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奠定學童語文基礎 金寧ㄅㄆㄇ正音班開課
為讓學童在進入小學前奠定良好語文基礎,金寧鄉公所圖書館辦理114年「語你鄉遇在金寧│暑期ㄅㄆㄇ正音班夏令營」,積極打造充實而有意義的暑期學習環境,獲得家長們熱烈響應。 本次夏令營自開課日起至7月18日止,每週二至週五於圖書館2樓研習教室舉行,分設上午班(9時30分至11時30分)及下午班(14時30分至16時30分),上午班由經驗豐富的李曉君老師授課,下午班則由劉依珊老師指導,兩位老師分別以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結合注音符號、拼音練習與律動,引導孩子們快樂學習、自然吸收。 金寧鄉公所課長李煜翔代表鄉長楊忠俊到場,向小小學員們親切致意,並感謝兩位老師的用心教學。他表示,注音符號是孩子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也關係到日後的閱讀能力,更影響未來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鄉公所舉辦暑期正音班的初衷,希望在學童正式進入國小前,能夠透過系統化、專業化的課程,幫助孩子們穩固語文根基、提升學習能力。 課長李煜翔指出,早在四月間,就有多位家長主動來電詢問今年暑期課程的開辦情況,顯見該課程深受家長肯定與期待。多年來,鄉公所秉持教育扎根的理念,持續推出多元暑期學習活動,其中以「ㄅㄆㄇ正音班」最為熱烈,年年額滿報名。除了讓孩子們在假期中持續學習不中斷,也為家長們提供一個安心可靠的教育資源。 除了語文教學,課程中也融入遊戲、團體互動及生活禮儀等元素,提升學習樂趣與孩子們的社交能力,讓正音班不只是補充語文知識的場域,更是一段快樂、難忘的暑假回憶。 金寧鄉圖書館表示,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元、貼近學童需求的課程,強化在地公共教育資源,期望透過書香環境與優質教學,陪伴金寧的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
失能、失所、缺食 失智男流落車站 警方協助安置
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日前成功協助一名因失智而流落街頭的林姓男子,不僅提供緊急物資援助,更協調社福單位完成安置,展現警方為民服務的熱忱與效率。 金城派出所警員李昱諄與徐博群於執行巡邏勤務時,接獲民眾報案,稱金城車站內有一名行為異常的男子需要協助。員警趕抵現場後,發現該名林姓男子獨坐於候車亭,雖無干擾他人之舉動,但神情呆滯、言語含糊,且身體虛弱,疑似有失智症狀。警方初步關懷時,林男無法清楚表達自身狀況,僅能片段提及自己多日未進食,且無固定居所。 為進一步了解林男背景,警方立即通報金門縣社會局協助查證。經系統比對,發現林男為金湖社福中心列管的個案,原租住於料羅地區,但因近年失智症狀加劇,喪失工作能力,積欠房租後遭房東驅離,自此流落街頭。由於林男在金門無親友支援,生活陷入困境,甚至數日未能正常飲食,健康狀況堪憂。 考量林男體力不支,警方先提供飲水與餐食,並同步聯繫金湖社福中心承辦人員,協調其原房東暫時允許林男返回租屋處短暫棲身,等待正式安置程序完成。然而,在警方驅車陪同林男返回住處途中,發現他臉色蒼白、冷汗直冒,判斷可能有健康風險,隨即轉送往金門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後,建議留院觀察以確保安全。 在醫療團隊照護下,林男健康狀況逐漸穩定,出院後由社福中心接手,順利安置於金湖鎮松柏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獲得適切的居住與醫療資源。 該男子若無員警及時關懷與轉介,恐怕還要在車站周邊徘徊,不僅身體健康堪憂,若遇天候驟變,也將增添生命危險。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指出,警察的工作不僅止於打擊犯罪與維護交通秩序,為民服務更是重要職責之一,尤其對於社會邊緣弱勢族群,更需要多一分同理心與積極關懷。 金城分局朱政憲分局長呼籲,若民眾在生活中遇見需要協助的街友或失智長者,不應該害怕或排斥,可以撥打110或洽當地社福單位,讓專業體系盡早伸出援手,避免危害擴大。他也感謝所有基層員警盡心盡力,展現「人民保母」的溫暖與責任感,警察的服務無分大小,民眾的支持與信賴,就是警察持續前進、守護鄉親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朱政憲表示,警察工作不僅是維護治安,更包含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他強調,民眾若發現身邊有需要幫助的弱勢個案,可立即通報警方或社福單位,及早介入能避免憾事發生。同時,他也感謝社政系統的迅速協作,讓林男得以脫離困境。
-
樂齡學習評鑑成果豐碩 金門五鄉鎮齊獲肯定
為表揚本縣樂齡學習推展成效卓著,縣長陳福海近日親自頒獎,肯定各樂齡學習中心在113年度教育部業務評鑑中的優異表現。此次評鑑結果中,金城鎮及金寧鄉樂齡學習中心榮獲「特優等獎」,各獲頒獎牌與獎勵金5萬元;金湖鎮、烈嶼鄉、金沙鎮則獲得「優等獎」,各獲頒獎牌及獎勵金3萬元。此外,今年甫承辦業務的烈嶼鄉西口國小也榮獲「新辦樂齡學習中心獎」,獲得獎金1萬元,展現本縣樂齡教育的深厚基礎與多元發展成果。 縣長陳福海表示,打造高齡友善社會,是當前縣府施政的重要目標之一。樂齡學習不僅是課程推動,更是對長者尊嚴與生活品質的保障。他指出,透過在地化的學習據點與多元課程設計,讓長者不再被動接受服務,而是主動參與社會,重新找回價值與自信,這正是縣府積極推動「幸福島嶼」的重要基礎工程。 陳縣長並強調,施政以來持續秉持《禮運大同篇》理念,致力建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理想社會。他表示,透過各鄉鎮樂齡學習中心的積極投入,不僅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增進身心健康,也讓他們能在學習中活得更精彩。陳縣長感謝各鄉鎮公所、家庭教育中心及社區的通力合作,並期許未來持續精進,將「大同世界」的願景落實在金門的每一個角落。 為展現對樂齡學習政策的重視,縣長陳福海上任後時常抽空前往各鄉鎮的樂齡學習中心實地參訪,以及關心樂齡中心舉辦的長青樂學班,親自了解課程規劃與長者參與情形。他表示,政策要真正落實,必須深入基層、傾聽民意,因此特別安排時間關心各鄉鎮樂齡學習中心,與承辦單位代表座談,了解在推動課程及經費運用上的實際需求與挑戰。縣府將視實際狀況滾動檢討資源分配,提供更穩定的支持與後勤保障。 走訪期間,陳縣長也不忘親切地與參與課程的長者們互動,關心他們的學習成果與生活近況。許多長者開心地與陳縣長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並對中心提供的多元課程與溫馨氛圍表達肯定與感謝。陳縣長表示,看到長輩們因為學習而展現笑容,就是對政策推動最大的鼓勵。他強調,樂齡學習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而是縣府整體社福與教育資源共同投入的成果,他也會持續督促團隊,用心經營每一處樂齡據點,讓更多長者享有「學到老、活到老」的幸福生活。 教育處指出,113年度本縣樂齡學習業務已拓展至全縣35個村里、85個社區據點,開設課程內容涵蓋健康促進、人文素養、生活技能等多元領域。去年共辦理13,130場次課程,累計26,918人次參與,顯示出樂齡學習活動已成為長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展現出縣府推動高齡教育的深耕與成果。 家庭教育中心則指出,面對金門人口高齡化趨勢,樂齡服務需求日益迫切。根據人口統計資料,104年12月本縣總人口為132,799人,其中55至64歲人口為21,166人(占15.9%),65歲以上人口為14,841人(占11.2%);至113年12月,總人口增至143,601人,其中55至64歲人口增為26,591人(占18.5%),65歲以上人口增為26,206人(占18.2%)。十年間,中老年人口總計增加16,790人,增幅遠超總人口增加數10,802人,突顯中高齡族群在社會中的比重日益加重,急需更多有溫度與深度的教育與照顧資源。 家庭教育中心強調,金門各樂齡中心秉持「活躍老化」的理念,鼓勵長者透過學習維持自主性與生活動能,落實以「學習代替治療」的預防觀念,不僅提升銀髮族的生活品質,也實踐「安老、樂老」的施政目標,讓金門真正成為長者安身立命、自在生活的友善島嶼。 縣長陳福海強調,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跨局處整合,投入更多人力與資源,支持各樂齡中心拓展服務觸角,讓教育不中斷、關懷不打烊。他也期盼透過教育延伸,將金門打造成高齡者終身學習的模範縣市,不僅讓長者有學可上,更能從中獲得幸福的能量與生活的尊嚴。
-
警政署識詐評比 縣警局榮獲丁組特優第一名
金門縣警察局在內政部警政署「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識詐』1.5執行計畫第五期」評比中,以全方位防詐策略與卓越執行力,在全國各縣市競爭中勇奪丁組特優第一名殊榮。這項榮耀於警政署114年第6次署務會報中揭曉,由局長黃壬聰代表受獎,接受署長張榮興頒獎肯定,彰顯金門警政團隊在防詐領域的優異表現。 面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日益翻新的犯罪趨勢,金門縣警察局積極響應中央政策,全力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建構「數位防詐、電信阻詐、金融攔詐、司法懲詐」四層防護網,並整合數位發展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務部及內政部等跨部會資源,打造滴水不漏的防詐體系。局長黃壬聰表示,這項榮耀不僅屬於警察局每一位盡心盡力的同仁,更屬於長期支持警政工作的金門鄉親,「我們將持續精進防詐作為,讓金門成為詐騙絕跡的安全島嶼!」 回顧2024年下半年,金門縣警察局在防詐宣導工作上繳出亮眼成績單。在實體宣導方面,總計辦理88場次活動,涵蓋面向廣泛、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結合實境互動的防詐桌遊體驗、深入社區的治安座談防詐宣講、針對學生及軍營的校園與營區識詐教育,讓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群的民眾都能掌握第一手防詐資訊,強化辨識詐騙的能力。 在媒體傳播方面,金門縣警察局積極運用社區村里廣播系統、地方廣播電臺及名城電視台,共播放防詐短影音達403則次,並運用轄內36處LED跑馬燈及電視牆,全天候輪播防詐短語及影片,使防詐意識深植人心。數位推廣方面,更結合Facebook、YouTube及LINE群組平台,轉傳結合時事與在地案例的防詐短影音與圖文,共計250則,成功引導12,852人次加入「165防騙宣導」官方LINE@帳號,便利民眾隨時接收最新詐騙手法與防範對策。 因應AI深偽詐騙等新型態犯罪,金門縣警局不斷地提升科技防詐層級,特別首創「擬真情境影片」教學,透過模擬真實詐騙對話與場景,讓民眾身歷其境地了解詐騙伎倆,進而提升警覺與應對能力。同時大力推廣「打詐儀錶板」線上工具,提供即時詐騙資訊查詢與案例分析,並與轄內各大金融機構建立「金警合作」攔阻機制,落實關懷提問、異常帳戶識別及定期攔阻演練,成功攔阻多起詐騙匯款案件,守護鄉親的血汗錢。 局長黃壬聰指出,這次獲頒「識詐」評比全國特優第一名,是對金門縣警察局全體同仁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防詐工作的重要鞭策。他強調,金門縣警察局將持續秉持「預防為先、打擊為要」的核心精神,結合AI科技、大數據分析及社區聯防力量,深化與縣府各局處及駐金單位的合作,目前已協請各單位利用業務平臺或網路粉專分享防詐資訊達220篇次,形成全方位、無縫隙的防詐網絡。 縣警局將持續推動「全民反詐、金門先行」的施政目標,全面部署、提升科技偵詐與社區識詐能量,堅決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與社會安定。黃壬聰強調,詐騙無孔不入,唯有全民高度警覺與攜手合作,才能讓詐騙集團無所遁形,並期盼鄉親能持續支持警察工作,與警方共同守護金門安全幸福的家園。
-
太武山金安心 消防局獲國健署評審青睞
金門縣消防局以「太武山金安心:智慧救援.永續金門」為主題,參加「114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中「健康城市類-韌性與創新獎」評選,在第一階段書面審查中表現優異,成功入圍第二階段實地訪視。日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派3位評選委員偕同工作團隊抵達金門進行訪視,縣府秘書長陳世保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並與消防局及多個協作單位共同參與全程簡報與展示。 此次實地訪視選定於太武山倒影塔下「觀兵弈棋處」空地舉行,消防局精心規劃訪視流程,內容包括專案簡報、協作單位分工說明、通報系統展示、山林日誌APP操作、省力滑輪組運用、空拍機應用、人員入山搜救模擬、山域低所救援演示、綜合座談與委員講評等,展現高度專業與創新能量,讓評選委員留下深刻印象,並一致給予高度肯定。 評審團提出多項建議以供精進,包括:爭取設備維護與擴充經費、善用GIS圖資套疊功能、研議空拍機無法飛行時之替代方案、強化山區手機訊號與網路連線品質、妥善管理現有私設攀登繩索,避免一律拆除等。 縣府秘書長陳世保致詞時表示,感謝評選委員與國健署團隊蒞臨指導,同時肯定消防局主導推動該案的努力與協作單位的全力支持。他指出,此項專案不僅因應近年民眾登山健行活動日益頻繁所衍生的風險,更成功整合跨部門資源建置「太武山多功能雲端圖資查詢系統」,結合Google定位與社區踏勘資料,強化即時掌握與高效救援,為提升山域安全樹立嶄新典範。 陳世保強調,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系統運作,並引進更多科技應用,讓金門不僅山明水秀,更成為一座兼顧自然與安全的宜居島嶼。 消防局長呂英華指出,此次參獎過程歷經籌備、撰寫成果報告、演練模擬等階段,全體同仁上下一心,齊力推動創新作為,最終順利通過書面審查並圓滿完成實地訪視。他特別感謝各級長官指導與民間善心人士支持,展現政府與社會攜手守護公共安全的強大力量。 呂英華提到,一位長期關心山域安全的謝姓民眾,已連續二年捐贈各10萬元給消防局,用於採購山域救援裝備與空拍機。去年6月,謝先生曾因獨自攀登太武山迷失方向而成功獲救,此次原訂邀請他出席分享親身經歷與器材實際應用情況,惟因謝先生目前返台照顧年邁母親而未能親臨現場。 「雖然謝先生未能到場,但他那份溫暖而無私的善舉,我們將永銘心中。」呂英華表示,謝先生的義行不僅是對消防同仁的肯定,更彰顯社會良善力量的悄然醞釀與茁壯。消防局將持續秉持這份愛心與信任,落實於每一次的救援行動,堅守崗位、守護金門山林。 此次金門縣消防局以科技創新與跨域協做為核心,提出兼具專業、永續與在地關懷的救援模式,成功獲得健康城市獎項評審青睞,並為金門在「健康韌性城市」的發展道路上,開創嶄新未來。
-
7月份金門話說故事活動 受理報名
炎炎夏日何處去?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為推廣及傳承金門話,將於7月至9月期間推出「閩風親子學堂」金門話說故事系列活動,7月份各場次已出爐,即日起受理線上報名。文化園區管理所歡迎對金門話有興趣的親子家庭、志工及一般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為推廣並傳承金門話,讓語言學習更貼近家庭、社區與日常生活,訂於7月至9月期間,推出「閩風親子學堂—金門話說故事爸媽」系列活動。內容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設計課程,透過說故事、讀繪本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鼓勵親子家庭一同學習金門話,提升語言的應用能力與學習興趣,讓金門話成為家庭日常中的自然語言,並進一步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 文化園區管理所指出,今年計畫獲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承辦。將邀請多位具備專業素養的講師,以金門話說故事,引導學員認識金門話的語音語調、詞彙用法與文化背景。課程內容不僅適合初學者,也鼓勵熟悉金門話的家庭共同參與,透過多元活動設計,營造友善、歡樂且具文化深度的學習氛圍。 「閩風親子學堂」系列活動7月份8場次時間:「用咱的話講金門的石獅爺文化」—7月12日及7月26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邀請薛奕龍校長分享。「金門話說故事」—7月12日及7月26日下午2時至4時,講師黃嘉慧;7月16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及下午2時至4時,講師歐陽萍。「逐家歡喜來講古」—7月30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及下午2時至4時,講師許梓恬。 文化園區管理所歡迎對金門話有興趣的親子家庭、志工及一般民眾踴躍報名參加,期盼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在生活中自然使用金門話,培養語感與認同。活動地點分別在金沙親子圖書遊藝館以及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B1圖文館。每場次名額15人,額滿為止。活動採線上報名,7月課程報名網址為:https://reurl.cc/Rknqv6。
-
妙妙屋庇護工場開張試營運 後浦十六增添溫暖公益色彩
以特色文創為主打吸引許多遊客造訪的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現在又增添了公益的色彩,以協助一群身心障礙者進行多元學習及訓練的「妙妙屋庇護工場」正式進駐藝文特區,並自昨日下午起開始試營運,以美味的「貝果」為主打,並且結合文創商品。妙妙屋庇護工場歡迎民眾踴躍到場選購,給予這群身障庇護員們一個實質的鼓勵。 後浦十六藝文特區日前釋出店面進行標租,由財團法人晨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針對身障者成立的妙妙屋庇護工場順利取得承租權利,經過簡單的改造,在昨日正式對外展開試營運。 妙妙屋庇護工場金城店,營業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下午三點開始至晚間九點為止(每週一為公休日),地址為中興路五十五號(後浦十六藝文特區)。 昨日的試營運現場,金城鎮長李誠智也特別到場了解並給予大家鼓勵,他表示,對於社福弱勢團體,公所絕對給予最大的支持,並強調若有需要公所提供幫助的地方,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 李誠智表示,這是後浦十六藝文特區除了文創業者外,首次有公益社福團體的進駐,他在現場除了看見妙妙屋主打的烘焙商品外,還看到與在地業者合作的商品,樂見有更多企業一起來共同扶持。同時,他也看到由妙妙屋開發的文創商品,希望社會公益能與觀光相結合,為在地創造更多亮點,也讓庇護員們能從中學習到自立。 妙妙屋庇護工場主任表示,妙妙屋地點設在福田家園,遠離市區,較少民眾跟遊客知曉,希望在金城設點能讓更多人認識妙妙屋。金城據點的營運,每一位在店內擔任服務人員的庇護員們從學習、訓練到真正站上店舖第一線,都非常努力跨出舒適圈,為了打造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店,一點一滴築夢踏實,因此他們也希望這不只是一間店,而是一個連結社會、翻轉刻板印象的起點。 「妙妙屋庇護工場」成立於民國一○二年,工場位於金湖鎮轄區內,主要在協助一群身心障礙程度不同的員工進行多元學習及訓練;妙妙屋的「妙」意即美好的意思,妙妙屋將無形的「愛與美好」融入在商品中。目前的營運項目主要為各式麵包、各式蛋糕、茶會點心、手工餅乾、西點餐盒等製作及銷售,每項產品都是靠著他們的雙手不斷練習及失敗而完成,他們透過努力及堅持改變大眾對心智障礙的印象,並和民眾一起分享這份純真的幸福;金城店除了販售烘焙、文創商品外,也接受大家各式餐盒的預定。
-
本報產業工會召開理監事聯席會並歡送退休員工
金門日報社產業工會日前召開第八屆第五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陳德鵬主持,理監事全體踴躍出席,社長蔡湛成亦親臨指導。會中針對工作報告與多項提案進行熱烈討論,涵蓋人力提升、加班補休及人員敘獎等議題,勞資雙方充分溝通協調,最終達成共識,為工會未來推展業務奠定穩固基礎。 近來工會運作面臨會員榮調、退休與新進同仁加入,組織結構亟需重新整合與調整。陳德鵬理事長表示,工會始終以爭取會員權益與服務為目標,無論世代更迭,都將持續扮演日報同仁最堅實的後盾,攜手共創更完善的勞動環境。 會議中特別歡送退休的楊水詠、李增汪兩位記者,以及服務金門日報近半世紀、去年榮獲全縣模範勞工殊榮並即將退休的資深會員陳麗明。面對這位以新聞為志業、卸下肩上重任的優秀同仁,現場響起熱烈掌聲,滿溢著同仁們的敬意與不捨。三位同仁一生堅守崗位,成就了社會與家庭,更成就了金門日報的榮光,堪為後輩表率。工會以「功在金報,情誼永固」相送,感謝她(他)們多年來無怨無悔地為新聞傳播奉獻,無論颳風下雨,始終是政令宣導與服務鄉親的第一線尖兵。 金門日報自戰地媒體起家,走過將近一甲子的歲月,見證了金門從戰地到現代化的轉型。社長蔡湛成於會中肯定工會多年來的辛勞付出,感謝理監事們提出寶貴建言,讓報社在追求新聞專業與企業經營的道路上持續邁進。他表示,金門日報始終秉持「以生命共同體為圭臬、共體時艱為精神」的理念,每日為鄉親提供最真實的精神糧食,未來也將繼續攜手前行,勇敢面對挑戰。 陳德鵬理事長指出,金門日報社即將迎接創社60週年,工會在週年慶前榮獲優良工會勞動節典範殊榮,實屬難得。媒體工作者用文字紀錄歷史,工會則為會員爭取權益、促進勞資和諧,雙方相輔相成。他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人力老化與設備汰舊換新的現實,未來將以「以變應變」的精神推動各項方案,留住年輕人才,給予更多提升機會,讓基層勞工在服務鄉親的同時,也能兼顧家庭,壯有所用,老有所安,共同為金門的永續發展努力。 此外,為凝聚產業共識,工會特別邀集本縣金門酒廠、陶瓷廠、自來水廠、車船處等同屬公營事業單位的工會理事長、總幹事及理事代表進行交流與聯誼,期許未來以「生命共同體」為理念,團結各產業工會力量,攜手創造福利、實踐永續經營,再創金門產業新奇蹟。
-
薯於你的何厝小旅行7月開跑 限額報名進行中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於今夏將再推出「薯於你的何厝小旅行」,規劃透過半日遊方式,由導覽人員引路深度走讀何厝聚落,體驗傳統番薯手作,共計有6場次並自7月12日起登場。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社區自109年開始以番薯產業文化發展為目標,致力發揚金門人番薯「耐」的精神,推出以番薯為主題之體驗及遊程,藉由展售及體驗,讓大家走進何厝了解聚落風華,以及社區對物產番薯之推廣及運用,讓大家記得番薯與金門這塊土地的情誼,感受番薯的溫度。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社區表示,「薯於你的何厝小旅行」自7月12日起登場,總計規劃6場次,每場活動時間自上午8時30分起至12時30分止,場次時間包括7月12日、7月26日、8月9日、8月16日、9月13日以及9月20日,內容包括聚落導覽、手作DIY、享用番薯特色餐及蕃薯餅禮盒等。每場次限額30名,費用每人新台幣200元,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指出,民眾對活動如有疑問可洽詢FB粉絲專頁「何厝社區發展協會」或電洽082-354957。關於活動繳費方式,民眾可於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8時30分至12時、下午2時至4時30分,至何厝社區活動中心繳納,或可以匯款方式繳交,並於匯款後至社區FB粉絲專頁「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私訊並留下匯款資訊。(匯款帳號:郵局700,帳號00028560194973,戶名:金門縣金沙鎮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王文思。)
-
金城鎮公所舉辦志工訓練 提升服務品質與法規知能
協助志工人員的能力提升,金城鎮公所於日前舉辦為期兩天的「一一四年度志願服務基礎及特殊教育訓練」,透過邀請專家學者講解最新法令規範、志工服務注意事項,以及投入志工服務多年的前輩們現身說法,實際了解志工服務的甘苦談。 由金城鎮公所舉辦的「一一四年度志願服務基礎及特殊教育訓練」,在日前於金城鎮公所三樓多媒體簡報室舉辦,吸引許多有意願參與志願服務的民眾報名參加,了解志工法規與聽取實際投入志工服務者的經驗談,同時也進行交流分享。 金城鎮公所表示,課程規劃方面共分為基礎訓練(六小時)以及社會福利類特殊訓練(六小時),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在基礎訓練部分,邀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南玉芬講解「志願服務的內涵及倫理」以及「志願服務法規之認識」,另外並還邀請南門社區莒光志工隊隊長許淑慧親自開講,來跟參加的學員們分享他在從事志願服務的過程以及經驗。 而第二天的特殊教育訓練部分,則是邀請金湖鎮下莊社區發展協會社工師楊舒晴、富康一村金城新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鳳珠、四埔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黃美玲等人擔任講師,課程規劃涵蓋了社會福利概論、社會資源與志願服務介紹,以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業務的簡介跟工作內容說明,最後藉由綜合討論,讓學員充分交流與學習。 鎮長李誠智在致詞時表示,每一位志工都是無怨無悔,發自內心的無私付出,金城鎮公所的服務志工們對於鎮務的推動也是獲益良多,透過兩天的課程,相信可以為志工伙伴們了解到更多法令規範的準則。此外,課程也邀請到實際投入第一線的志工夥伴或是業務承辦人員到場分享經驗談,相信在大家彼此的交流之下,可以讓金城鎮的志工們對於自身的投入更有認同感,以及更有自信心。 南玉芬說明,志願服務法是將志工權益法制化,讓大家可以安心投入服務,該法條的推動對社會發展有正向影響,可以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提升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推動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增強社會凝聚力、提升個人能力和價值觀;而且根據志願服務法第十六條規定,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為志工辦理意外事故保險,必要時,並得補助交通、誤餐及特殊保險等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