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何浦孩童走進社區過端午 粽香中學習傳統文化
實踐「社區就是學校的教室;長者樂當孩子的老師」,何浦國小孩童日前在校長陳正字帶領下,參與浦邊社區端午節活動。社區志工長輩指導孩童綁粽子的技巧和方法,退休教師何振耀也帶孩子學歷史、辨艾草、玩立蛋,學童在玩樂中學習,引領孩童深入認識自己家鄉的風俗文化,培養孩子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感,也讓社區有機會為孩子的教育一起努力! 何浦國小表示,師生日前配合金沙鎮浦邊社區辦理端午節活動,在浦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仁興邀請下,校長陳正字帶領學童前往共襄盛舉。校長陳正字針對端午節由來做深入淺出的介紹,藉以引發學童學習動機。他帶領學童認識愛國詩人屈原因受奸人所害,眼看國家將滅亡,投汨羅江的高尚情操,以及後世為紀念屈原,演變迄今的端午划龍舟、綁粽子和插艾榕等傳統風俗。此外,志工長輩亦指導孩子如何利用在地食材綁粽子,退休教師何振耀也帶孩子一起學歷史、辨艾草認識植物,玩立蛋學習相關地球科學原理,從玩樂中學習端午傳統習俗。 何浦國小指出,感謝浦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仁興邀請,讓學童有此次走進參與這場端午節傳統節慶文化的體驗,期藉以讓孩子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民俗文化,培養孩子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感,也讓社區有機會為孩子的教育一起努力。
-
獅台融情 燕南書院組團赴約兩岸青少年音樂會
金門燕南書院組團前進大陸泉州石獅市參加「潮韻千年、獅台融情:2025年獅台青少年音樂會」,獅台青少年共同奏響兩岸和平音。 燕南書院指出,第19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的配套活動「潮韻千年、獅台融情:2025年獅台青少年音樂會」日前在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上演,為現場300多名觀眾帶來一場精采紛呈的藝術盛宴,也為閩台文化交流增添一抹溫情亮色。 燕南書院表示,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以及王敦玲所帶領的紫韻箏樂團、金門弦樂深耕計畫弦樂團及鄉親代表許丕肯等金門文化、音樂團體或個人一行40餘人共赴盛會,燕南書院顧問、臺灣布拉格藝術機構總監潘春鳴並代表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出席襄盛。 燕南書院指出,獅台青年音樂會以四個篇章四大幕進行:「豐收五月」、「好雨時節」、「海絲西行」、「明月同鄉」。由來自金門、王敦玲帶領的紫韻箏樂團演奏《慶端午》拉開序曲,隨後再演奏《五月望雨》;金門弦樂深耕計畫弦樂團一連演出《迪士尼組曲》、《千與千尋主題曲》。舞臺上,兩岸青少年的才情與風采交相輝映,古箏齊奏《慶端午》傳遞節日喜悅,《魚歌》描繪漁家兒女豐收樂章,《阮兜門口有世遺》閩南原創歌曲喚醒世遺基因,南音小組唱《風打梨》更以古韻悠揚展現閩南文化底蘊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節目,成為兩岸藝術特色與青春活力的生動展示。 燕南書院表示,該音樂會演出地點位於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世茂集團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攜手打造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省泉州石獅市。建築主體將故宮建築的雄厚端莊與閩南大厝的秀美靈動進行了巧妙融合,彰顯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建館理念,以及立足泉州、面向世界的文化定位。獅台青少年音樂會不僅為兩岸青少年搭建展示才藝、互動交流的舞臺,更在音樂旋律流轉間深化彼此的認知與情誼,凝聚起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親情,有力推動閩台文化藝術的交流互鑒,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本屆閩台對渡文化節中一曲動人的樂章。 王敦玲表示,這一趟石獅行,學生表現穩健成功,透由活動來拓展視野、以樂會友,家長同學們都很喜歡這趟音樂之旅。她也有感而發,大家感受到民間交流的力量與彈性,必須持續為兩岸和平與文藝交流努力。 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表示,兩岸的交流,石獅與臺灣、金門的距離越來越近,他提及2014年晚秋,在潘春鳴策劃下,金門女婿、一代詩魔洛夫偕夫人陳瓊芳再回金門、重返廈門,之後前進石獅,赴約楊樹清主持的漢唐文化論壇洛夫《唐詩解構》大陸場新書發表會,多位鄉親同行,開啟金、獅文化交流新頁;時隔10年後,「潮韻千年.獅台融情:2025獅台青年音樂會」再次守住、留下美好。
-
楊夢財邀請晨曦家、晨心園孩子們大啖麥當勞
新北市慈安弱勢關懷協會創會會長楊夢財日前自掏腰包,邀請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晨曦家」、「晨心園」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被照顧者,前往品嚐麥當勞餐點,讓大家開心不已。楊夢財指出,期藉以表達對孩子們的關心,讓社會各界對於協會、弱勢對象多給予關懷。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歐陽彥森代表回贈感謝狀致意,感謝楊夢財長期對協會、被照顧者及地區弱勢的照顧和關懷。 新北市慈安弱勢關懷協會創會會長楊夢財,是土生土長的金門人,每逢返鄉過節或探親之際都不忘做公益,回饋家鄉、關懷弱勢。他日前特別請假來金,並且自掏腰包,邀請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晨曦家」、「晨心園」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被照顧者們,前往昇恆昌品嚐麥當勞餐點;平日鮮少出遊的孩子們,聽聞消息均十分開心,並且在工作人員、志工等陪同下出席。 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描述,當孩子們為了要吃麥當勞,早已開始討論吃什麼,而開心不已。這些天,每位工作人員和志工都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內心的興奮和期待;為了能如願成行,平日表現如工作人員人員叮嚀一樣,平日活動、學習都能好好表現。 楊夢財表示,之前是以捐款方式慰問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再由協會用在他們需要的地方。而他有一天忽然想到,孩子鮮少外出,活動都在室內居多,如果可以帶孩子們出去走一走,吃個麥當勞,應該也是不錯。後來就透過同學(志工)向協會提議和詢問,雙方並取得共識,促成這次(也是第一次)帶領孩子們吃麥當勞的活動。由於時間需安排在平日,因而他自己特別請假,一日往返台北和金門。他說,恰巧也要返家鄉辦點事,這次因緣際會,宛如老天爺讓他有這次表現的機會。 會中,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歐陽彥森代表回贈禮品以及感謝狀致意,感謝楊夢財的愛心,為所有被照顧者帶來滿滿的歡樂。現場不只被照顧者及工作人員、志工都十分開心。楊夢財形容,這股歡喜的情緒,他個人也深深被感染。 楊夢財補充說,其實協會的工作人員、志工伙伴們平日也很辛苦,所以除了向孩子們表達關心和祝福外,也要藉以感謝所有人的付出和辛勞,因為有他們的愛心讓孩子們更沒有阻礙,受到更多更好的關懷照顧。最後,他希望透過活動達到拋磚引玉之效,讓社會中更多有愛心的人,一起來關心協會中所有被照顧的孩子們,以及社會需要照顧的弱勢族群。 歐陽彥森指出,協會成立之宗旨及任務在凝聚金門地區身心障礙家庭力量,致力協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爭取更多的重視與資源,強化家庭支持系統。他特別感謝楊夢財理事長的愛心,透過社會資源的引入,持續關懷這個區塊,關心這一群需要照顧的孩子們。
-
金大師生參訪歷史民俗博物館 探索在地文化
國立金門大學師生參訪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深入探索金門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細細品味閩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金門大學四十餘位學生,在通識課程「金門生態學」授課教師王宏男的帶領下,前往位於金門東半島金沙溪畔的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進行參訪。師生在專業導覽人員的詳細解說下,透過豐富的展覽內容,對金門的過去與現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了解,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穫豐碩。 王宏男指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以「金門學」為核心,致力於推廣在地歷史人文與傳統閩南民俗,透過典藏、展示、教育與推廣工作,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結合,打造一個「人人都能近用」的博物館。同時,博物館串聯了家廟、聚落、生態、產業等多方資源,多面向呈現金門島嶼的風貌與地方視野,彰顯金門文化在台灣、兩岸乃至國際間的重要連結與價值,並積極實踐地方創生與文化平權的願景。 金大指出,參訪過程中,師生依序走訪各展館,沉浸於金門豐富的歷史文化氛圍中。在打開金門入口展區結合互動多媒體設計,運用數據比較等方式,生動地講述金門在不同時期的時空脈絡;並嘗試推動館內的多語解說QR Code,提升參觀體驗。在歷史風華再現展場,透過金龜山考古發現與情境復原,重現金門過往的歷史面貌與先民的生活記憶;蔡復一畫像前世今生典藏展,展出金門首件重要古物—「蔡復一畫像」及其修復脈絡與歷史,並介紹蔡復一的生平事蹟與民間傳說故事。 許多學生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造訪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對各種互動環節都躍躍欲試。透過這次課程,他們得以深入博物館,在聆聽導覽與自行體驗中,彷彿穿越時空,親身體驗閩南文化,更進一步認識金門底蘊豐富的歷史人文。 金大國際系學生李周儒分享,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揭示不同時代、不同視角下金門島嶼上的生活記憶,也從地球科學的角度展示這座島嶼本身的記憶。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僑鄉文化的展覽,透過蠟像與文物,真實訴說了當年金門僑胞在外闖蕩的艱辛,以及他們對故鄉那份深刻的牽絆與思念之情。
-
上庫社區居民樂遊大金門景點
烈嶼鄉上庫社區發展協會辦理戰役史蹟及聚落參訪環教活動,居民搭乘遊覽車直達到大金門遊覽,享受一日漫遊樂活的生活。 上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余平禧、上庫嵩齡優活老人協會理事長吳建意,帶領居民前往大金門參訪古寧頭戰史館、俞大維紀念館、金湖高洞坑道等戰役史蹟景點,並參觀蔣經國先生紀念館、水試所漁業文化館、新湖漁港網紅景點—消波塊景觀、碉堡展望亭、修船廠軌道、看海咖啡店等,讓居民有不一樣的體驗。居民們開心享受一日遊的豐富行程,大家樂開懷,每人還可獲得紀念品留念。 余平禧表示,居民的熱情參與,在走訪景點過程中,增進彼此間的情誼。余平禧希望居民多參與社區活動,大家一起關心社區事務,共促社區和諧。
-
種在好土裡夏令營 報名中
由山外基督教會、金門基督教會主辦,金門基督教宣教及文化培訓中心、台灣架橋宣教中心協辦,為期二天一夜的「種在好土裡」青少年夏令營,將在七月四日至五日於宣教中心山外二館舉辦,有意參加的學生,自即日起至七月五日前,透過QR Code報名(如圖),名額有限,欲報從速以免向隅。 主辦單位表示,報名資格以今年暑假後升國一至升高三之學生為對象,預定招收名額限定三十人。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七月五日,額滿為止。報名費為五百元,當中二天餐食、住宿一晚,飲水及印製營會手冊、個人名牌等由主辦單位負擔,全程參加者全額退還。 主辦單位指出,活動內容包括:小組活動、團隊建立與體驗活動、詩歌讚美、短講信息分享與分組討論、燒烤午餐、青少年讚美音樂會等,內容充實精彩有趣。營隊將藉由透過各信息分享及活動,幫助學生們明白瞭解上帝的話語的重要性,藉著耶穌撒種的比喻,描述四種不同的土壤,象徵人們對神話語的不同反應,以幫助青少年認識真理和建立正確人生觀。
-
銘傳暑假育樂營2梯次 招生
走出戶外、擁抱山海!銘傳金門分部參與教育部體育署「114年學生暑假體育育樂營」將於8月9日及10日舉辦國小「漆彈運動營隊—第1梯次及第2梯次」。每梯次限額50名,一律採線上報名,即日起開放弱勢學生報名,若尚有名額將自6月12日起開放一般學生報名,額滿為止。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表示,為培育青年學子多元休閒遊憩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發揮大學教學場地服務鄉親的功能,今年再次透過教育部體育署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結合銘傳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特色。銘傳大學生將攜手地區國小學子探索體驗,透過二梯次活動,帶領地區與會學子,利用假期參與探索,體驗不一樣的休閒活動,讓假期不留白。 銘傳金門分部指出,歡迎對活動有興趣之學子踴躍報名參加,藉由活動,於假期走出戶外、擁抱山水,除培養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並體驗多元休閒遊憩活動。報名請至活動官網→進入報名系統→點選區域(銘傳大學金門分部活動在中區)→選擇活動梯→登入填寫基本資料等,詳情請依報名網頁說明,報名網址為:https://camp.ntsu.edu.tw/。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說明,「114年學生暑假體育育樂營」共規劃二梯次「漆彈運動營隊」,各限額50名,將於114年8月9日至10日(星期六、日)辦理。每梯次活動每人僅收保險及相關費用新台幣150元(弱勢學生免報名費),歡迎對活動有興趣之國小學生把握機會報名。 銘傳金門分部提醒,凡經報名錄取後,課程前將以Email及電話通知,報名時請務必填妥正確之基本資料,若對活動有相關疑問可於上班時間電話(082-355233轉7513)洽詢陳老師。
-
大洋社區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投入工程經費882萬2,266元 公私合力妥善運用資源及空間效益 造福社區大眾
金沙鎮公所昨(7)日舉辦大洋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落成啟用典禮,金門縣長陳福海、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等到場參與,分別致贈「嘉惠鄉里」、「造福社區」、「樂育民生」賀匾祝賀,接續偕議員吳佩雯等各界嘉賓完成揭牌儀式。縣長陳福海於致詞時對於大洋社區寄予厚望,期盼活動中心能夠受到廣泛利用,將資源及空間效益發揮極大化。 昨日的落成啟用典禮,在天震堂醒獅團「祥獅獻瑞」表演中揭開熱鬧序幕,縣長陳福海、縣議員吳佩雯、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副主席張成爵、代表呂寶玉、蔡寶愛、蔡連進,大洋里里長吳有祥、新前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貴仁、田浦大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能祥、方光群建築師事務所、凱富營造有限公司代表以及大洋社區居民等齊聚一堂參與,在與會嘉賓聯袂揭牌下正式啟用,典禮簡單隆重。 金沙鎮公所指出,大洋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為地上一層之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之設計監造為方光群建築師事務所,承包廠商是凱富營造有限公司。自112年10月2日開工,並於114年3月10日竣工。總工程費為新臺幣882萬2,266元整,經費來源包括縣府社會處580萬元、議員唐麗輝建議事項110萬元、軍方睦鄰款150萬元,以及金沙鎮公所42萬2,266元等。 依據金門縣金沙鎮大洋社區活動中心落成誌,大洋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93年,由東沙尾、東山、東溪、內洋等四個自然聚落組合而成。現任理事長為綦金友,總幹事為胡繼鵬,目前會員人數124人,社區成立祥和社區志工隊,每年均以一鄉一特產來舉辦聚餐活動。基於政府近年大力的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在鎮長吳有家支持下全心全力投入老人共餐活動,前任理事長吳嘉翔及各理監事共同努力爭取經費下,興建新的大洋社區活動中心。除保有區域風格外觀與原有活動中心相互輝映,主要為多功能空間供社區居民聯誼活動使用,可以增進居民之情感交流,並以優質供餐設施提供美食,造福社區大眾。 鎮長吳有家指出,大洋社區活動中心落成啟用,將為大洋里300多位長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首先感謝前理事長吳嘉翔積極爭取,更重要的是縣議員唐麗輝的經費挹注。未來活動中心將肩負承擔提供共餐、樂齡學習及活動空間的功能。透過供餐服務,讓長者能享用到溫暖的午餐;這要感謝新前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貴仁、田浦大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能祥等鼎力協助,讓餐點能送到大洋里的每個角落,使不便到場共餐的長者也能享有健康、營養的午餐,落實照顧服務。吳有家並致贈「造福社區」匾額,象徵著對社區福祉的承諾。 縣長陳福海則致贈「嘉惠鄉里」賀匾,並致詞指出,首先感謝議員吳佩雯特別出席大洋社區活動中心揭牌典禮,相信她將會大力支持後續大洋社區的軟體及設備建設。近期監察院認為金門的社區活動中心蓋得太多,許多活動中心並未被充分使用。而金沙地區在吳鎮長及公所團隊的積極努力下,都能充分利用活動中心,進而造福社區民眾。他上任以來本於財政紀律,以及提高使用率,針對類似建設進行必要之調整,例如盤山社區活動中心調整原設計,擴展至老人照顧等,避免資源浪費。他同時希望大洋社區活動中心落成後,村里、社區能夠善加利用,讓得來不易之資源和空間發揮最大效益。 陳福海指出,縣府每年經常性社福支出,55至64歲原住民及55歲以上非原住民福利(3,000元)約6億元,而65歲以上老人福利每年高達13億元。金門過去財政仰賴金酒公司回饋,然而受疫情影響市場,金酒銷售不佳,縣府財政儲備一度下降。他上任後盤整地方建設撙節約100億元,使目前縣庫餘額穩定在50億元左右,預計在任內不會有財政、福利支出壓力。陳福海表示,考量財政永續,未來在不影響既有財政及各項福利的前提下,評估及規劃適當措施,促進每年6億元的福利金能在金門島內流通、在金門市場消費,以活絡在地產業。 此外,縣長陳福海指出,必要性之建設也會持續推動,例如農村住宅、英雄路、青嶼周邊環境工程等基礎建設,以及扎根在教育的建設約20億元,包括沙小幼兒園等多處。他最後肯定縣府社會處、金沙鎮公所團隊的努力,未來只要金沙鎮公所有建設需求,縣府團隊都願意全力協助與支持,期望共同努力,提供鄉親更好的環境。 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表示,期許社區要好好使用活動中心,透過舉辦各項活動增加空間使用率,並藉以凝聚里民情誼。他並率金沙鎮民代表會團隊致贈「樂育民生」賀匾。 議員吳佩雯表示,大洋社區的凝聚力非常良好,而政府推動共餐制度亦嘉惠長者,社區活動和供餐服務諸多面向都需要志工的協助。她希望活動中心落成後,可提升共餐的品質,在社區幹部、志工、工作人員等齊心協力下,讓所有社區的長者都能獲得更好的服務。 大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綦金友指出,首先感謝金沙鎮公所及縣府多年來的協助與幫忙,使得社區活動中心得以順利啟建並落成。他感謝鄉親父老給予年輕人服務的機會,接續將率領第六屆理監事團隊,繼續推動社區各項政策及發展。
-
戰地歲月與軍中美食相輔相成 光華園餐廳開幕
曾經沉寂一時、斑駁荒廢的心戰空飄基地,在修復與轉型後重獲新生。位於金門光華文創園區內的「光華園餐廳」於昨(7)日正式開幕,現場湧入眾多鄉親與遊客共襄盛舉,見證這座心戰基地的歷史轉身,正式成為金門營區活化的重要指標,也為島嶼觀光注入嶄新活力。 昨日開幕典禮在主持人介紹光華園歷史與出席貴賓後揭開序幕,由金湖國小帶來精采的開場表演,為整場活動注入青春活力。隨後在眾人見證下,由金門光華文創董事長張國威、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縣議會議長洪允典、前陸軍總司令陳鎮湘上將等人進行剪綵儀式,象徵營區活化新頁正式展開。與貴賓包括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縣議員王國代、王秀玉,縣府觀光處長許績鑫、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門縣工策會總幹事呂瑞泰等人。 典禮中,各界貴賓致詞祝賀,董事長張國威特別向所有參與修復與籌備團隊致上感謝之意,強調光華園的誕生,是金門文化資產保存與創意觀光轉型的重要實踐。「我們修復的不只是建築,而是金門人的情感與記憶」,金門光華文創董事長張國威表示,這座曾經沉寂的營區,如今轉化為傳遞故事的場域。從營舍牆面到餐桌餐具,無不講述著那段心戰部隊的歲月歷史,而美食則是最能觸動人心的語言,讓記憶在味蕾中延續。 副縣長李文良在致詞中表示,光華園餐廳的成功啟用,是金門推動營區活化、文化轉譯與觀光結合的重要里程碑。他指出,縣府積極整合資源推動閒置營區再利用,光華園正是透過歷史空間與在地飲食文化結合的成功典範。他表示,未來將持續支持文創園區進行多元發展,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的歷史與魅力。 議長洪允典亦到場祝賀,他表示,光華園的誕生不僅賦予老舊空間新生命,也串聯起在地民眾與曾在金門服役的退役軍人對土地的共同記憶。他強調,金門的發展不能只是硬體建設,文化與情感的延續同樣關鍵,光華園透過美食與體驗讓歷史可親近、可感受,令人感動。 現場安排一系列活動,包含國慶閱兵自衛隊軍歌演唱、國旗舞《風雨生信心》、光華園回顧分享,以及由燕玉勞軍歌唱團帶來的懷舊演出,精彩節目一一登場,喚起老兵與來賓心中深埋的軍旅記憶。 昨日開幕當天,來自各地的嘉賓與遊客穿梭其間,從修復後保留軍事特色的建築外觀,到融合軍旅文化與美食記憶的用餐體驗,處處展現金門特有的歷史魅力。該餐廳主打的「復興鍋」與「梅花餐」在活動中大放異彩,不僅香氣四溢,更讓許多曾經在金門服役的老兵與遊客們,在一口熱湯中喚起當年情懷。 光華園餐廳主打的「老兵菜」系列,更成為話題焦點。這些菜餚不只是復刻軍中味道,更以創新手法重新演繹,保留記憶中的風味,同時提升餐飲品質。其中最受好評的「復興鍋」,以濃郁湯頭搭配豐富配料,象徵著昔日軍中熱血與情誼,讓來訪食客無不交口稱讚。 此次光華園的成功開幕,不僅展現金門推動營區活化與文化再生的成果,更為島嶼觀光打造嶄新亮點。許多參與者紛紛表示,這不只是一間餐廳,更像是一座記憶博物館,在溫熱料理中細細道來金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光華園餐廳將朝著常態營運邁進,結合展演、導覽與餐飲多元功能,致力成為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戰地文化基地,讓更多人看見這座島嶼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創新能量。
-
提升防災意識 縣府辦自衛消防編組演練
為強化機關應對突發火災與緊急事故的處置能力,金門縣政府依據《消防法施行細則》第15條辦理「114年度上半年自衛消防編組演練」,於6日下午在多媒體簡報室舉行今年度首次演練,期藉由完整的課程設計與實作訓練,提升員工的防災意識與應變效率。 此次演練由金門縣政府主辦,並邀請金門縣消防局協助擔任講授與實作指導,訓練對象為縣府內部75名員工。課程內容涵蓋消防常識、器材操作、火災通報及避難引導等理論教學外,更透過實際演練,包括滅火器操作、CPR心肺復甦術與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應用,讓參與人員在模擬情境中熟悉編組任務與應變分工,進而達到減災自保的目的。 課程於當日下午1時30分展開,綜合發展處副處長許一傑於課程開始時表示,消防演練並非例行公事,而是每位同仁都應重視的生命教育與安全訓練。他強調,縣府同仁不僅是行政工作的重要一環,更是縣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期盼透過此次演練,讓大家熟悉基本急救與避難程序,強化團隊合作意識,一旦有突發狀況發生,能夠臨危不亂,迅速因應。 隨即進行消防知識講解與器材操作說明。經過短暫休息後,由消防局講師指導火災通報流程及避難引導技巧,強調災害發生初期的正確應對,對後續人員疏散與傷害減輕至關重要。 壓軸的綜合實作演練則於16時30分登場,透過實地模擬滅火、急救與編組協作,檢驗員工對前述課程內容的理解與運用情況。課程最後在沉穩有序的演練氛圍中圓滿落幕,也為縣府內部防災體系的持續強化立下扎實基礎。 縣府強調,自衛消防編組演練不僅是法定要求,更是守護機關人員與民眾安全的重要措施。藉由每年定期辦理的演練訓練,逐步強化各單位防災意識與臨場應變能力,為打造更安全、迅速、有序的公共空間共同努力。縣府表示,將持續推動各項防災教育與訓練工作,透過自衛消防編組制度的強化,提升整體公共機關的防救災應變能力,落實災前預防與災時處置的關鍵作為,守護縣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