機質含量提高約0.7~1.3%,有效性磷含量提高約一二二至一八七毫克/公斤。另在調查中果期數量及大小方面,與對照並無差異,顯示這五種新植地被植物對果樹生長沒有不良影響。
 在種植初期所需的人力較多,每分地約需四十工時,在地被植物完整覆蓋前,須經常拔除雜草以促進新植草種快速生長,約需六十工時/分地;成園後雜草不易入侵,雜草管理工時驟減,每月僅需四工時/分地。
 農試所提醒,種植前須先除淨田間雜草,扦插種植後搭配行間覆蓋抑草蓆,可以減少雜草工作,約一個月後各草種開始拓展後,可逐步移除抑草蓆。在五種地被植物中,以金腰箭舅自播性最強,蠅翼草往外拓展的範圍最大,馬蹄金則生長最密,而怡心草移植存活率最高,匍根大戟雖最矮但雜草入侵量亦高,需較費心管理。因此農友在紅龍果園種植時,可將上述草種混種。果園草生草種愈多樣,生態愈豐富,愈能抵抗環境劇烈的變化,多樣草種混搭或混植為未來草生栽培的趨勢,農友可視自己果園狀況靈活運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