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閱讀︽金門︾散文集││咬嚼吳鈞堯斷代島經驗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1,029
字型大小:

●變色龍經歷

吳鈞堯的金門歲月,較之台灣同期玩伴有更早熟的經驗。單打雙停的遊戲讓人領會生與死如輪盤般轉個不停,營區裡的人在為理想而奮鬥不懈,營區外的人在為明天而勤奮不已。紅紅的丘陵上,飄浮著白茫茫的霧,鄉親們總期待「霧散了以後,朝陽出現在故鄉長滿相思樹的山頭,你可以看見海洋上燦麗的晨霞。」

翩翩少年之時,金門的天空告別充滿火焰的日子,台北同時竄進吳鈞堯的記憶裡。繁華的都市不再是遊子的海市蜃樓,然而離開原鄉的巢穴,在不停的飛來飛去之後,吳鈞堯習慣把自己比擬為都市的遊魂,不論停留在那裡,心中鍾情的乃是自己的故鄉。

從台北返回金門,由閃爍的霓虹燈裡走回充滿星空的故鄉,吳鈞堯難忘金門的黑夜,腦海中盡是戰地的記憶,全身的細胞都努力追尋著幼時的足跡,遊子的心企圖拼湊著故鄉昔日的輪廓。返鄉的遊子當然不是刻意尋找昔日的傷痕,難忘的是那種屬於原鄉的溫暖與純真。

「我不只一次返回金門,餵哺鄉愁,卻再也回不到廿年前的金門。」吳鈞堯記憶中的故鄉已變臉。當他如童年時把頭貼近地面,眺望遠處以及未來,像是獅子又似骨頭的故鄉,讓霧中的遊子感到「儘管在霧散以後,你能看見的也只是自己的腳。」

長久以來,金門為台灣背載著沉重的負擔,台灣反而成為鄉親的嚮往地。而金門位處大陸邊緣,生活歸屬台灣的曖昧關係,卻讓許多人迷惑著金門是外省還是本省。從台北關懷故鄉的吳鈞堯,發覺到「金門像變色龍,卻絕少自己選擇顏色,僅順應外來力量換裝。」

戰火時期的金門,許多碉堡和防空洞都採地下化措施,力求堅固。濺著人血完工的碉堡,如今卻成為廢墟,被村民日漸遺忘的山路,也徒留陰森,僅供陽光偶爾的造訪。吳鈞堯每次返回金門,特別追憶著往日風情,卻只能帶著貝殼回到台灣,心中藏匿的仍是故鄉的過去與現在。

吳鈞堯企圖挽回兒時記憶的全部,遊子終究似若故鄉的賓客,總是難以採擷整年的晨光。曾經實施宵禁的金門,「光」一度成為生活中的奢侈品,如今由黑色的夜,變奏成長夜通明的金門,令人甚是憾動。看著故鄉在追尋時潮當中,將舊有的價值和事物都深埋地底,他卻擔憂著「我們的土地也漂向看不見的遠方。」

長年以來,吸收台北陽光的吳鈞堯,成為「憂鬱的龍」,他一方面心疼這塊新駐的土地日漸敗壞的模樣,更掛念著故鄉的陽光是否依舊照耀著三合院。兩個故鄉的成長事蹟,都摻雜著令人頭痛的因子,卻也是鍛鍊心智的火焰,吳鈞堯找到一個關心故鄉的方式│寫作,「文字成為他了解自己,關心他人的方式」,於是他不停的寫下去,企圖能在字裡行間重現飛舞天空的歡愉。

他重新篩選思緒,將長年以來的記憶再度沉澱,率先寫出一百多條與金門有關的題目,然後再依著舊時的經驗與當下的感觸,逐步描述在字裡行間。吳鈞堯是一位連夢中想到「金門」都會興奮的人, 心中想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都是與「金門」有關的描述。

吳鈞堯的斷代島經驗,雖是裝滿憂鬱,卻也充滿溫馨。敏銳善感的翩翩少年,在吸取台北的陽光之後,同時也汲取文學的養份。可以說,故鄉的經驗成為他筆耕的豐富素材,更可說,他勤於筆耕正是亟待書寫記憶與鄉愁。

︽金門︾散文集,不僅是吳鈞堯的斷代島經驗,更是他的新文學體會。在不停的書寫下,他的心靈終能日漸撫平下來,更加熱切的去接觸故鄉與鄉親。就如陪同他返鄉的吳小弟弟說道:「金門是蝴蝶與小鳥的操場。」春天的氣息原來已在吳鈞堯的心中裝滿了翠綠。

●文學新體驗

吳鈞堯的金門經驗,以二○○二年暑期返鄉參與讀書會活動最為美麗。或許是早年的斷代島經驗,讓他擁有一顆敏銳而善感的心,而接觸到現代文學後,他方能將滿腹的思愁盡情的疏解與發洩。回到金門參與讀書會活動,帶給他是一個愉悅的經驗,斷代島的傷痕有了融合的希望。

在故鄉的幽幽歲月,原來進駐著眾多龍的傳人,正披掛著堅實的黃金外衣,日日夜夜,為這塊島嶼灌溉著充滿靈命的文學園地,希望花崗岩島擺脫著庸俗的迷彩裝,裝扮著討喜又亮麗的顏色,活躍在新世紀的舞台上。

酷愛寫作,又喜歡閱讀的讀書會成員,在展開讀書運動時,總會在書中找到如何活出生命的色彩。因此,一場既定的讀書會活動,就這樣將︽金門︾散文集引回原鄉,綻放著原始而樸直的芬芳。而憂鬱的龍因而展開歡顏,與眾多龍的傳人以文會友,再三咬嚼歲月中的軌跡。大家在閱讀中,欣喜的是能夠以嶄新的角度,重新觀看記憶裡的場景,省視自己在大時代的演義中,是否弄錯了台步。︽金門︾散文集祇是金門演義中的部份場記,每個演員並不是依據它來排練或定位。鄉親們在閱讀之後,卻有如觀看生命劇場中的小抄,讓你偶而回味一下,看到NG處再會心一笑。

然而閱讀︽金門︾散文集時,會員們在詼諧中還是帶著嚴肅的成分,因為談論生命本來就不能隨便開玩笑的。何況吳鈞堯在奮筆撰寫︽金門︾散文集,是用了不少力道完稿的,鄉親們在編纂︽金門︾散文集的原始素材時,更是花了不少生命殺青的。

閱讀︽金門︾,大家感覺自己是作者,也是讀者。當我們在以血淚撰寫文稿時,犒賞的也許是孤寂與無奈,甚至是歲月的盡頭。如今,以客觀的心態來作如是觀,成為孤苦的旅途中唯一的慰藉者,驟然發現,原來有心疼惜金門的都是金門人,願意幫助自己的也都是自己人。金門寫作協會每年都舉辦好幾場讀書會,今年特別的不一樣;七月的陽光,讓我們舒坦的一起探討花崗岩島的年華歲月,觸及傷痛處,大家同時返回時光隧道中,試圖以關懷去塗抹和撫平那傷口。此時,作者與讀者成為生命共同體,︽金門︾散文集的熱量正是源自花崗岩島的內在生命力,這一場讀書會,正是作者撰寫讀者,讀者審視作者的讀書會。

●從邂逅中互放的光芒

早期帶著金門的美麗與哀愁,跟隨家人到台灣發展,故鄉的記憶並未隨著歲月而淡化,卻在他的心靈中日漸成長茁壯。吳鈞堯曾經在金門的霧氣下,盡情的吸收當中的精華,成為一種難忘的經歷;告別家鄉後,又在台北的陽光下,奮力磨鍊創作的功力,造就為力道雄厚的健筆。

金門鄉親離鄉背井到達夢寐以求的所在去發展,許多人都沒有機會回到她的身邊來。吳鈞堯是幸運鄉親中的一位,在鄉愁滋養成肉體的動能之後,他對故鄉的思念沉澱於筆墨之間,靈巧的思緒躍然紙上,堅實的金門猶藏匿在原鄉人心房的每一個細胞裡。而這一場︽金門︾讀書會,正是述說藏匿在會員心中的金門,以及龍的成長故事。

吳鈞堯參與讀書會,感覺到在會場裡參與閱讀的會員,有如昔果山村中的三合院裡,每一個令人熱淚盈眶的面孔,真實而溫暖。只因為鄉親的真情流露,而讓這個溫馨的場所,有如霧氣散盡後,微風吹動下,溫和的陽光令人舒暢無比。

讀書會的成員們則以在地的角度閱讀吳鈞堯的散文集,莫不會心微笑,對於書中散發的原來都是大家成長中的經驗,而以文字來表達時,讀來令人又驚又喜,卻也不免加上一些感傷,難忘幼時歲月中的淚痕。參與讀書會,看到眾多喜好閱讀和寫作的鄉親們齊聚一堂,吳鈞堯認為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與眾多會員齊聚一堂討論分享之後,他重新省察思維,憂異的龍頓時露出歡笑,展現著黃金般的燦爛笑容。原本沉積在心底的血脈再度沸騰,重新掛起骷髏的旗幟,企圖揚帆向前冒險而去。

參與︽金門︾散文集的讀書會,解讀著金門的烽火歲月,也解著吳鈞堯的成長年華。在金門的歲月中有吳鈞堯的斷代島經驗,在吳鈞堯的年華裡則有金門的斷代島記憶。我們同時研讀他們的故事,實則是在溫習自己的記憶;在撰寫共同的筆記時,乾涸的斑痕再度淌著鮮紅的血跡。

獨自閱讀︽金門︾散文集,則有如自剖般的審視那五臟六腑,活躍的心臟不懈的跳動著,無悔的肝膽任勞任怨的工作著。不禁自問:我是否如臟腑般的對待我的故鄉,熱愛我的家園?︽金門︾散文集,閱後讓你不再輕視自己,我們也許只是一個小龍套,祇要疼惜金門,你就是偉大的原鄉人。

金門比之台灣,具有更多精彩的傳奇故事,最珍奇的則是鄉親不論浪跡天涯,永不改變對花崗岩島的愛。海盜之為海盜,祇因為他們四海為家,但永難忘懷老窩的溫馨。金門之為金門,則因為不論我們僑居何處,都將永不忘記她是我們的故鄉。

︽金門︾讀書會,是一場以生命為標題的讀書會,也是一場難忘的閱讀活動,我們珍惜自書中發現記憶的喜悅,也珍惜那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閱讀吳鈞堯的︽金門︾散文集,讓人再三咬嚼一段難忘的斷代島經驗。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