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粽葉飄香話端午習俗

發布日期:
點閱率:3,022
字型大小:

今年端午節有四天連假,華人傳統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是一家團聚共度的節日;村莊社區中在端午節前,婆婆媽媽分工合作以熟練的手法包製肉粽,現場香味四溢,洋溢著節慶的歡愉氛圍。相傳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對國家一片忠心熱忱卻受到妒忌同僚的讒言陷害,被楚襄王流放,去國懷鄉的屈原眼見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岌岌不保,然而自己卻不能回國效力,在憂國憂民的沉重傷痛下,他抱石投入汨羅江自盡,那天正是五月五日端午,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端午節都有詩人聯吟大會,從精神層面來追思這位投江的詩人。
民間有俗諺「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意味正式踏入夏天可以「換季」將冬天的衣物、棉被收起。古人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端午節為五月仲夏第一個午日登高順陽好天氣的日子,所以又被稱為端午節、天中節、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最初為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為紀念屈原忠君愛國的情操,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用樹葉包飯丟進江裡,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從此,每年端午節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龍舟不單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引申發展出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體育活動。金門體育場為提倡民俗體育活動,弘揚中華文化,發揚愛國精神,昨日在銘傳大學金門分部舉行龍舟競賽、寫生比賽、陸上龍舟親子活動體驗和地方美食饗宴,發揚並傳承傳統民俗技藝活動,發揮團隊精神,啟迪愛國情操,增進社會和諧,提倡正當休閒娛樂,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現出原形,所以民眾起而仿效,希望達到驅邪的功能。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門口可使主人身體健康,也是一種治病的藥草,針灸裡的灸法,即用艾草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易發之期,因此端午節前會在家門楣、窗櫺上懸掛幾株艾草與榕樹葉,來驅病、防蚊、辟邪。五色絲線為青、紅、白、黑、黃五種吉祥的顏色,在端午清早要在孩子們手腕、腳腕、脖子繫上,以保安康;五色線不能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次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意味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香包也用五色絲線纏碎布縫成,內裝香料佩在胸前,香氣撲鼻,用於防病健身。
端午節立蛋的遊戲風俗流傳久遠,從陰陽五行現象來看,端午之時達到陽氣純青之際,比平時更容易把雞蛋立起來,立蛋能得到好運,民眾還常常在玩試手氣。
鬥石乃過去流行於傳統節日的習俗,雙方陣營以手將石頭互擲以傷害對手的競賽,主要是一種能夠去除瘟疫的儀式。金門在民國三十八年的古寧頭戰役前一直流行習俗,古寧頭南山和北山兩村的村民隔著雙鯉湖互丟石頭攻擊對方,稱作「相擲」。兩邊人馬成群結隊,聲勢浩大,激烈地互相戰鬥,但受傷的人並不上藥,而是跑到海邊用海水洗滌傷口,抓一把泥土塞住止血,然後轉身又加入隊伍繼續戰鬥。等到鬥石結束以後,民眾上山下海幹活,互相碰頭打招呼,彼此依舊是好朋友,繼續和樂融融相處生活。這項習俗在戰地政務時期被禁止,而且鬥石有一定危險性,久而久之逐漸消失。
端午節包粽子、划龍舟成為民俗歡樂、團結體育活動,可以連絡民眾的情感,具有現代意義,至今仍是普遍受到國人重視的節日,其風俗反映了中華文化世代傳承的豐富內涵與變遷軌跡,展現了文化精神與常民智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