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和平與和解 金門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的核心價值

發布日期:
點閱率:2,492
字型大小:

1949年以後,金門成為國共對峙、世界冷戰的前線。尤其在1954年(第一次臺海危機)、1958年(第二次臺海危機),廣受世人的重視,可謂「冷戰中的熱區」。在1949-1992年間,金門歷經了長時期的軍事治理,地方社會與空間地景的軍事化十分徹底,戰地生活經驗成為軍民的一種集體記憶。隨著1992年戰地政務的解除以及隨後的撤軍,多樣化的、有形與無形的戰地文化景觀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會,也是「後戰地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
進一步說,冷戰時期,由於金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防禦工事的建構成為首要的計畫。島上依其地形地貌、扼守方位及攻防策略,從海域、澳口、陸地(平原或山丘)到地下,在軍方的推動下(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更有美軍顧問團的指導及美援的補助),展開一系列因地制宜的軍事構工。各式戰鬥、防禦、運補、訓練、心理戰等工事被逐年完成,當然也有紀念設施(碑、心戰牆、精神地標等)、軍人公墓及忠烈祠、祠廟、迎賓館、軍友社及招待所、醫療院所、文教設施、集會及娛樂建築物、民生工業及相關產業設施、軍人消費市街、新村及國宅等。類型多元,且具鮮明特色。
這些空間一方面是國際地緣政治與冷戰歷史的見證,一方面也是軍民生活的載體。金馬戰地文化景觀是世界史、區域史、國族史為主的大歷史(macro history)與個人史、家族史、社區史為主的小歷史(micro history)交織、互動的一種歷史場域。隨著金門駐軍的減少,大量的軍事營區閒置,這些軍事設施的再利用又攸關著地方發展,如戰地觀光、和平觀光等產業的促進。因此,軍事營區如何成為文化景觀,進而論述它的重要價值,使之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並對當代社會產生新的連結與意義,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如同戰爭本身,戰役的紀念本身也含有極其複雜的內涵。從紀念碑、墓園,到紀念博物館,其包含的並不只是一種對於史事或死者單純的緬懷,更隱藏了其建造者的優先順序、政治意圖,以及敏感性。這也是為什麼當代建築師艾德文‧西斯寇(Edwin Heathcote)總結:「紀念性建築往往提供我們更多的是關於其建造者的資訊,而不是它所紀念的人、事、物。」然而,戰爭本身如何被記得或紀念,是更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要紀念什麼,以及如何紀念。
面對20世紀後半葉金馬戰地文化遺產保存的論述,需要通過歷史反省才能邁向未來。以民間社會為主體,反思戰爭、追求和平為基調的歷史觀,是擺脫國族為主的戰爭史論述之重要方法,並可成為金門戰地文化的展示主題。這樣的過程,也是金門真正走入「後戰地」(post-war)歷史的重要過程。通過大歷史與小故事之連結,作為認識金門戰地文化普世價值的一種論述,以及思考這些冷戰遺產的保存、轉譯及再利用如何成為金門永續發展的資源。唯有通過這些概念的辯證,戰爭史才會真正成為提供未來發展的一種文化資產,而非試圖抹去、遺忘的歷史負債。
此外,東亞各地的冷戰及後冷戰歷史進程,是相互連動的,並有其共同性與差異性,從韓半島的38度線非軍事武裝區(DMZ)及其相關城市、日本沖繩列島、越南,一直到馬來半島的「新村」等。這些歷史現場(historic sites)的網絡連結,以及追求和平發展的經驗(如安保觀光、和平觀光),是金門可以分享、努力的目標,這也能使我們重新站上世界的舞台,成為世人再次關注的焦點。
和平與和解不是廉價的口號,而是基於歷史反省及人文主義核心價值之維護才能達成。昔日,金門所扮演的地緣與歷史角色,今日,有無成為和平與和解的一個機會呢?在古寧頭戰役70週年紀念的前夕,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